冬季雞舍通風管理簡述
很多養殖企業都會遇到冬季禽舍通風問題,搞不好就會給飼養帶來麻煩,嚴重的還會帶來大範圍的經濟損失。今天,筆者對冬季雞舍的通風「老大難」問題來談談——冬季雞舍的通風管理。幫助養殖行業在嚴寒冬日,依舊可以遊刃有餘的調控自己的禽舍。
通風方式的調節作用
自然通風
不借助機械動力進行的通風,對外界環境依賴較大。
縱向通風
雞舍一端安裝水簾,另一端安排風扇進行負壓排風。這種有蒸發降溫系統的縱向通風系統適用於夏季雞舍最大通風。
橫向通風
橫向通風有正壓通風和負壓通風兩種。其中負壓通風方式現在多用於雞舍冬季最小通風。方法就是,在雞舍側牆上的風扇將雞舍內空氣排出產生負壓,使舍外新鮮空氣通過進風口進入,而正壓通風恰巧相反。
混合通風
雞舍中部安裝多臺供冬季最小通風使用的排風扇,根據季節的需要可以進行橫向與縱向通風的轉換。此種方式較為常見,保障了通風的幾個關鍵作用:提供新鮮的空氣、排出汙濁的廢氣、降低室內溫度、控制室內灰塵、調節舍內溫度各處溫度均勻。
冬季通風管理的側重點
我們都知道冬季通風當然是以換氣為主,但也要注重如下的引數,畢竟把養殖量化,才能得到最可靠並可複製的經驗。
第一,是舍內空氣以體感無色無味、無憋悶感為宜;體感風速在0.1m/s以內、舍溫在16℃以上、晝夜溫差在3℃以內,且維持相對穩定為最佳狀態。其中產蛋高峰期在滿足最小呼吸量的同時,應重點關注雞的體感風速,穩產期和產蛋後期重點關注空氣質量。
第二,前面已經提到過,目前雞舍建設一般為「混合通風」方式,這種通風的管理基本引數約為每颱風機直徑約1.4m,有效排風面積約為1.5m²。小窗最小風速以寬12米的雞舍為例,應維持在3.8m/s以上,可保證進入的新鮮空氣在舍內均勻分佈。
第三,通風的基本原則是:維持最小通風量。也就是根據最小通風量確定風機的開啟個數,依照晝夜溫差變化調解小窗的使用時長。
冬季通風控制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
溫度設定
目標溫度設定低/高,風機開啟數量多/少,造成驟冷或無法達到最小呼吸量;以及,延時溫度設定低,導致風機頻繁關啟,一般冬季延時溫度設為0.2℃。
小窗調整
一些經驗不足的管理人員,會將兩側小窗開啟大小不一致,導致舍內溫度不均,亦或是小窗開啟過大或過小,過大導致風速不勻,一些管理人員還會認為小窗開啟越大風速越小,但恰恰相反,當舍內靜壓足夠大的時候小窗開啟越大,舍內風速越大。
雞舍結構
在建設雞舍時,小窗開口處有障礙物,導致舍內通風不均,或在小窗安裝過高或頂棚過低,導致風直接打到屋頂,折射下來,造成通風不均,冷風吹雞。
以上也非常情況是經常會發生,所以筆者總結如下:
①控制好舍內溫度,防止溫度忽高忽低;
②提供新鮮空氣;
③控制好溼度、粉塵、微生物、氨氣等;
④提供正確的空氣流向,防止雞群受冷。
生活中,室外天氣總歸是千變萬化,但雞舍內必須保持恆定,嚴格控制在指定的範圍內才是管理者應該關注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