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雞的特徵與生理生長特點對飼養管理的要求
現在有很多養殖戶飼養肉雞,對於肉雞的飼養注意事項,卻沒有多少人清楚。但是弄清楚肉雞飼養特徵等對一些常見問題的發現與解決非常重要,下面一起學習肉雞飼養管理注意事項。
1、肉雞簡介
肉雞是根據其生產特徵分類,雞在生物學分類中屬於脊椎動物下的鳥類,沒有哪一種鳥天生就長肉,相反,從生物適應性角度看,鳥類還需要減輕體重以利於飛翔。但隨著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從傳統狩獵方式獲取動物性食物轉變為自己飼養動物,雞就是在人類活動的方式下產生的,久而久之,失去了飛翔能力,成為人們獲取動物蛋白的來源。
科技的進步特別是育種技術的成熟,使動物的生長特徵按照人們需要的方向發展,有產蛋的蛋雞、有產肉的肉雞、有好鬥習性的鬥雞、有五彩羽毛的觀賞雞等,而肉雞又分白羽肉雞、黃羽肉雞、柴雞、麻雞等,每個品種肉質都有不同,這是市場選擇的結果,也是經濟驅使的結果。人類科技的參與從某種角度講打破了自然界固有的進化平衡,雖然生物特性上滿足了人們的需要,但也有很多優良性狀在人工選擇過程中丟失。
2、肉雞特徵
肉雞具有飼養週期短、飼料轉化率高、體重增加迅速、經濟回報快的特點,但也具有免疫功能低、不耐應激、易發生疫病、管理要求高的缺點,相比之下,肉雞主要有以下特徵。
2.1迴圈系統特徵
肉雞體重增加快,是因為重量的增加主要依靠肌肉和脂肪的沉積以及骨架的生長,這些只是運動系統的一部分,其他系統如迴圈系統、免疫系統等都難以跟上肌肉和骨骼的發育,肌肉和骨骼的過快生長需要大量的血液供應,而血液供應需要血細胞加速生成、心肺系統加速泵血和供氧。
但絕大多數的白羽肉雞,42d 出欄時體重已經達到 2 kg 以上,但是心臟卻還是幼稚型的雛雞心臟,其泵血能力難以維持機體如此大的體重,如果飼養期間出現大的應激,則心臟調節很容易出現紊亂,發生猝死,這也是肉雞常發生「猝死症」的本質原因。
2.2呼吸系統特徵
同樣的道理,呼吸系統的發育也是較慢的,如果發生呼吸道感染,整個肺部必然會代償性加速供氧,肉雞表現呼吸頻率加快,深度加深,整個機體迴圈的靜脈血最終都回到右心房,經過肺迴圈換氧,心肺系統病變造成血液迴流受阻,腹腔器官,包括大腸、小腸、肝臟、脾臟、胃、胰腺等靜脈壓就會升高,倒逼血漿和組織液進入腹腔,這是肉雞常發生「肉雞腹水綜合症」的重要發病原因。
2.3免疫系統特徵
很多肉雞出欄時,雖然體重很大,但按真實年齡計算還遠未達到性成熟,仍然屬於雛雞範疇,免疫系統一般在性成熟後才完全成熟,故肉雞的免疫力相對低下。
主要表現在:天然免疫屏障阻擋作用弱,很多病原都能通過面板、黏膜侵入,進入機體後,血液中淋巴細胞、顆粒細胞、巨噬細胞等免疫反應較慢,如果是強毒感染則很容易發生疫病流行,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建立需要一個過程,這也是肉雞容易發生急性疫病的重要原因。
2.4運動系統特徵
運動系統主要包括肌肉、骨骼等,肉雞飼養期間,肌肉骨骼發育很快,體重迅速增加,但二者並不是非常匹配地在發育。肌肉過重,而骨骼中有機質含量高,難以承受過快增長的體重,特別是腿骨,很容易變形,為了減輕腿部壓力,肉雞幾乎 95%以上的時間都在臥著,依靠胸部肌肉輔助撐壓,這也是肉雞容易發生腿骨變形、關節炎病的主要原因。
3、注意事項
通過對肉雞生物學特徵的瞭解,廣大養殖戶需要作好相應的管理措施,使其生產效能最大程度發揮,疾病發生的機率降至最低。由於生理學的特徵是天生的,後期管理時只能適應這種特徵進行管理。
肉雞飼餵時,儘量遵守少吃多餐的原則,充分利用飼料的同時,防止雞出現突然飢餓而一次量採食過多,機體代謝突然加重,負荷增加而出現供氧不足。
在天氣炎熱的季節,肉雞主要通過呼吸進行散熱,二氧化碳也會排出增多,很容易發生呼吸性鹼中毒,需要補充電解多維和礦質元素來加強機體調節,如果發現部分雞有腹水情況出現,及時調整飼料結構。
免疫系統雖然未發育完全,但對於病原有一定的免疫能力,利用這個機理,可以通過免疫弱毒或滅活的疫苗,使機體產生大量抗體,防止病原入侵後進入細胞。除此之外,還應注重雞群免疫力的提升,在 15 日齡以後根據情況飼餵一些黃芪提取物,或飲用黃芪多糖水,對大群免疫力的提升有重要促進作用。
對於腿部疾病防治,一定要注意漏糞板對雞腿和腳造成的機械損傷,儘量降低飼養密度,防止雞之間出現踩踏,散養雞最好建 1 個沙浴池,有助於腿部活動,緩解壓力。
除了上述措施外,還應控制好雞舍中溫溼度的恆定,最好溫差控制在 4℃以內,相對溼度控制在 5%的波動範圍內,注意日間通風和糞便的及時清理。每天要有專人巡場,1 d 至少早中晚各 1 次,觀察雞群行為,傾聽雞群的呼吸聲,注重光照在整個肉雞飼養階段的應用,1 個飼養週期內最好不要更換飼養員等,從細節著手,才能將雞管理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