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降低飼養成本 頓飼很重要

在蛋雞飼養過程中,養殖戶朋友們要想獲得很高的效益,就要有效地控制飼養成本。而在飼養成本中,飼料成本在總成本中的佔比高達70%,因此,控制飼料成本是增加養殖利潤的重中之重,特別是在蛋雞中後期飼養管理過程中,做好頓飼管理非常關鍵。

  一、頓飼管理的依據

  1、根據雞的消化特點,宜少量多喂。

(1)雞的嘴脣有堅硬的喙,適於啄食;雞的口腔內無牙齒,無咀嚼能力;舌黏膜的味覺乳頭不發達,味覺能力差,主要靠視覺和嗅覺尋找食物;無軟顎和頰,飲水須仰頭才能送入食道;唾液腺不發達,唾液內澱粉酶很少,消化作用不大,主要用於潤滑飼料,便於吞嚥。

(2)雞的食道是一條長管,近胸口處膨大形成嗉囊,可以貯存待消化的飼料。

(3)雞的胃分肌胃和腺胃兩部分,腺胃的容積小而壁厚,呈長口袋狀,食物在此停留時間很短,基本上不消化便流入肌胃。肌胃又叫沙囊,由堅硬的平滑肌束與腱膜組成,肌胃內有一層角質層(雞內金),具有強大的機械力,藉助於沙礫的配合,把穀粒與堅硬的飼料磨碎,起咀嚼作用。

(4)飼料經肌胃粉碎後進入小腸,小腸是營養物質消化的主要場所。腸液中含蛋白酶、澱粉酶等消化酶。小腸與胰臟和膽囊相連,胰臟與膽囊中分泌出的蛋白酶、澱粉酶、脂肪酶和膽汁,進入小腸後促進蛋白質、澱粉、脂肪的消化。

(5)雞的大腸包括盲腸和直腸。雞的消化道內基本上不存在能消化粗纖維的酶,飼料中的粗纖維主要靠盲腸中的微生物分解。由於,小腸內容物只有少量通過盲腸,微生物對粗纖維的消化能力有限,所以,雞對粗纖維的消化率比家畜低。直腸不長,伸至洩殖腔,洩殖腔是直腸、輸尿管、輸卵管(輸精管)的共同開口,因此,雞糞表面有一層白色的尿酸鹽。

(6)雞的消化道較短,所以飼料通過消化道很快。一般成年產蛋雞和生長雞隻需4~5小時,停產雞約需7~8小時,就巢雞約需12小時。可見,為了滿足產蛋雞的營養需要,每天飼餵次數宜多,每次喂量應少些。

  2、採取頓飼管理,可避免飼料浪費。

按照標準日耗飼餵,避免因飼餵過厚導致的飼料浪費。在飼養管理過程中以密閉式雞舍15000只雞為例,每天每隻雞浪費1克料,一天即浪費15公斤,1公斤飼料成本按3元錢,損失45元錢,每月30天就直接損失1350元錢。

  3、控制雞群採食量,防止生產效能下降。

隨著冬季到來,外界溫度逐漸降低,舍內溫度也隨之降低,雞群採食量逐步增加。尤其中後期雞群,由於產蛋率的逐漸下降,對營養需求在不斷減少,如果任由雞群自由採食,不僅會造成飼料浪費,又會導致腹部脂肪沉積加快,易出現大肚雞、企鵝雞現象,生產效能趨於下降趨勢、蛋殼質量差。

  二、頓飼管理的具體操作方法

  1、評估雞群是否適合頓飼的條件。

評估雞群是否適合頓飼,一般要滿足兩個條件:第一,雞群體重超過標準7%以上;第二,產蛋率降到90%以下。

  2、頓飼的飼料用量要滿足飼養需求。

頓飼的飼料用量,要能保證雞群每日生產加維持的營養需求。

  3、頓飼管理的操作流程。

 (1)均勻。所謂均勻就是保證每個籠位上雞的數量一致。這就要求做好籠位調整工作,確保每層籠位均勻,籠與籠之間沒有空籠。若出現籠位雞隻不勻情況,及時進行補雞,防止發生飼料堆積造成變質和採食量不均。

 (2)定量。要保證每隻雞能夠吃到一樣多的飼料。做好料箱的調整工作,確保飼餵裝置在飼餵過程中下料量保持一致。依據不同品種、日齡和季節,並參考日耗料標準、存欄,計算料箱的上料公斤數。在料箱做好標記,進行行車喂料,觀察料箱內的剩料情況,根據剩料多少調節料箱下料口的大小,如喂料結束後,料箱內無餘料,則將下料口固定;如發現剩料或不足,則需微調下料口,反覆試驗,直至下料量與計劃採食量一致。

(3)定時。依據雞群的採食高峰規律,制定不同季節的飼餵次數和飼餵時間,每次喂料間隔4小時左右,實際操作時可根據季節或光照時間靈活調整,每天保證至少一次空槽時間,每次空槽在半小時左右,早開燈後和晚關燈前1小時不空槽。

 (4)監測。頓飼後通過每週體重監測,判斷增幅波動是否在標準範圍內;定期監測嗉囊飽滿率,來評判頓飼是否落實到位。提高生產指標,降低飼養成本,增加利潤收入是每個養殖朋友們的目標,在飼養過程中做好頓飼,避免浪費是完成目標的重要手段之一。還為不知道如何頓飼管理的你,開始行動了嗎?

降低蛋雞養殖成本的技術措施

元月初,由於受南方桌省突發事件和產能過剩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導致今年一季度禽蛋價格異常低迷,按每隻蛋雞平均產蛋50克/天計算,即使較好的飼養管理水平,扣除飼料及水電疫苗等直接費用(不包括人工工資及折舊費)每隻雞平均虧0.03~0.035元/天,所以此時如何精打細算

注意!降低雞舍溫度不會顯著節省供暖費用!

在寒冷的天氣,燃料的使用是決定農場盈利的主要因素。因此,農場管理者經常尋找新的方法來保持他們的供暖成本最低。雖然有許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降低雞舍的加熱成本(增加保溫、減少

蛋雞養殖增效降本三條措施,您還需注意這些細節!

前言:蛋雞養殖中,飼料佔整個成本投入的70%左右,降低飼料成本對於控制養殖成本投入的效果是非常明顯的。通常,降低飼料成本有三條措施:一、開闊思路,優化配方,選用更豐富的原

養殖成本居高不下,如何理解和做好飼養管理?!

對於養雞的人,每天都在談論飼養管理。飼養管理做的好不好,直接決定養雞的成敗,因為只有養的好,雞群不得病,不出問題,才能有利可圖,只有養的優質,效益指數高,才能富裕。否則

蛋雞養殖做好四個1%

養雞想賺錢,除了價格高,行情好之外,還要想法提高產量,減少投入,做到節約開支,減少浪費,降低飼養成本,只有這樣才能增加養雞經濟效益。無論你是新養雞戶,還是老養雞戶,做好

雞場管理之三:如何提高雞場經濟效益

增加收入,穩定飼養管理人員隊伍搞好一個養雞場必須精心培育一支精幹的管理人員及優良的飼養人員隊伍。增加從業人員的積極性及愛崗敬業精神最有效的辦法。加強管理,降低飼養成本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生產水平。加強對雞場環境的改造,從養雞場佈局、排汙、環境控制等

冬季養雞防寒保溫高產管理措施

溫度是空氣環境中最基本的因素,對於雞隻的健康和生產效能有很大影響,現代化養雞場必須做好冬季防寒保溫工作,才能發揮雞隻最大的生產力、節約雞飼料的消耗、降低飼養成本、提高經

肉雞養殖成本與利潤概算分析

肉雞的經濟效益等於肉雞的銷售價格減去肉雞的生產成本,肉雞飼養的經濟效益取決於肉雞生產成本和銷售價格。對於農業產業化的集團型企業來說,肉雞的養殖成本演演算法有些區別,主要是在

種雞人工強制換羽技術與實踐

一人工強制換羽的目的為延長種雞的經濟壽命,充分發揮其遺傳潛力,更好地調節市場需求,特別是在淘汰雞和雞苗供應緊張時,實行人工強制換羽來降低飼養成本、增加收益,是延長種雞有效利用期的重要飼養管理技術和經營管理策略。二人工強制換羽實施方法和步驟1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