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殼不硬究竟是什麼原因?
蛋殼不硬,會導致雞蛋易破損,從而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通過這次深度挖掘,也是希望各位養殖朋友可從中找出對策,不再受到此類問題的困擾。
蛋殼不硬,蛋殼軟
蛋雞養殖中,蛋殼不硬的原因如下:
一、營養素
1. 缺鈣,缺磷,鈣磷比例不合適。眾所周知,在蛋雞生長和蛋殼形成的過程中,鈣、磷的含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像是飼料中鈣磷比例也最好是控制在6—8:1的關係。鈣磷補充的話之前也是有講過,可以用貝殼粉、骨粉或是磷酸鈣等。
2. 缺乏維生素D。鈣、磷的吸收代謝都需要足量維生素D的參與。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多晒晒太陽,也可以用魚油,含有維生素D的飼料新增劑以及相關產品。
3. 雞體的酸鹼平衡。飼料中的鈉離子和氯離子對於磷吸收也有一定的影響,血液中的碳酸氫根負離子對於蛋殼影響也是很大的,這就是高溫時要補充小蘇打的原因。
營養素對於蛋殼的影響
二、雞齡
隨著雞齡的增加,蛋重會增加,蛋的大小也會增加,有限的鈣沉積會導致蛋殼變薄。可以適量增加各類營養素含量,提高消化吸收能力,增強免疫力,根據情況進行淘汰。
三、疾病
常見的腸炎、呼吸道疾病、新城疫、輸卵管炎等會直接或是間接性的影響蛋殼的硬度。要注意防疫,其實驅蟲,預防控制各類雞病。
四、品種
蛋雞的品種不同,蛋殼的硬度也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紅殼蛋的厚度在0.35mm,而白殼蛋的厚度則為0.3mm,蛋雞品種中海蘭褐的蛋殼更厚一些。
蛋雞與蛋殼
五、環境
1. 溫度。溫度過高會導致進食量下降,破壞營養平衡,代謝能力降低,嚴重情況下會出現鹼中毒,易產生薄殼蛋,破蛋率也高,一般情況下保持在15℃-28℃。
2. 通風。通風不好的話,有害氣體濃度就高,容易引發氨中毒,血液中碳酸氫根負離子不足,影響鈣吸收,導致蛋殼不硬。所以要保持正常的通風換氣,另外還是及時處理糞便,定期消毒。
3. 光照。實踐證明,光照強度和時長也會影響蛋殼硬度,正常情況下別超過17小時,強度不宜過高。
雞舍環境
以上就是在蛋雞養殖中,蛋殼不硬的原因以及相應的措施。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雞體疾病導致了蛋殼不硬,首先要做的還是先解決雞病,然後再去調節雞體本身,這樣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