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蛋殼不硬究竟是什麼原因?

蛋殼不硬,會導致雞蛋易破損,從而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通過這次深度挖掘,也是希望各位養殖朋友可從中找出對策,不再受到此類問題的困擾。

蛋殼不硬,蛋殼軟

  蛋雞養殖中,蛋殼不硬的原因如下:

  一、營養素

1. 缺鈣,缺磷,鈣磷比例不合適。眾所周知,在蛋雞生長和蛋殼形成的過程中,鈣、磷的含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像是飼料中鈣磷比例也最好是控制在6—8:1的關係。鈣磷補充的話之前也是有講過,可以用貝殼粉、骨粉或是磷酸鈣等。

2. 缺乏維生素D。鈣、磷的吸收代謝都需要足量維生素D的參與。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多晒晒太陽,也可以用魚油,含有維生素D的飼料新增劑以及相關產品。

3. 雞體的酸鹼平衡。飼料中的鈉離子和氯離子對於磷吸收也有一定的影響,血液中的碳酸氫根負離子對於蛋殼影響也是很大的,這就是高溫時要補充小蘇打的原因。

營養素對於蛋殼的影響

  二、雞齡

隨著雞齡的增加,蛋重會增加,蛋的大小也會增加,有限的鈣沉積會導致蛋殼變薄。可以適量增加各類營養素含量,提高消化吸收能力,增強免疫力,根據情況進行淘汰。

  三、疾病

常見的腸炎、呼吸道疾病、新城疫、輸卵管炎等會直接或是間接性的影響蛋殼的硬度。要注意防疫,其實驅蟲,預防控制各類雞病。

  四、品種

蛋雞的品種不同,蛋殼的硬度也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紅殼蛋的厚度在0.35mm,而白殼蛋的厚度則為0.3mm,蛋雞品種中海蘭褐的蛋殼更厚一些。

蛋雞與蛋殼

  五、環境

1. 溫度。溫度過高會導致進食量下降,破壞營養平衡,代謝能力降低,嚴重情況下會出現鹼中毒,易產生薄殼蛋,破蛋率也高,一般情況下保持在15℃-28℃。

2. 通風。通風不好的話,有害氣體濃度就高,容易引發氨中毒,血液中碳酸氫根負離子不足,影響鈣吸收,導致蛋殼不硬。所以要保持正常的通風換氣,另外還是及時處理糞便,定期消毒。

3. 光照。實踐證明,光照強度和時長也會影響蛋殼硬度,正常情況下別超過17小時,強度不宜過高。

雞舍環境

以上就是在蛋雞養殖中,蛋殼不硬的原因以及相應的措施。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雞體疾病導致了蛋殼不硬,首先要做的還是先解決雞病,然後再去調節雞體本身,這樣效果會更好。

天熱肉雞猝死症多,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和如何應對呢?

天氣越來越熱,彷彿是夏天,其實已經進入炎熱的夏季了。每到夏天,肉雞養殖常發現猝死症死亡的雞子,很多猝死的雞子還找不到明確的病因,於是乎:這個病就被叫肉雞猝死綜合徵。肉雞猝

小心:紅糞,竟是偷走蛋雞利潤的黑手!

說起蛋雞小腸球蟲大家都不陌生,自從養雞那天起就跟它糾纏不清。它可以造腸道出血,糞便帶血絲,過料等直觀症狀。按說小腸球蟲不應該引起雞場大量的經濟損失,主要還是因為不重視:

雞運動失調,究竟是癱瘓還是運動障礙?如何鑑別?

如今的養雞業,全國流行的大病沒有。反而是那些影響生產效能的小毛病不斷,比如說雞運動失調錶現的雞癱瘓的多。到底是滑膜炎造成的,還是病毒性的關節炎病?這通常需要豐富的專業診斷

究竟是法氏囊變異了?還是免疫抑制又表現新的形式了?

法氏囊是鳥類特有的中樞免疫器官,呈圓形囊狀,位於洩殖腔後上方,與骨髓、胸腺共同承擔著機體的免疫防護功能。法氏囊和胸腺起源於胚胎早期,為淋巴上皮結構,是誘導淋巴細胞增殖分

發生了雞腺肌胃炎,肌胃潰瘍、糜爛和穿孔等究竟是誰造成的

雞腺肌胃炎病,是家禽養殖業夏天高發和最為難治的一個雞病,雞腺肌胃炎病是由多種致病因素(環境、誘因、病原等)共同作用所導致的。它造成雞腺胃和肌胃兩者之一,或者全部都發病的一種

雞群蛋殼質量差的四大原因

蛋殼品質是蛋雞飼養者關注的焦點,嚴重影響養殖效益。蛋殼顏色和質量的變化,既反應了雞群的健康狀況,同時也反映了所吃飼料的營養水平。據統計因蛋殼質量差造成的雞蛋損失約為8%左右

蛋殼顏色變淺的原因分析及應對措施

施會強朱曉東徐吉(江蘇京海禽業集團有限公司)一蛋殼顏色的形成機理蛋殼顏色是蛋外部質量的一個特徵性狀,是最直觀的品種特性。在國內引進的高產蛋雞品種中,有色蛋殼雞種基本都屬於褐殼蛋雞。蛋殼色澤遺傳力為0.58~0.76。蛋殼顏色是子宮中腺體分泌和沉積色

蛋雞400天后蛋殼質量開始下降的原因

蛋雞400日齡後,也就是飼養後期了,俗稱老雞。這時蛋殼質量普遍開始下降,蛋殼厚度和強度降低,白殼、軟殼、砂殼、薄殼、破殼蛋等增多,破損率增高。主要問題是老雞的生理性繁殖機能

夏季蛋殼發白的幾點原因及解決辦法

最近有養殖戶詢問自家雞場的雞蛋蛋殼顏色變白變淺是怎麼回事?是不是染上病了?其實,蛋殼顏色變白變淺不一定是雞隻患病,引起這類情況的原因有很多,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