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究竟是法氏囊變異了?還是免疫抑制又表現新的形式了?

法氏囊是鳥類特有的中樞免疫器官,呈圓形囊狀,位於洩殖腔後上方,與骨髓、胸腺共同承擔著機體的免疫防護功能。法氏囊和胸腺起源於胚胎早期,為淋巴上皮結構,是誘導淋巴細胞增殖分化為免疫活性細胞的器官。其大小隨年齡有顯著變化,性成熟後逐漸消失。新生動物時切除,則造成淋巴細胞缺乏,影響免疫功能。

法氏囊囊壁充滿淋巴組織,其主要功能主要與體液免疫有關,骨髓產生的淋巴幹細胞隨血流到法氏囊,在激素的影響下,迅速繁殖分化成囊依賴淋巴細胞——B細胞,當B細胞轉移到脾臟、盲腸扁桃體及其他淋巴組織後,在抗原刺激下,可迅速增生,轉為漿細胞,從而產生抗體。

法氏囊病剖檢症狀主要表現為法氏囊膠凍樣病變、外觀蒼白質硬或囊內有少量炎性分泌物。看到上述症狀很多人便直接定義為IBD發病,這種想法是不全面的,現實當中有上述症狀的雞群往往還有很多是伴有胸腺萎縮、骨髓色淡、雞群均勻度差出現弱小及癱腿雞隻的症狀,也就是說造成法氏囊萎縮、膠凍病變的不只有IBD疾病,還有MD、ALV、CAV、REV等。

法氏囊黏膜表面潮紅出血

  法氏囊內有黃色分泌物

心臟白色結節

22年通過一段時間對有法氏囊病變的雞群檢測發現,雞群表現為多疾病混感;若以單獨疾病分析,雖然IBD檢出最高,但同時也檢出很多其他免疫抑制疾病(見下圖)。這與引種困難、多次換羽及免疫不合格的疫苗有一定關係,特別是在雛雞高價時,這種情況會愈發嚴重!

所以, 法氏囊變異株的感染是根源問題還是表象問題,是值得我們獸醫管理人員去思考的。不妨一方面加強生物安全措施,降低混合感染的比例,另一方面,合理免疫,阻斷對法氏囊的侵害,提升基礎免疫,從根本上減少免疫抑制帶來的危害。

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的診治

傳染性法氏囊病是由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幼雞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本病具有發病率高、病程短、死亡率高的特點,還可導致免疫抑制,誘發多種疫病或使多種疫苗免疫接種失敗。養殖過程中需要高度重視。

疾病症狀

雞傳染性法氏囊病以腹瀉、顫抖、胸肌、腿肌、腺胃與肌胃交界處出血、法氏囊呈膠腖樣水腫為主要臨床病理特徵。發病突然,精神萎頓、羽毛凌亂、採食減少或廢絕、縮頭眼閉、蹲伏無力,畏寒,震顫常打堆在一起。隨後出現腹瀉,排出白色黏稠和水樣稀糞,洩殖腔周圍的羽毛被糞便汙染。後期體溫低於正常,嚴重脫水,極度虛弱,最後衰竭死亡。死亡率高達20%~30%。法氏囊內黏液增多,或有淡黃色乾酪樣物質充塞,體積增大,外形變圓,重量增加,比正常的重2倍。有時法氏囊出血嚴重,外觀呈紫葡萄狀。腎臟有不同程度的腫脹。腺胃和肌胃交界處見有條狀出血點,有時腺胃乳頭亦出血,若為超強毒毒株感染,則出血程度更為嚴重。

法氏囊病圖片

圖1 病雞典型狀態

圖2 法氏囊病變(紫葡萄球狀)

圖3 法氏囊病變(膠凍狀)

圖4 腿雞出血

圖5 腺胃肌胃連線處條狀出血

防治

首先是進行接種免疫。對雛雞進行免疫接種。目前,雛雞常用的活疫苗主要是中等毒力疫苗,接種後對法氏囊有輕度損傷,對血清I型的強毒的保護率高。一般在10~12日齡對雛雞進行點眼、滴鼻或飲水免疫,對雛雞具有較好的免疫保護作用。其次是提高種雞的母源抗體水平。種雞群在18~20周齡和40~42周齡經2次接種IBD油佐劑滅活苗後,可產生高抗體水平並傳遞給子代,使雛雞獲得較整齊和較高母源抗體,在2~3周齡內得到較好的保護,防止雛雞早期遭受感染。

總結

1、法氏囊是雞的一個免疫器官。傳染性法氏囊最主要的特徵是引起免疫抑制,得過法氏囊的雞抵抗力會非常低,容易發生大腸桿菌、球蟲和各種病毒病。

2、傳染性法氏囊的另一個特徵是發病迅速,有一個明顯的死亡高峰。

3、傳染性法氏囊的症狀是雞發高燒,排白色稀糞,羽毛蓬亂,精神不振,有時嘴巴插了屁股裡面。

4、剖檢的主要症狀是胸肌出血、法氏囊由白色變為黃色膠凍樣或者紫葡萄樣,腎臟腫大,有花斑腎。

5、傳染性法氏囊的主要治療方案是使用卵黃抗體注射。注射完後使用病毒藥 大腸桿菌藥 保肝護腎,防止繼發感染。

6、最有效的預防措施是使用疫苗預防,主要發生在20-40天之間。投服,連用3-5天。

雞運動失調,究竟是癱瘓還是運動障礙?如何鑑別?

如今的養雞業,全國流行的大病沒有。反而是那些影響生產效能的小毛病不斷,比如說雞運動失調錶現的雞癱瘓的多。到底是滑膜炎造成的,還是病毒性的關節炎病?這通常需要豐富的專業診斷

小心:紅糞,竟是偷走蛋雞利潤的黑手!

說起蛋雞小腸球蟲大家都不陌生,自從養雞那天起就跟它糾纏不清。它可以造腸道出血,糞便帶血絲,過料等直觀症狀。按說小腸球蟲不應該引起雞場大量的經濟損失,主要還是因為不重視:

新城疫血凝抑制試驗指導生產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正確認識抗體滴度、保護率與環境條件的關係實際生產中,養殖環境問題已越來越嚴重,雞體已處於各種病源的重重包圍之中,管理粗放,免疫力低下,加之新城疫毒株的變異,強、中、低毒株共存,就是有100%的免疫保護,對野外強毒也難以得到100%保護。所以在用新城疫

商品肉雞氣囊炎防控策略分析

一疫病多發的原因1H9隱性感染率高(1)種雞垂直傳播H9AIV:表現為5~10日齡發病;臨床上表現為喘氣、伸頸部,剖檢花斑腎(無尿酸鹽),控制難度大!(2)健康雞H9AIV2%隱性感染:表現為8~35日齡發病,發病雞群臨床表現形式多樣。形式一:冷風、涼風襲擊,雞舍風速過

蛋殼不硬究竟是什麼原因?

蛋殼不硬,會導致雞蛋易破損,從而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通過這次深度挖掘,也是希望各位養殖朋友可從中找出對策,不再受到此類問題的困擾。蛋殼不硬,蛋殼軟蛋雞養殖中,蛋殼不硬的

雞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發生原因

1、病毒性因素在雛雞和青年雞群中,由不同的免疫抑制性病毒感染誘發的免疫抑制疾病越來越常見,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越來越嚴重,其主要表現:①影響雞群的生產效能;②導致多種其他不同的細菌性和病毒性繼發感染;③造成對特定疫苗免疫反應的抑制作用,如導致對雞新

天熱肉雞猝死症多,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和如何應對呢?

天氣越來越熱,彷彿是夏天,其實已經進入炎熱的夏季了。每到夏天,肉雞養殖常發現猝死症死亡的雞子,很多猝死的雞子還找不到明確的病因,於是乎:這個病就被叫肉雞猝死綜合徵。肉雞猝

發生了雞腺肌胃炎,肌胃潰瘍、糜爛和穿孔等究竟是誰造成的

雞腺肌胃炎病,是家禽養殖業夏天高發和最為難治的一個雞病,雞腺肌胃炎病是由多種致病因素(環境、誘因、病原等)共同作用所導致的。它造成雞腺胃和肌胃兩者之一,或者全部都發病的一種

肉雞正確的給藥方式和方法

為避免肉雞患病更加嚴重,以致感染全群,養殖戶需在用藥方面多加註意防治病毒。大腸桿菌和支原體混感較多,造成當前疾病多發、難治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免疫抑制性疾病,特別是變異的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