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備雞整齊度,你關注到了?
後備雞群整齊度是培育高產蛋雞的關鍵指標之一,整齊度高的後備雞群生長髮育一致,開產日齡相同,產蛋高峰上得高並且維持時間長。下面將從不同階段的後備雞群整齊度管理重點進行闡述。
一、0-3周齡階段管理重點
1、整齊度逐漸下降
由於體溫調節機能不完善、消化系統發育不健全、雛雞生長迅速、代謝旺盛、免疫系統發育迅速等生理髮育特點,飼養管理和免疫應激等操作,造成雞群個體發育不一較為明顯。此階段雞群整齊度不斷下降,由出殼到場整齊度98左右逐漸降低到83-85左右。
2、雞群整齊度管理重點
(1)精細化飼餵管理
選擇滿足生長需要的營養、適口性好、易消化好吸收的飼料。推薦育雛期使用峪口強化I型(1000只雞6袋)加強化II型(1000只雞1噸)。6 1或者61模式,完全符合雛雞生長的營養需求。
要選擇合理的飼餵方式,刺激雞群採食。雛雞的開食非常重要,開食選擇在初飲後的2小時後進行飼餵。通過實驗證明,飼餵時,前三天使用水罐一天,潮拌料三天,雛雞開食率達到100%並且採食量高,周增重相對較好。使用料槽喂料之後,根據雛雞生長速度及時調整擋料板大小,保證每隻雞自由伸縮頭進行採食,一般2-3天需要調節一次擋料板大小,以免影響雞群採食。
(2)日常免疫挑選單獨飼養
利用免疫時機,免疫員對後備雞進行挑選。手感其瘦小、體軟、掙扎無力者要挑出單獨飼養,通過增加營養、降低密度、增加勻料次數等方法提高其體重。
(3)及早分群管理降低飼養密度
隨著雞群日齡的增大,籠內的密度也就越來越大,飼養密度是決定雞群整齊度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飼養過密則雞群混亂,舍內空氣汙濁,造成採食、飲水不足,引起雞隻體重下降,甚至發生啄肛、啄羽等現象。依據養殖籠具裝置,需要及早進行分群,降低雞群飼養密度。
二、4-9周齡階段管理重點
1、整齊度變化趨於平穩
由於生長髮育快、骨骼發育也進入快速期、體溫調節能力逐漸增強,逐步進入脫溫階段、幼雛羽毛生長快、更換勤,管理上由個體發育為主轉變為群體發育為主,此階段雞群整齊度變化趨於穩定,整齊度83-88之間。
2、雞群整齊度管理重點
(1)育雛末期要調群
42日齡左右的雞群可按照標準體重分為大、中、小3個檔次。根據抽測所得雞群平均體重進行逐只稱重,體重超出平均體重10%的為大雞、體重低於平均體重10%為小雞、其餘為中雞。把體重稍大的放在上層籠內飼養、體重小的放在下層籠內飼養。把特別大的或特別小的單獨飼養,減少大欺小、強欺弱的現象,公平競爭採食,利於提高整齊度。調整後可以通過調整投料量來調節體重。
(2)加強飼養管理防疾病
疾病是影響雞群整齊度重要因素之一,無論病毒性疾病還是環境條件性疾病,如若發生,將出現大量體重不達標雞隻,雞群整齊度隨之降低,嚴重影響雞群生長髮育。在日常管理中要高度重視飼養管理,一是保證飲水和飼料要乾淨衛生,定期對飲水系統進行消毒處理,重視飼料儲存條件和時間控制,避免飼料被汙染,造成細菌大量繁殖,誘發雞群發生消化道疾病。二是溫度通風要適宜,避免雞群發生冷熱應激,誘發呼吸系統疾病,進而激發大腸疾病。
三、10-15周齡階段管理重點
1、雞群整齊度變化處於上升階段
由於骨骼、肌肉、消化系統進入發育旺盛期;脂肪沉積能力增強;鈣的沉積能力開始提高;需求體感溫度逐漸下降。此階段雞群整齊度變化處於上升階段,由出殼到場整齊度83-88逐漸上升到85-91之間。
2、雞群整齊度管理重點
(1)定期進行抽樣稱重,制定合適飼餵方式
稱重是正確評定雞群群體平均體重和整齊度的有效方法。確保每週稱重一次,一般抽取雞群總數5%的個體進行稱重。在每週末固定時間點進行稱重,以確保稱重準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瞭解雞群生長和發育狀況。稱量後的計算雞群體重和整齊度(均勻度),然後調整下週的飼餵量,使雞隻始終處於適宜的體重和整齊度範圍。
在育成期間選擇合理的飼餵方式,推薦頓飼飼餵方式,頓飼的優點是能夠有效的建立雞群胃容積,提高雞群採食量。頓飼的管理重點是做到定時、定量、均勻。各養殖戶可根據雞舍喂料系統、籠具結構特點,雞群密度制定適宜的頓飼流程。
(2)儘早挑出體重較輕的雞
挑雞工作應在12周齡以前完成,使其在14周達到體重標準,因為雞的體重大小大致在12-15周時已經定型。
(3)轉群后進行分群管理
轉群前要把大中小雞隻分類統計數量,並做好標記,每個檔次的雞要進行單獨轉群,並且轉群后要對每個檔次雞群進行檢查,防止由於轉群而把大中小雞裝在一起。轉群后,針對體重較小的雞隻,採用相應的管理措施。
後備雞群整齊度是直接影響飼養效益的重要因素,飼養者應通過合理的管理措施,給後備雞群創造一個舒服的生長環境,提高後備雞群的整齊度,帶來更好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