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規模化養殖的短板

曾幾何時,我們熱衷於「鼓吹」規模化養殖的「優勢」和「好處」並極力為之站臺,其實,仔細想來,那不過是資本運作的一種模式,至於真的好與不好,並沒有人去深究,也缺乏足夠的專業論證和資料印證。

是許多農牧集團公司的養殖指標、是許多規模化養殖場的生產水平、是禽流感、是非洲豬瘟,讓我這個獸醫出身的專業、從業者再一次清醒地認識到規模化養殖的短板,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

從專業的角度看,我多次說過:集約化才是現代養殖最大的應激,我們把那麼多的家畜、家禽關在一起,放在一棟舍裡、圈在一個場裡。從來沒問問它們願意不願意,快樂不快樂?我們的很多養殖企業在規模化養殖道路上罔顧專業要求、為商業追求所迷失。規模越來越大,大到力所不能及,最終在無奈中忍受者那些失敗的蹂躪和虧損的抽泣。

就白羽肉雞來講,我是規模化養殖比較早的倡導者、推動者、踐行者。一直以來,我以專業認識為導航,小心翼翼地走在規範化養殖的道路上。規模化養殖,一個最基本的條件,就是全進全出,這就要求供苗、屠宰能力和養殖規模相匹配,不至於把進雞時間和出欄時間拖得很久(一般2-4天進完苗,3-5天賣完雞),從而導致不必要的汙染、感染和損失。事實上很多地方的人卻在堅持著自以為是的「套養」和「一個場養殖不同的批次」,把一個好端端的養殖場愣是搞成了養殖小區。違背基本的專業要求,怎麼能長期堅持?僥倖和必然性沒有什麼聯絡,不要給它們劃等號。

最近幾個月波及全國範圍的非洲豬瘟,顛覆了規模化養殖具有「優勢」的盲目自豪、自信和自戀心理。出事的有很多大型的種豬場、規模化育肥場,而那些中小型的夫妻檔養豬戶反而沒有大問題。這不禁讓人困惑:規模化養殖怎麼啦?

從肉雞、蛋雞、豬、牛、羊規模化養殖中大量的失誤、失敗的案例來看,其短板不外乎:

一、條件太好,引起誤導:發展規模化養殖,不管是自有資金,也不管是借貸,老闆們總是有一種不是最先進、最好看、最闊氣誓不罷休的與時俱進的炫耀和虛榮心理,於是乎,國內很多規模化養殖場、家庭農場建得比歐美的養殖場、家庭農場都漂亮。現實生活中,過度地看中外表,在規模化養殖場建設中,往往忽視很多內在的東西,比如系統性、協調性、材質、使用壽命等等。在國內很多規模化養殖場建設中,一線專業人員的智慧沒有很好的吸納進去,多數高大上的規模化養殖場很好看、但不好用。

還有就是所謂的「自動化」控制,很多規模化養殖場的自動化一方面遮蔽了那些外行的從業人員,他們根本就不懂得環控引數的設定和調整,根本就沒有機電一體化的基礎知識和常識。另一方面,由於過分強調自動化,讓很多飼養人員惰性萌發,由於過度相信和依賴裝置,而放鬆了主觀能動性發揮,責任感弱化,最後的養殖效果可想而知。

二、專業不夠,瞎弄:很多規模化養殖場,就是規模擴大而已,那些骨子裡依然裝滿小農意識的老闆,生活在自我世界裡,迷信自己的經歷、經驗和財富,他們沒有對專業產生必要的、足夠的興趣。

很多規模化養殖場,對於生物安全、疫苗接種、用藥、環境控制等等,基本上都是在經驗主義的基礎上加上那些似是而非的道聽途說,他們沒有專業知識和意識,沒有操作標準和規範,基本上就是在瞎弄,創僥倖和好運氣有時候並不是一對歡喜親家,常常是僥倖心理帶來的操作失誤、延時和錯亂,讓養殖場和很多好運氣失之交臂。

三、不完善的僱傭制:規模化養殖場,不可避免地需要招聘炊事員、電工、飼養員、帶班長、場長,目前情況下,這種僱傭制關係並不牢固。由於受素質、層次、待遇、激勵、管理等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常常是僱到了人,卻僱不到人心,尤其是責任心、感恩心、忠心。

體制決定機制,我們常常教育員工要以場為家,卻很少有老闆把員工當家人看待,結局就是你在吹鬍子瞪眼,他在想方設法偷懶,實在不行就開溜。規模化養殖場人員流失嚴重,已經是個很普遍的問題,此問題不解決,生產指標不可能得到持續改善和穩步提升。

四、農牧企業管理缺位:農牧企業,尤其是養殖業,很難擺脫農民的慣性思維,因為我們用著大量的農民工。即使是老闆和管理人員,又有幾個不是農村的?一方面是集約化、工廠化生產,一方面是小農意識,這就讓生產和管理很難接軌,常常事與願違。

對待規模化養殖場員工的管理,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引導他們對「打工」有一個正確、積極、可量化的認識。薪酬待遇不吃固定工資,不吃大鍋飯,以績效工資為主,用錢說話比較靠譜。好的管理就是管好自己,理順生產關係,提高生產效率。

五、系統能力不夠:規模化養殖場大都是簡單的規模累積,購銷、技術、生產、管理上依然是一筆糊塗賬,既沒有清晰的分工,又沒有積極的協作,真的是頭疼不管腳,鬆散的組織肯定缺乏凝聚力。系統性不夠,勢必會有太多的瓶頸,流程不暢,結果就不會理想。

系統性是規模化養殖場必須具備的專業素質,生產計劃、人員聘用與考核、採購定位、銷售方向、時機把握、裝置維修、環境控制、疫病防控、內勤服務、飼養日誌、倉儲管理、財務管理等都需要系統性,在此基礎上靈活性才有意義。

六、精細化執行混亂:就目前的規模化養殖場而言,不管是集團的,也不管是個體的,最大的短板就是管理。在管理中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分工、協作、精細化和考核、激勵、獎勵的問題。管理抓不住主要矛盾,抓不住關鍵問題,分不清眉毛鬍子,看起來很忙,實際上那些「忙的管理」幾乎就是在搗亂,擾亂了生產關係,破壞了生產力,我們需要這種管理嗎?大多數規模化養殖場的管理是擺設,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這是未來規模化養殖必須要改進和完善的一項重要工作。

養殖無大事,舉重若輕;養殖無小事,舉輕若重。養殖的成功在於細節把控,系統、系列問題都需要流程順暢,都是執行的結果。我多次說過:管理就是更好地執行,只有先做到精細,才有精益求精。

  本文摘自雞病專業網論壇,感謝網友趙德峰老師的精彩分享

  點選檢視原文》》》

系統理解通風護航規模化養殖

關於通風,你到底知道多少?嚴格來講,通風更多的還是集約化養殖、規模化養殖發展的需要。雞多了,密度大了,環境就惡化,為了調整雞舍內空氣質量,就有了通風和機械通風。1.談到空氣

模化雞場應激型別與特點

隨著規模化養殖場的出現,養殖變得越來越簡單,完全是自動化,一個人就可以管理十幾萬只雞,但各種應激還是少不了的。規模化雞場完全是密閉式的管理,所以雞群對外界的抵抗能力很低,一旦有特殊情況就會造成應激,引起損失。一缺水水是生命之源,雞的胃不像哺乳動物

趙德峰:規模化養殖——禽病診斷

【診斷1】規模化養殖,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零星傷亡,只要大群精神、採食、飲水正常,常常因為不重視而耽誤病情。死的少的時候,很多人習慣於說正常死亡,我說死亡就不正常。恰恰是這種

趙德峰:談肉雞模化養殖之管理

【管理1】規模化養殖,用人相對較多,崗位各自不同,人與人之間矛盾絕對存在,管理的目的是為了求得關係相對和諧。這種管理最常用的方法是善意的溝通,最好的工具就是心中要有大愛。

趙德峰:模化肉雞養殖之管理「常態」

一、規模化肉雞養殖,不需要過多的光照刺激,從外邊進入封閉式雞舍,感覺雞舍裡總是黑乎乎的才對。要是光線太強,雞往往比較活躍,中後期雞冠和肉髯容易過早發育,看起來很好看,對

健康:模化蛋雞場穩定運營的基石

現代化規模蛋雞場成功運營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做好重要疫病的防控與生物安全措施的落實與執行。通過對30個蛋雞規模養殖企業的技術需求調查,表明:(1)禽流感、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法氏囊炎、禽白血?⒋?拘院砥?苧資槍刈⒍冉細叩牟《拘約膊。?枰??鋅

模化養雞場飼料和雞糞運輸生物安全新措施

近年來,隨著國家建立畜禽養殖標準化示範場獎勵政策的實施,家禽養殖業規模不斷擴大,規模化、集約化程度不斷提高,但國內惡劣的養殖大環境使家禽養殖所面臨的問題也越來越多,風險在加大,其中疾病的發生嚴重地影響了家禽養殖業的生產和可持續發展。因此建立合理有效

模化養殖——誘發「冷應激」的管理細節(實戰乾貨)

漫話冷應激冷應激:冷應激是百病之誘因,控制冷應激是規模化養殖的重中之重,也是通風管理的要點。什麼是冷應激?就是雞群受到冷空氣襲擾和大溫差變化,這都會導致體感舒適度降低,

模化雞場負壓通風的實踐應用

對於現代化大型籠養雞舍,負壓通風的合理應用,關係到養殖的成敗!在實踐中如何才能做到合理靈活操作,首先要做到正確理解負壓通風的含義!01.什麼是負壓負壓是雞舍內外大氣壓的壓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