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影響蛋雞蛋重的因素及控制措施

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普遍存在一個困擾養殖場和飼料業務員的問題:同樣的產蛋雞料,不同使用者使用後獲得的蛋重不同,由此常常產生誤解。下面就影響蛋雞蛋重的因素做個剖析,便於我們養殖場在生產過程中對照自已的實際情況找到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

一、 蛋重的影響因素

(一)遺傳及品種

不同品種和品系的產蛋雞,蛋的大小是有差異的。一般中型蛋雞比輕型蛋雞產的雞蛋大,褐殼蛋系的蛋重大於白殼蛋系。

(二)生理

1. 開產日齡

開產日齡越小,一生所產的蛋重都偏小,而且沒法彌補;反之,開產日齡愈大,中後期產的蛋愈大。有資料表明,開產日齡每推遲1天,蛋重增加0.1克,但過晚開產也不經濟。生產實踐中以提前開產的雞群佔多數,主要原因是光照程度和育成雞的體重沒有控制好。

2.開產體重和體格

開產時體重和體格的大小影響開產初期乃至整個產蛋週期的產蛋成績。開產時體重和體格在標準偏上的,母雞所產的蛋較大;反之則小。欲達到標準蛋重,必須使母雞開產時的體重達到品種規定的標準。在遺傳上蛋重與產蛋率呈負相關(-0.4),同一雞群同時兼顧這兩個性狀是很困難的,片面追求蛋重反而會降低產蛋率,合適的蛋重是取得穩產高產的前提。同時,體重與蛋重是矛盾的統一體。體重過大采食量相對偏高,維持消耗增大,飼料轉化率降低,雖然所產的蛋重要大一些,但經濟效益也會降低。蛋雞育種的主要目標是提高經濟效益,達到這一目標的手段只能是適當降低蛋雞的體重,因此我們常見的高產蛋雞的體重都不大,但降低體重對蛋重又會產生不利影響。

3. 性成熟和季節

性成熟時體重大,開產後蛋也大,早熟的小母雞不利於提高蛋重,冬春季節性成熟比夏秋季節性成熟的蛋重大,這與光照制度和母雞的採食量有關。

4. 產蛋周齡

蛋重隨日齡的變化規律為:開產時蛋重較小,隨日齡增加蛋重迅速增加,開產後18周(約300日齡)達到標準蛋重(60克),開產時約為標準蛋重的80%(48克),72周齡時約為標準蛋重的108%(65克)。

(三)營養因素

1. 能量

生長期適當提高能量水平,可提高產蛋初期和前期的蛋重,原因是開產時母雞的體重和體能的貯備較為充分。因此生長期不應一味使用低檔飼料。目前產蛋雞日糧中最缺乏的還是能量,這與部分養殖戶片面追求蛋白含量有關。雖然在代謝能一定的條件下,提高蛋白水平有利於蛋重的增加,但是,由此帶來的負面作用也是相當大的。如某些蛋雞配合料代謝能水平只有2500kcal/kg,粗蛋白水平卻超過了18%,結果造成蛋雞採食量偏大,胃腸道負擔加重,消化功能減弱,對疾病的抵抗力下降,產蛋中後期淘死率增加,最終損失最大的還是養殖戶。所以飼料中適宜的能蛋比是蛋雞飼養中獲得良好經濟效益的前提。

2. 蛋白質和氨基酸

眾所周知,蛋重受日糧蛋白質和氨基酸水平的影響,但在蛋雞不同的產蛋階段影響程度不同。當日糧蛋白水平從 12-17%,每增加1%粗蛋白水平,蛋重增加1.2克,超過這一範圍,蛋重增加不明顯。試驗表明,產蛋早期蛋重對日糧蛋氨酸水平的反應較蛋白水平敏感。隨著日糧蛋氨酸水平的增加,蛋重呈直線上升,但這種增加幅度隨著產蛋周齡增大而減少。正規廠家配製蛋雞日糧時,都充分考慮了蛋氨酸與能量的比例關係,蛋氨酸/能量(kcal)1:1-1:1.3較為合適。

3.飼料中亞油酸含量

在亞油酸含量不足1%的日糧中新增植物油,可明顯提高蛋重。但在選用50%以上的優質黃玉米的日糧中,不會缺乏亞油酸。

(四 )環境和管理

夏季和高溫時蛋重偏小,冬季偏大。主要是熱應激影響雞的採食量和正常生理代謝。舍內溫度超過25℃,每增加1℃,蛋重減輕1%。此外,秋季和冬季初期性成熟的雞產的蛋較重。冬季雞舍內溫度低於10℃不利於提高蛋重(原因維持需要增加)。光照不規律,也會影響蛋重。

(五)蛋雞的健康狀況

雞群抗體水平低,免疫力低下影響蛋重,突然應激(包括恐嚇)會使蛋重不規律,飲水不足以及水質不好影響蛋重,用藥不當也會使蛋重減輕(產蛋期禁用痢特靈、磺胺、喹乙醇)。

二、 蛋重的調控措施

1.控制育成期體重

儘管蛋雞提前成熟可以提早收益,但早熟的蛋雞開產後蛋重偏小,尤其是體重偏輕更是如此。因此,從育成開始就應注意每週檢查雞隻的生長髮育狀況,加強飼養管理,以便開產時達到理想的體重。如果體重不達標,就應推遲換料,推遲增加光照,從而延遲蛋雞開產時間。同時,還應注意雞群的整齊度(均勻度),力爭使 90%的雞隻體重處於平均體重上下10%的範圍內,以便開產時得到比較均勻的蛋重。育成期8-15周生長速最快,骨骼接近成熟,輸卵管開始成熟,此時任何應激都會對體增重產生長遠的不良影響,應避免轉群、斷喙。

2.適時轉群

為了避免過分擁擠,開產前兩週(15-17周齡)應從育成舍轉入產蛋舍,每籠以3只為宜。

3.採用適當的光照制度

增加開產體重的措施之一就是推遲性成熟。如果18周齡體重不達標,就應推遲增加光照直至達到標準體重。育成期必須遵守恆定或漸減光照的原則。

4.確定合適的採食量

合適的採食量是為產蛋雞提供合理營養的前提保障。我在市場調查中發現:反應蛋小、產蛋高峰上不去或產蛋高峰維持時間不夠長與採食量不足有很大的關係。但在採食量的確定上,不能機械照搬育種公司提供的採食量標準,必須結合雞群的具體情況。最準確、最簡單的做法是:參照育種公司提供的該品種不同日齡的體重標準來確定飼料用量的增、減。如:在規定的時間裡,體重偏輕,則應適當增加飼料供給量;相反,體重偏重,則應適當減少飼料供給量。這樣,一方面,能保持蛋雞產蛋的營養需要,另一方面,可獲得持續的穩產、高產和合理的蛋重。

總之,蛋重的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必須遵循產蛋規律,結合品種、體重、開產日齡、飼養管理、採食量等多種因素來進行綜合分析,同時應正視現代品種蛋雞體重小、成熟早、採食量低與蛋重之間的相互矛盾,一味追求蛋重大是不切合實際的。

降低雞蛋破損率的綜合措施

在蛋雞養殖過程中,除了產蛋率、料蛋比等關注度較高的指標外,雞蛋破損率也是影響養殖效益的一個重要因素。在生產中,養殖場要時常關注雞群的產蛋破損情況,評估破損是否處於正常水

降低雞蛋破損率的綜合措施

在蛋雞養殖過程中,除了產蛋率、料蛋比等關注度較高的指標外,雞蛋破損率也是影響養殖效益的一個重要因素。在生產中,養殖場要時常關注雞群的產蛋破損情況,評估破損是否處於正常水

噴霧疫苗接種成功的五個關鍵因素

在蛋雞產蛋時,有時會產出一些殼比較薄的雞蛋,影響到雞蛋的品質,而引起蛋雞產薄殼蛋的原因與飼料、管理、生理性等因素有一定的關係,發生後要及時進行防治措施:1、來自飼料的原因

影響蛋殼質量的主要因素和降低破損蛋的措施

現代養殖場中,由於集約化飼養,雞的活動面積和活動量的相對減少,以及飼料礦物質及維生素的缺乏,導致雞蛋蛋殼質量較差,容易破碎,給經濟效益帶來一定的影響。在實際飼養中,瞭解影響蛋殼質量的主要因素和降低破損蛋的措施,能有效減少實際生產中的破損蛋,進一步提

雞蛋質量與哪些因素有關?

雞蛋質量與哪些因素有關?一、蛋重1遺傳及品種蛋重受遺傳影響較大。剛開產、產蛋高峰(30周齡)、產蛋後期(65周齡),蛋重的遺傳力分別為0.3、0.6、0.3。蛋重與產蛋量在遺傳上呈負相關(-0.4

雞蛋品質的影響因素,你知道幾個?

隨著蛋雞養殖規模化程式加快,雞蛋的品質也越來越被規模場重視。我們經常會見到諸如蛋殼顏色變淺發白,破蛋、軟蛋多等蛋品質問題。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一、應激因素各種應激

從蛋黃到蛋殼:雞蛋形成過程及影響蛋品質的因素

高質量的新鮮雞蛋應該具備以下幾個特徵:外殼乾淨、光滑呈橢圓形,表面有光澤。蛋殼表面無裂縫或破損。對於白殼雞蛋,蛋殼顏色要均一性的純白色,褐殼雞蛋蛋殼顏色應呈現均勻的深褐

蛋殼比色板和影響雞蛋蛋殼顏色的營養因素

我們的技術團隊經過兩年多時間走訪上百家蛋雞養殖戶,從幾十萬枚雞蛋中精選出具有代表意義的雞蛋顏色,以便更直觀瞭解和區分蛋殼顏色,特製作出蛋殼比色板,希望對從事蛋雞飼料從業

影響雞蛋蛋黃色澤的6大因素

雞蛋蛋黃顏色是在飼料攝入過程中,脂溶性色素在卵形成期間沉積到蛋黃中形成的。蛋黃的顏色與飼料中的胡蘿蔔素、葉黃素、玉米黃素等有關,但與蛋黃的營養價值沒有關係。而對消費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