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淺談」產蛋雞高峰不高的十大根源

一、苗雞質量低劣

對於同行,你一定不陌生這樣的故事:某某人因為所進的某批苗雞質量不好,雖然市場不錯,但最後也沒賺到錢。不管是馬立克、白血病,還是最近在有些地區多發的腺胃炎,無論是傳支、支原體,還是人們不願承認的傳染性貧血病,都足以使一批雞永遠沒有高峰;另外,蛋傳的致病菌如:沙門氏桿菌、大腸桿菌、支原體等對幼齡雞隻實質性器官的早期損傷,不僅使初產雞的爬坡時間延長,高峰期縮短,同時也使產蛋中後期的死淘居高不下。

二、早期體重不達標

我們都知道,5周齡的體重大小是決定產蛋高度的重要因素,但是,實際中真正達標的雞群確實不多。其影響因素有:

1、早期營養過低,而影響了生長。

2、早期蛋白過高,而誘發了痛風。

3、早期遭遇了難纏的法氏囊病。

4、密度過大,發生了嚴重的呼吸道病。

5、斷喙過重,影響了採食。

6、前期防疫密度過大,或防疫滅火苗方法不正確。以上任何一種因素出現,都足以對雛雞早期體重的達標造成嚴重障礙,繼而使產蛋期高峰縮短或根本沒有高峰期。

三、青年雞的整齊度不高

80%的整齊度標準對於現在的市場競爭來說太落後了,只有達到95%,才是一個不被淘汰的指標。影響整齊度達標的因素有:

1、苗雞質量不高。

2、育成過程中密度過大。

3、斷喙過重。

4、育成過程中發生了較為嚴重的疾病,如:法氏囊病、新城疫、腺胃炎、腎傳支等。

5、懶惰,沒有測試過整齊度。

四、爬坡期遭遇「頂頭風」

首先人們不重視15—18周的預產期,產蛋前的準備工作做得不夠好;其次人們對爬坡期機體的脆弱性認識不足。其較為嚴重的因素有:

1、18周齡時防疫程式還沒有結束,尤其是最後一次,極容易出事,如:防疫方法不對或防疫強度過大。如此可誘匯出頑固性腹瀉或嚴重的呼吸道病。

2、產蛋前不加鈣,而產蛋後加鈣過猛。如此也可誘匯出頑固性腹瀉。

3、爬坡其發生嚴重的呼吸道疾病,如:變異傳支、慢呼 鼻炎、非典型新城疫等,尤其是育雛期由於密度過大而發生過慢呼的病根未除掉而在此極易復發,之後不見高峰是常有的現象。

4、18-28周齡,飼料方面出了問題,或換料應激過大或飼料發黴或其他,如:飼料中微量營養不充足。如此可使爬坡期十分脆弱的機體抗應激性進一步下降,此時遭遇強應激可發生嚴重的呼吸道綜合症,導致永遠達不到高峰。

5、高峰前或剛上高峰時腿部注射滅火苗,尤其是含基因Ⅶ的新城疫多價苗,或禽流感苗,常常使高峰永遠消失。

五、非典型新城疫或禽流感防不勝防

對於養殖密集區,這是最常見的不見高峰期的因素;同時,如果此病常發生就不要奇怪為什麼沒有高峰期。對於非典型新城疫或禽流感防不勝防的場,場主應該有清醒地認識,這是環境汙染太嚴重、野毒密度太大的緣故,不注意會有覆場之險。

六、實質性器官損傷症

1、黴菌毒素中毒症、飼料毒素中毒症 不管是飼料中有毒餅粕的數量過大,還是飼料原料輕度發黴,或是某種藥物用量過大或時間過長,或劣質預混料中重金屬毒素長期超標,都能使肝臟或腎臟等重要的實質性器官出現不可逆損傷。

2、慢性細菌性疾病多見於沙門氏桿菌、大腸桿菌等所引起的臟器組織結節、壞死症等。

3、慢性呼吸道病專指支原體引起的肺臟組織損傷。

4、慢性增生症多見於淋巴細胞白血病肉瘤群,網狀內皮組織增生等。(德州齊河)試想當肌體的某一臟器(肝臟、肺臟、腎臟、心臟、脾臟)或幾個臟器的功能僅剩下80%時,是否意味著肌體的產蛋效能要打80%的折扣,如此沒有高峰亦在情理之中。

七、血液系統損傷症

多見於住白細胞原蟲病和傳染性貧血。試想當運輸能源的工具出了問題時,工廠能照常生產嗎?當血液中紅細胞的數量只有正常的80%或僅能完成80%的功能時,同時意味著肌體的效能要打八折。

八、消化系統損傷症

多見於壞死性腸炎,球蟲病,寄生蟲病。(內黃老塔坡雞場)

當營養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僅僅達到80%時,同時道理,肌體的效能也要打八折。

九、生殖系統損傷症

在所有的系統損傷中,最嚴重、最直接的就是生殖系統的損傷症。它不僅使用藥無明顯作用或無濟於事,同時還能給業主以極大的錯覺使其對雞群在淘汰問題上猶豫不決而終成大患。如:99、14年溫和流感對雞隻生殖系統的損傷,使廣大的養殖戶因此蒙受了巨大的財產損失。引起這種症狀的疾病主要有:傳支、流感、衣原體等。

十、產蛋後挑戰肌體的「營養大堤」

我們知道,我國的養殖業的發展是自發的,政府幹預的力度不大,所以,誰想搞養殖就可以搞;更嚴重的是,許多地方還鼓勵建立集中飼養區,這叫做規模效益。但每一家每一戶都是獨立行使、我行我素,隨著養殖時間的增加、規模的擴大,環境汙染日益加重,十年前就有許多專家預測這樣的養殖區就是一顆遲早要爆炸的定時炸彈,其最終結果會把養殖區送入預定的墳墓。禽流感的發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但是很多人養雞多年,卻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卻一直在傻傻地發呆:「我過去養的雞非常好,為什麼現在卻越養越不會養?」

至今許多人不知道產蛋後該如何管理,不知道「保健先於贏利」、「穩定壓倒一切」,不在管理上下功夫,卻在如何降低飼料價格上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夢想讓雞隻對營養的需求正好是100%,唯恐讓雞隻浪費了一點營養,於是就勇敢地挑戰起機體的「營養大堤」。常用的做法是換用劣質的預混料或原料。如:偷樑換柱加上等量的雜粕。許多人勇敢地將雜粕的用量加到了15%以上。

結果是這樣:

1、確有少數能人把成本降了下來,節省了一點開支。

2、大部分人把成本降下來了,雞群產蛋效能也下降了。

3、也確有少數人把成本降了下來,雞群也發病了,從此高峰也不見了。

我們知道相對於營養來說雞群的效能下降或上升都是滯後的,當你發現雞群效能下降後再去彌補,就有如去封堵已經決口的大堤,損失已成定局。如果你確信自己是營養大師,尚可一試,否則,這種遊戲最好讓他人去玩。最明智的選擇是讓肌體有一點贏餘,有一點儲備,以對抗不知何時就會到來的「洪水」。現實中沒有哪一位養殖戶因為用價格較貴一點的好料而破產,相反,因圖便宜而使用劣質飼料而釀成大錯以至最終破產的養殖戶大有人在。其實這僅僅是提高一點認識而已,但是,恰恰是這一點,決定了做事的差別。

雞腺胃炎發病的根源

近幾年來,肉雞腺胃炎已經是商品肉雞的常見病,而極其罕見的蛋雞腺胃炎在近兩年也是逐步增多。目前對雞腺胃炎的發病根源基本已經形成共識,就是黴菌毒素。為什麼前幾年沒有這麼多黴

養雞失敗的根源:管理"懶"、免疫"亂"、思想"偏"!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國不少養雞戶滋生懈怠心裡,偏離科學養殖,使得養殖效益減低,養殖風險增大。1、管理懶了。萌發惰性,忽視管理細節,產生無所謂思想。1.1淡化了消毒。感覺看不出消

蛋雞產蛋無高峰的原因與對策

蛋雞養殖中常遇到的一個問題就是初產蛋雞沒有高峰期或進入高峰期非常緩慢,開產晚、上高峰的時間較長,產蛋率忽高忽低呈反覆狀,或在產蛋高峰期時(按日齡計算)無產蛋高峰(產蛋率維持

養好雞需要理解透這十點

1、養殖密度要小,雞舍能上10000只的,只養8000,飼養密度大,是疾病發生的根源,是飼料轉化率低的主因。2、細心研究蛋白藥物、發酵中藥的優點和使用方法,並信心十足的使用下去。3、市

蛋雞沒有產蛋高峰的原因分析

在生產中,有的雞群產蛋的高峰不高,甚至不出現產蛋高峰,其原因何在?筆者根據以往經驗,分析有以下幾點:一、飼料的影響。1、全價飼料中能量和蛋白質滿足不了蛋雞產蛋高峰期生產需

關於蛋雞產蛋高峰期的思考

衡量開產蛋雞的產蛋高峰質量有兩個指標,一是峰值在多少,二是峰值能夠維持多長時間。人們通常說的蛋雞產蛋無高峰是指與高產蛋率的雞群相比較而言,對於開產蛋雞群自身來說,所謂的

決定肉雞養殖成功的重要因素—溫差

我們知道建造良好的雞舍、選擇優質的雞苗和飼料,科學化的飼養管理,尤其是對溫度、溼度、密度、通風、光照、飼餵科學化的掌控,是養殖成功的必備因素。但在飼養過程中,還有一點是決定養殖成敗決定性的因素,並且在飼養過程中最難掌控的,也是誘發很多疾病的根源溫差

蛋雞產蛋高峰期營養的需要

產蛋母雞的發育規律是:40周齡之前體重增長較快,2440周齡平均每日增重24克;此後,增重速度相對平衡並稍有增加。若產蛋高峰階段減重,則說明蛋雞體內的貯備動用過多,可能使產蛋率下降,產蛋高峰提前結束。母雞每天攝入的營養主要用於體重增長、產蛋支出、基礎代謝和

商品蛋雞沒有高峰的主要原因分析與防控措施

商品蛋雞沒有高峰是指6月齡左右產蛋率仍然不到90%的不正常現象。造成商品蛋雞沒有高峰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育雛、育成機體發育不良;開產後雞群營養管理不當;疫病危害等三大核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