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好雞需要理解透這十點
1、養殖密度要小,雞舍能上10000只的,只養8000,飼養密度大,是疾病發生的根源,是飼料轉化率低的主因。
2、細心研究蛋白藥物、發酵中藥的優點和使用方法,並信心十足的使用下去。
3、市場雞苗超過3.5元每隻,放棄飼養,休息等待。
4、不要計較藥費的高低,賺錢才是王道。
5、肉雞不要超過42天出欄,出欄越早風險越小。蛋雞從見蛋到進入產蛋高峰的時間不能超過兩週。
6、不要總只注意溫度,不注意溼度。乾燥的雞舍容易發生肺臟疾病,如肺炎、肺腫等。但溼熱的雞舍,容易發生腸胃疾病和脾胃虛弱病。所以根據雞舍的環境治療疾病。
7、每天早晨8點喂料前,仔細觀察雞群精神狀態。精神狀態包括:呼吸道、採食、羽毛、眼睛、精神狀態等,發現不好的現象,及時治療。這個階段發現的疾病,基本都是器官功能性病變,採用力能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8、每天10點以後,雞群吃料結束,仔細觀察糞便和採食量的變化。糞便乾溼程度、顏色變化、大小變化等。糞便和採食量的變化是衡量雞群健康或者發病的主要指證,是疾病發生的前兆。
9、稱重對於蛋雞和肉雞的飼養特別重要。增重速度、均勻度是衡量雞群健康和飼料營養的重要指標。
10、不要太相信疫苗的功能,更不要相信使用完疫苗,雞群就不發病了。疫苗只是讓你的心裡得到一點點的安慰而已,雞群健康還是要靠你不斷的改善飼養管理,細心飼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