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化肉雞場經營管理
一、雞場管理
養殖場管理的目的是為了養殖成功---為了內部和諧,人盡其才、物盡其用、追求最佳的養殖效果和經濟效益,管理的追求是有效。
1、親情化管理,在養殖場營造家的感覺,與國際接軌,興辦家庭親情農場。
(1)、養殖是苦差事,工作壓力大、要求責任心非常強、工作時間長、不可預見的事件多、單調、枯燥,加之不能隨便外出,文體娛樂和家庭生活規律受到嚴重干擾和影響。養殖場長(現代化農場主)要真正體諒員工的難處並理解員工的感受才能萌生和啟動親情。
(2)、以人為本,事情是由人來完成的,事情的成敗也取決於人,人是現代養殖的主體,自動化是現代養殖的主題,人腦設計了電腦,是為了在程式化的運作中減少由於人的健康、情緒、精力等波動所造成的誤差,人能幹事,「人才」能成事,有了「人才」就有了一切,在某一方面有專長的人都是人才,人人可以成才,場長、技術員、電工、炊事員、飼養員都是人才。以人為本就是把人當人看、把人培養成人才,把人才當人才用,給大家空間;以人為本就是把人的生命看得高於一切、安全很重要,以人為本就是給人才們提供成事的舞臺、八仙過海;充分尊重人的個性,專長髮揮協同效應。
(3)、知人善任,每個養殖場區區十幾個人,在招聘的時候就要有針對性,飼養員要年富力強、聰明能幹;炊事員要健康衛生、懂廚藝、會調劑生活;電工要懂電、幹過、責任心非常強;技術員要理論聯絡實際、肯學習、能鑽研、為人有親和力和魄力、能獨當一面。作為經營管理的場長一定要熟知每個人的長處,做到人盡其才;同時也要善於發現每個人的不足加以限制和改進;知人善任就是在人事使用和工作安排中遵循揚長避短基本原則。溝通產生信任、信任促進合作、合作提高效率。知人善任是團隊建設的基礎與前提。
(4)、善待員工,給員工支付比較高的薪酬、激勵政策與養殖效果掛鉤,給員工調劑好生活,關心、關注員工的健康、情緒的變化、家庭的相關問題,給員工創造舒適乾淨的休息環境,關注生產安全,耐心傾聽員工發牢騷,及時化解員工之間的矛盾,給員工提供學習與培訓的機會和條件,站在員工的角度上思考問題,遇事多替員工感受、換位思考很重要。
(5)、激勵為主,人都有自尊心和虛榮心,表揚是最常用的激勵手段,物質獎勵、績效掛鉤、發獎金都是常用的激勵措施,給優秀的人提供培訓與外出參觀考察的機會也是一種無上的榮譽。得到提升、信任與提拔是每一個有上進心的員工所夢寐以求的事。與員工會餐、關心員工的生活、力所能及地幫助員工解決個人和家庭困難也是激勵。定期給員工調整工資待遇會讓優秀的人產生歸宿感和向心力。
(6)、公平與公正,所謂公平就是讓大家在各自的崗位上具備相對合理的待遇、工作條件、提升提拔的人文環境和資源、成果、榮譽共享的機會。起跑線都是零,終點處處有掌聲,不管長跑和短跑。崗位實行問責制,不讓任何一個人受到委屈,不讓任何一件工作失去責任感和崗位監督。所謂公正是面對問題的一種處理心態和做法,對事不對人,面對問題查詢的是原因和解決方案,而不是在第一時間去追究責任,更不能借題發揮、亂扣帽子、亂打棍子,藉以排除異己,拉幫結夥,親戚用不好會更麻煩。公平與公正是由管理人員(場長)操縱的、最終會通過員工的感受表現出來。公平公正的土壤是善。
(7)、傾聽與溝通,傾聽需要耐心,不要讓員工感到你的應付和不耐煩。對相反的意見要認真考慮,要重點關注員工的不滿。溝通需要誠心,誠心能讓人說實話、瞭解到員工的真實感受,只要暢所欲言,就會產生集思廣益的效果。場長不要瞧不起員工,要牢記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的道理。有很多小打小鬧的革新是員工摸索和想出來的。場長學會了傾聽與溝通的藝術,本身就是一個提高,而且會在提高中收益。對於在傾聽與溝通中產生的分歧要用寬容的心態去面對,而不是武斷地打斷和否定,否則會產生距離,增加交流的難度,影響到執行力的發揮。
(8)、信任與協作,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信任能讓員工加強責任心,能最大限度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懷疑和偏聽偏信能產生隔閡與摩擦,甚至會導致對立與人員流失,人員的頻繁流失會增加我們的培訓成本和養殖風險。協作首先來自於每個人對崗位的正確認知,在相互溝通與信任的基礎上,加強配合、而不是各自為政。當把榮譽、責任、績效都掛起鉤來的時候,相互協作也就成了很自然的事情。
(9)、以場為家,以場為家是多年來國有企業對職工的導向性教育,因為你是主人翁,這是主人翁的義務,但是職工在企業的權利沒有被充分落實。久而久之,以場為家也就成了一句空話。從親情管理的角度出發,養殖場用的不是工人而是親人。既然是親人,那就應該讓他們受到親情的關注,親情濃了就有家的感覺與溫暖。員工乾的事就是自家的事,這就達到了以場為家的效果。以場為家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種行動。當這種行動成為集體行動的時候,場即是家,員工就是家庭成員。自家的事還幹不好?達到了以場為家的境界,我們的養殖場也就真正實現了親情化管理,實際上已經不需要管理,只要協作就夠了。
2、標準化管理、數字化管理(便於量化的管理專案),降低風險、一絲不苟、養成習慣。
(1)、穿著標準化,每個人都配備3套符合時令需要的工作服;工具標準化,每棟雞舍配備同樣的齊全的工具用具,以免大家借來借去而導致混亂並造成交叉汙染和感染;被褥、餐具標準化,營造整齊的餐廳和宿舍的生活氛圍;記錄表格標準化,統一配備到每棟雞舍;培訓標準化,從文化、發展戰略和規劃、技術要領等都要標準化。
(2)、數字化管理主要是為了更好地經營。首先是養殖檔案的建立,對養殖過程中凡是能用數字反映的內容都要有相應的數字記錄,及時對各類表格進行有效的處理,如進雛數量、進雛時間、日死亡數、飼料消耗、周增重、出欄重、出欄率、藥費、人工費、生活費、燃料費、土地承包費、房屋折舊、裝置折舊、水電費、抓雞費、運輸費、檢疫費、低值易耗品購置費、墊料費、雞糞收入等等,只有對每一項開支和收入都有明晰記錄的時候,對養殖效果和養殖效益的評價才能準確無誤。
3、規範化管理(不便於量化的管理專案),最常見的是6S管理(清理、清掃、整理、整頓、安全、素養)模式,首先要向員工講明白什麼是規範,然後指導和監督大家不斷改善自己的行為習慣,最終達到相對規範的要求,作為養殖場最基本的就是環境乾淨整潔。
4、帳目管理,根據經營管理的基本要求,結合數字管理每批結算一次並建檔封存。
5、物資管理
(1)、根據物資的用途分類管理,工具類、藥品類、生活用品類等。
(2)、根據物資的使用頻率分類管理,常用的物資和使用頻率高的物品要放在顯眼和好找的地方,以免耽誤生活和生產,就象油鹽醬醋要放在廚師的手底下一樣。
(3)、根據有效期分類管理管理,生活用品和藥品大都有明確的有效期,對於時間影響品質的物資要少購、勤購、定期用完。
(4)、對於重要物資要單獨存放和妥善管理,比如發電機組的易損配件、加藥器配件、水線和料線的控制器等都要做到手到擒來,避免發生問題以後現抱佛腳。
6、 安全管理
(1)、首先是人的安全,主要是用電安全和取暖安全,避免觸電和煤氣中毒,配備漏電保護器、絕緣手套和絕緣靴;其次是在日常生產操作中避免受到設施裝置的傷害;生活安全,不吃變質的食物、不吃有藥殘的蔬菜(大多數養殖場都有足夠的空閒地可以種植蔬菜自給自足)、不吃烹調不熟的食物(扁豆、雲豆等),炊事員必須經過衛生部門的體檢才能上崗。
(2)、裝置安全,發電機的維護與保養,水線、料線及其附屬設施的正確使用、暖風爐的正確使用和保養、溼簾水泵和變頻水泵的正確使用與保養。
(3)、生產安全,防火(不能在雞舍附近堆積柴草、防止線路老化、防止暖風爐漏煙漏火等);防盜,管理好物資、鎖好門、關好窗、維護好籬笆,防止失盜發生;防風,固定好雞舍頂部的保溫材料、防水材料,避免大風掀頂;防應激,養殖期間杜絕一切來自外界的應激,以免引起雞群抵抗力下降而導致發病;養殖期間避免外界禽類產品(雞肉、雞蛋)等進入雞場。
(4)、產品安全,主要是按照屠宰廠或出口商的要求嚴格控制藥物殘留。
二、雞場經營
養殖場經營的目的是為了養殖盈利,增加收入和控制成本同樣重要,經營要追求簡單化。
1、投資設計,建築投資及其效果評價(設計方案和材料選擇)、養殖模式、裝置、建設規模、必要的附屬設施、投資規模、預期投資風險、投資回報都要有明晰的預算和分析。
(1)、根據國內外同類養殖場的設計規模進行總體規劃,結合建設和使用中的優點和缺點不斷對建築設計圖紙、材料選擇、施工方案進行修正,逐步摸索出一套適合中國國情的現代化養殖新路子。
(2)、對於現行的養殖裝置(自動飲水線、自動喂料線、暖風爐、發電機組等)結合使用情況及時反饋廠家,在我們強化選擇的前提下讓他們不斷強化技術改革和質量保證。
(3)、根據未來的消費發展趨勢,結合當前的社會養殖現狀,同時要預估疫情風險帶給現代養殖的影響,對投資風險進行相對準確的預測。
(4)、基於改變目前相對落後的養殖現狀,鼓勵社會閒散資金有效利用,股份制合作建場是未來很具潛力的發展方向,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
2、場址選擇
(1)、位置,要求遠離(1公里以上)交通要道,遠離工廠、村鎮、學校,尤其要遠離(2-3公里以上)養殖場、屠宰場、垃圾場和汙水溝。地勢高燥、便於排澇;被風向陽,避開冬季主風口。
(2)、五通一平,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話、通有線電視,地面平整。
(3)、徵地,南北向200米-300米,東西向160米,建設6-10棟/場。按照法律規定與村委簽定有效的土地租賃或承包合同。
3、佈局規劃
(1)、生產生活區分開,中間設定隔離區,二道門(場內二次消毒)。
(2)、雞舍間距根據具體情況設定,如果考慮到側向通風,在土地面積允許的情況下雞舍間距相對大一些好(10-15米),如果是聯體雞舍或沒有側向通風的情況下,雞舍間距4米左右就可以。
(3)、現代化養殖場不管是地面養殖還是網上養殖,由於都是肉雞出欄後一次性清糞,淨道汙道分開是很自然的事,資金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養殖場內的淨道和汙道水泥硬化是必要的,便於操作和能夠徹底消毒。
(4)、綠化很重要,養殖場周圍可以栽植花椒、鉤菊等代替圍牆,場內空閒地栽植樹木(速生楊、梧桐、法桐等)用於遮蔭、遮擋風沙、淨化空氣等。生活區周圍空閒地可以種植多種蔬菜、水果改善員工生活。
(5)、對於土建以後定點取土的地方經過處理後建設成魚塘,栽藕養魚,同時也利於淨化後沖刷雞舍的汙水排放。
4、生產計劃
(1)、根據市場需求、行情、疫情制定全年的養殖計劃,一般每年5-6批(如果是8棟雞舍的養殖場,存欄在15萬隻左右,四天進完、四天出欄,養殖週期從進雛到出完按照42天 4天=46天週轉,6天清理雞舍,8天沖刷雞舍,7天消毒,共計67天,特殊情況下會有相應的變動)。
(2)、根據生產計劃制定雞苗採購計劃和宰殺合同計劃。相應的大宗物資如煤炭、墊料等也要有明確的採購計劃。
(3)、制定詳細的人員崗位職責和培訓計劃。
(4)、各類計劃的制定、修訂、落實都要非常準確才行,否則計劃就會落空或拖延,甚至影響到其他養殖場的計劃。
5、技術指導
(1)、在養殖場內由場長牽頭負責成立由專業人員參加的若干技術小組,如電修小組負責正常用電、發電、裝置保養、裝置維修等;防疫小組負責免疫接種、用藥等;飼養管理小組負責控制和改善雞舍內的環境氣候等;生活小組負責推動日常管理、飲食起居等日常工作。
(2)、各個小組和全體養殖人員在分工的基礎上去進行技術推廣、技術研討、技術創新等。
(3)、請行業內的專家培訓養殖技術、裝置使用與維護、防疫滅病技術等。
(4)、培養自己的技術骨幹,可以外出參觀考察,也可以外出參加行業培訓和技術研討等活動。
6、費用控制
(1)、控制採購質量,錢花的值,價值採購。
(2)、控制採購數量,降低庫存,減少資金佔用。
(3)、控制使用,妥善保管,物盡其用,避免浪費。
(4)、反季節採購降低使用成本,如煤炭、墊料等。
(5)、團購,如低值易耗品、工作服、配件等。
(6)、自給自足,如空閒地的利用,種植瓜果蔬菜等。
(7)、節能降耗,主要方向是水電、油料、煤炭等。
(8)、科學開支,對技術性的開支要論證如藥物、疫苗等。
7、指標改善,通過參與和加強行業內的培訓、參觀、交流等活動,把科學技術、有效的做法、成功的創新和優秀指標不斷集中。養殖對每一個場家來講都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敗,成功的也會有不盡人意的地方,失敗的也有值得肯定的經驗。如果把很多養殖場家的優秀做法和有效做法都集中起來,我們的指標就會非常理想,成活率非常高,藥費和料肉比非常低等等,在指標改善上要密切結合資料管理,否則改善就沒有量化的依據。
8、購銷合同,雞苗、疫苗、獸藥、墊料、雞糞、毛雞銷售、低值易耗、煤炭(招標)等物品的購銷方面能簽定合同的一定要把購銷行為以合同的形式固定下來,對時間、數量、質量、價格、結算方式等都要做到公平合理、合理合法、安全快捷。
9、資金結算,在養殖場經營過程中,要正確對待應付帳款(特殊約定的除外,如目前很多廠家的獸藥疫苗都是養殖期末付款),在資金寬鬆的情況下現款採購、多方比較,反而會採購到物美價廉的產品,拖著應付帳款不是健康的經營之道。在毛雞、副產品的銷售過程中要力爭做到現款交易,對逾期貨款可以通過合同約定計息。
10、政策與策略,在發展現代肉雞健康養殖的過程中,根據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新農村建設的優惠政策,在徵地、減免所得稅、減免防疫檢疫費、疫苗供應、用電優惠政策、道路建設和維護等方面獲得地方政府和業務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援。同時本著回報社會、奉獻愛心的宗旨處理好鄰里村莊的社會關係,為健康順利地推動肉雞健康養殖而營造和諧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