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雞熱應激的綜合防治

熱應激目前沒有有效的治療藥物,但可應用藥物進行調整或人為創造條件改善生產環境,改善溫溼度,從而降低熱應激的反應程度。

當環境溫度超過27℃時,蛋雞的採食量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下降。為解決這一矛盾,必須根據雞採食量相應調整飼料營養,增加營養濃度,以彌補熱應激對能量、粗蛋白、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攝入量的不足。

一 能量的調整

蛋雞熱應激時,由於採食量的降低使能量的攝入不足。目前較為理想的提高飼料中能量的方法是用脂肪來代替碳水化合物,因為脂肪產熱低,可改變飼料的適口性,延長飼料在消化道內的停留時間,從而提高蛋雞的採食量和消化吸收。熱應激時脂肪在飼料中的新增量以2%~3%為宜,但是脂肪易氧化變質,所以應同時新增乙氧喹類抗氧化劑。

二 蛋白質、氨基酸的調整

熱應激時,傳統方式往往是提高飼料中粗蛋白的含量來維持產蛋雞蛋白質攝入的不足,但蛋白質代謝產生熱量遠高於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增加了機體內的代謝產熱積累。昕以新增蛋白質不僅增加飼養成本,在一定程度還加劇了熱應激。氨基酸不必通過腸道內蛋白酶的分解就可直接吸收進入機體,可以減輕熱應激受損腸道的負擔,也能迅速補充機體所需。提倡用氨基酸來替代蛋白質,適度新增蛋氨酸、賴氨酸可以緩解熱應激,二者新增比率為1:2。

三 礦物質和維生素的調整

熱應激時或者影響Mn、s、se、co、Mg等離子的吸收,或者對它們的需要量增加,都應按照日糧攝入量的減少幅度相應地提高在飼料中的含量;鈣含量提高到4%,保持鈣、磷的比例為4:1~6:1;一般氯化鉀的新增濃度為0.15%~0.30%。

熱應激不影響維生素A的絕對攝人量,而維生素E、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的變化較大,新增量可調整為正常量的2~3倍。維生素c是熱應激中最為重要的一種維生素,其功能可以抑制家禽體溫上升,增加採食量,另外也促進受損組織細咆的復愈。高溫可抑制蛋雞體內自身維生素c合成,需要額外新增補償。

 四 藥物防治

目前市場上抗應激藥物眾多,它們的組成大多為電解質、鎮靜劑、抗生素、維生素、中草藥等。作用機理一般為調節熱應激導致機體的酸鹼平衡紊亂、營養代謝障礙,改善生產效能,降低機體對應激的敏感性。可以選用蛋雞維補,該產品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微量元素、體液平衡調節劑,可有效糾正機體酸鹼平衡紊亂、快速補充營養物質,調理機體免疫機能,促進受損組織的修復。同時其含有獨特的緩激因子,可直接作用於體溫調節中樞,使體溫調節點上移,增強家禽對熱應激的耐受性,改善其生產效能,降低熱應激的經濟損失。

 五 小結

當氣溫超過30℃、低於35℃時,對生產影響很大,當氣溫超過35℃時,個別雞隻就會死亡。因此應針對不同舍內溫度採取不同對策。

舍內氣溫達到30~35℃時,應在飼料中按0.2%新增碳酸氫鈉或每噸飼料新增維生素c 150~300克,若把碳酸氫鈉用量提高時,應相應減少飼料中氯化鈉的用量。由於氣溫高,雞對維生素的需求一般要高於正常的2倍,因而補充足量的維生素在夏季顯得尤為重要。

當舍內氣溫高於35℃時,雞群內就會出現死雞現象,氣溫越高,雞死亡越嚴重。其防治用安乃近10克兌水50千克,全天飲用,效果較好。

用中草藥預防雞熱應激既方便又有效,具體方法是:金銀花10克、連翹8克、板蘭根15克、桔梗10克為一劑,中藥配好後熬製之前用0.5千克水浸泡30分鐘,浸泡完後再加9千克水,然後在砂鍋中熬製45分鐘,熬好的中藥需要冷卻1小時,然後再加入到50千克水中,可供1 000只雞飲用1天,此中藥配方還可預防雞大腸桿菌病,但在使用時最好同時給雞舍消毒,效果更好。

蛋雞熱應激的防治

雞熱應激即中暑,在溫度較高的夏季極易發生,一旦發生會引起一定的死亡,造成產蛋率下降,蛋殼質量變差,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一發病規律各種能引起雞舍內溫度突然增高的因素都容易引起中暑。(1)氣溫突然升高是最主要原因,中暑多發生初夏,一般在農曆四月底五月初

夏季雞群熱應激及其防治與液態VC

導讀熱應激是指雞在高溫環境下,由於體溫調節及生理機能趨於紊亂而發生的一系列的異常反應,並伴隨生產效能下降,嚴重熱應激出現熱休克甚至死亡,對養禽業危害很大。熱應激多發於夏

怎麼防治熱應激引起的蛋雞產蛋率下降?

熱應激,即雞中暑症。近段時間天氣炎熱,溫度高,溼度大,加上雞舍內通風不暢,導致蛋雞的新陳代謝和生理機能發生變化,採食量減少,飲水增多,進而影響蛋雞的產蛋率、飼料利用率及

雞熱應激的防治措施

一調控舍內環境在雞場內適當種植樹木,如在距離雞舍2~3米處種埴生長迅速的樹木,減少陽光對雞舍的直射,或栽植爬山虎等攀援類植物以隔熱。同時,還可在雞舍周圍空地種植草皮,營造雞場內的小生態氣候:建造雞舍時,可將舍頂增厚或設定氣樓或隔熱層,牆體加厚或設定

秋冬季節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進入秋冬季以後,隨著氣溫下降,晝夜溫差增大。溫度快速波動會使雞群處於應激狀態,導致雞群的抵抗力下降,為病原微生物的入侵提供了有利條件。一秋冬季節導致呼吸道疾病的病(原)1敗血性支原體支原體在很多雞舍中廣泛存在。當環境變化,免疫接種和應激等因素導致雞

肉雞呼吸道病的防治措施

加強飼養管理勤打掃衛生,保持舍內環境清潔,經常通風減少舍內氨臭味,保持雞舍合理的溼度,防止太過乾燥造成塵土飛揚,應激時使用納維新一代飲水,消除應激因素的發生。消除免疫抑制疾病:在新城疫、法氏囊炎等活疫苗免疫時配合信必妥使用,每隻雞0.5毫升,連用兩次

趙德峰:謹防大溫差和冷應激誘發家禽感冒

趙德峰山東壽光雞寶寶肉雞養殖專業合作社養殖從業者的敵人首先是自己,只要管理沒問題,其他問題都不是問題。因而業界應更加關注生物安全、飼養管理、環境控制等方面,防治永遠在防

AA肉雞腸毒綜合徵的防治體會

魏氏梭菌是一種條件性致病菌,常存在於雞的消化道中,一般不引起發病,當受到一些應激性因素,或機體的抵抗力下降時即可誘導本病的發生。如飼養管理不當,雞舍潮溼,舍內環境衛生差,通風不良等。其中本病發生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在雞群患有球蟲病時,由於腸黏膜受到損

肉雞腹水綜合徵的發病機制

肉雞AS的發生涉及複雜的多因素過程,其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缺氧、絲裂原、內皮源性血管活性分子、氧化應激、炎症因子、離子通道、受體、神經遞質、非表觀遺傳現象和轉錄因子介導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