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節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進入秋冬季以後,隨著氣溫下降,晝夜溫差增大。溫度快速波動會使雞群處於應激狀態,導致雞群的抵抗力下降,為病原微生物的入侵提供了有利條件。
一 秋冬季節導致呼吸道疾病的病(原)
1敗血性支原體
支原體在很多雞舍中廣泛存在。當環境變化,免疫接種和應激等因素導致雞群呼吸系統受損或抵抗力下降時支原體很容易感染雞群。支原體感染的雞群會表現出咳嗽、噴嚏、流淚、面部腫脹等症狀,剖檢可見氣囊炎。
2大腸桿菌
大腸桿菌是雞舍內的常在菌,常見於其它傳染病感染雞群后,發生大腸桿菌的繼發感染,進一步加重病情,導致死淘升高。呼吸道疾病繼發大腸桿菌感染會表現出死淘升高,剖檢可見嚴重的氣囊炎,心包炎,肝周炎和腹膜炎等病理變化。
3新城疫
由於當前我國雞群新城疫疫苗免疫比較頻繁,中等毒力的新城疫病毒,甚至少量的強毒株長期存在於雞舍中而不導致雞群發病。當雞群抵抗力下降或呼吸道黏膜受損後,往往會出現新城疫感染。感染的雞群表現出體溫升高,呼吸羅音,氣管黏膜充血出血,嗉囊充滿酸臭液體,排綠色稀糞等症狀。剖檢有時可見腺胃乳頭出血和腸道棗核樣壞死等病理變化。
4 H9亞型禽流感
某些毒力較弱的H9亞型禽流感病毒在正常條件下對雞群的致病力很低,單獨感染免疫雞群后出現的症狀輕微,甚至不出現明顯症狀。但是H9亞型禽流感病毒與其它病原混合感染時會大大加重病情。
此外,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鼻炎和傳染性喉氣管炎等也很容易在秋冬季節出現。
發病雞群往往不是由單一病原體引起,大部分表現為混合感染。因此在診斷時要根據具體情況多問多解剖並仔細觀察,以準確診斷,有效治療。
二 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根據發病情況有所不同,一般採用針對病原微生物的藥物,搭配祛痰藥和多維進行治療。如果有新城疫或傳染性支氣管炎等病毒感染,可以使用相應疫苗(例如ZW1O,W93等)進行緊急接種。
儘管治療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解決問題,但是雞群一旦發病,即使治療成功也會給生產造成一定的損失。更糟糕的是,某些雞場整個冬季雞群呼吸道問題不斷,幾乎所有種類的藥物都使用過,最後感染雞群的病原微生物產生了嚴重的耐藥性。因此,想解決秋冬季節的呼吸道問題,根本方法還是預防,其成本要遠低於治療。在秋冬季節預防呼吸道疾病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縮小雞舍內的溫差
在實際生產中可以根據雞群的表現判斷出溫度是否過低,當大部分雞站立、扎堆並且出現採食量下降時說明溫度已經太低,需要提高舍溫。不過雞群經過鍛鍊可以逐漸適應更低的溫度。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雞舍內的溫度出現劇烈變化,雞群則很容易發生呼吸道疾病。一般來說,在秋冬季節,24小時之內雞舍內的體感溫度不應該超過5℃。體感溫度是指雞感受到的溫度,與風速有關,在有風的情況下,雞群的體感溫度會低於溫度計顯示的溫度。進入秋季以後,雞場的管理人員應該每天關注天氣預報,對雞舍的通風和取暖措施做出調整,將雞舍每天的平均溫度逐漸降低到場內規定的最低值,同時儘量縮小雞舍內的溫差。
2保障雞舍內的空氣質量
國際公認的雞舍內空氣質量標準為:氧氣>19.6%,二氧化碳<0.3%,一氧化碳<10ppm,氨氣<10ppm,懸浮灰塵<3.4mg/m3。如果空氣質量不達標,就需要增加通風量。一般來說,雞舍內的空氣在8分鐘內更換一次可以保證良好的空氣質量。對於採取自然通風,又無法測定空氣質量的雞舍,只能依靠人的感受來判斷雞舍內的空氣質量。當空氣質量較差時,人長時間待在雞舍裡會有呼吸不暢,嗓子癢,眼睛剌痛等感覺。這時就需要增加通風量,隨之下調雞舍的目標溫度(緩慢下調,注意溫差),當雞舍的溫度已經降到能接受的下限時,應該採用供暖措施。此外,雞舍內的溼度和空氣質量有很大關係,秋冬季節雞舍內的溼度保持在50%~60%之間最合適,溼度太低的雞舍容易泛起灰塵,而溼度太大又會助漲雞舍內氨氣的濃度。
3做好呼吸道疾病的免疫工作
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禽流感和傳染性喉氣管炎等病毒性疾病主要依靠免疫來進行預防。免疫工作包括制定一個合理的免疫程式,選擇合適的毒株和優質的疫苗,按照說明進行儲存和運輸,嚴格按照規程進行免疫操作等。
4加強雞舍內的衛生消毒工作
通過消毒可以減少雞舍內病原微生物的數量。具體措施包括使用消毒藥拖地,腳踏消毒盆,噴霧消毒,經常擦洗喂料與飲水裝置等。需要注意的是在雞舍內使用噴霧消毒會降低舍內溫度,冬季應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