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秋冬時節家禽防病管理要點

秋冬季氣溫驟降,早晚溫差大,氣候寒冷,是雞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如果預防不好,會導致雞群精神沉鬱、氣喘、咳嗽、呼吸困難、採食量下降,給養殖者帶來很大損失。因此,弄清呼吸道疾病發生的原因,及時採取綜合性防治措施,才能降低其發病率,減少經濟損失。

一、飼養管理因素

進入秋冬季,外界氣溫急劇下降,若雞舍內的防寒保溫工作跟不上,會使雞群外感風寒,誘發呼吸道疾病。同時,由於天氣寒冷,雞舍溫度過低,溼度過大,通風不良,灰塵較多,糞便清除不及時,導致舍內空氣汙濁,有害氣體濃度過高,也易引起呼吸道疾病。

另外,一些應激因素如雞群飼養密度過大,營養不良,免疫接種,飼養條件突然改變,維生素A等物質缺乏,長期或過量使用一種消毒藥、抗菌藥等,均可改變環境正常菌群,損害黏膜系統,導致呼吸道黏膜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誘發呼吸道疾病。

在預防上,首先應加強飼養管理,增加保溫、取暖措施,同時一定要注意適當通風,以減少雞舍中粉塵,降低舍內有害氣體的濃度,滿足雞群所需溫度和空氣新鮮度。隨時掌握氣候變化,防止賊風、穿堂風侵襲雞群。對雞舍適時維修,防止老鼠、飛鳥等襲擾。及時清理雞糞,定期對雞舍、用具進行徹底消毒。溫度與空氣的合理協調是預防呼吸道的重要措施。其次,減少各種應激因素的發生,應激是誘發呼吸道疾病的重要因素。這些因素包括:

1、環境:保持舍內溫度、溼度、光照、通風相對穩定,切忌忽高忽低。

2、管理因素:及時轉群,降低飼養密度,嚴格按照操作程式進行管理。

3、生理因素:合理飼餵,增加抵抗力,可適當提高飼料代謝能的標準,尤其注意飼料中維生素的含量應滿足需求,同時保證飼料原料無黴變、無雜質。飲水要清潔、充足等。

4、預防保健:適時免疫接種,接種應避開產蛋高峰期;藥物預防要合理選藥,給藥方法與途徑適當,並注意搞好雞舍環境衛生。

二、細菌性疾病因素

最常見的細菌性疾病如雞傳染性鼻炎、雞白痢、大腸桿菌病,均可表現呼吸道症狀,但都具有各自的特徵。

1、傳染性鼻炎:病初打噴嚏,流稀薄鼻液,逐漸濃稠,有臭味,變幹後成為淡黃色結痂,眼結膜炎,流眼淚,眼瞼及周圍顏面腫脹,先紅腫後變為青紫色,鼻黏膜腫脹,呼吸有囉音,喉頭、氣管呈灰紅色,有黏液。

2、雞白痢:對雛雞危害較大,表現閉目打盹,縮頸低頭,尖叫,腹部一收一縮,呼吸困難,肛門周圍有白色糨糊樣糞便,有時堵塞肛門。一般在3日齡後死亡增加。

3、大腸桿菌病:表現呼吸困難,有囉音,黏膜發紺,剖檢可見氣囊渾濁增厚,附有纖維素性黃白色乾酪樣滲出物。偶見眼炎,一側或兩側失明,眼內積膿。

上述細菌性疾病,在雞群的不同飼養階段或在各種應激條件下均容易發生,此時進行藥物預防是非常必要的,可定期給予一些廣譜、高敏感的藥物,並定期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物,以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同時應定期對雞舍及環境進行消毒(如每週兩次帶雞消毒),採用「全進全出」制,空舍時最好使用甲醛,高錳酸鉀燻蒸消毒,飼養期間宜採用高效無毒的消毒劑進行噴霧消毒,舍外環境宜用2%~3%的火鹼水進行噴灑消毒。

當雞群發生呼吸道疾病症狀時,應及時確診並採取措施,儘早控制疾病,細菌性疾病應依據藥敏試驗合理選藥,對症治療可適當應用一些止咳平喘的藥物。

三、病毒性疾病因素

許多病毒性疾病如新城疫、禽流感、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喉氣管炎等都可表現呼吸道症狀,並且有時和細菌性疾病混合感染。

1、雞新城疫:在發病時伴有呼吸困難、氣管囉音、打噴嚏、甩鼻、有的流鼻液、冠和肉髯發紺、排黃綠糞便、全身黏膜充血,剖檢可見器官內有黏液、氣囊混濁、腺胃糜爛、出血,盲腸扁桃體出血、直腸出血等。

2、禽流感:發生時具有嚴重的呼吸道症狀,如咳嗽、噴嚏、囉音、大量流淚、眼瞼浮腫、冠和肉髯腫脹發紫。有的腳鱗出血發紫,排黃色稀便,剖檢可見腺胃乳頭鮮紅色出血,輸卵管有白色或乾酪樣分泌物,氣管與支氣管交叉處有乾酪樣分泌物,纖維滲出增多。

3、傳染性支氣管炎:以呼吸型、腺胃型、腎型、腸型等為主。呼吸型的主要症狀是咳嗽、打噴嚏、張口喘氣、囉音、眼睛溼潤、流鼻液等。剖檢可見氣管內有黏液或乾酪樣滲出物,氣囊混濁增厚。產蛋雞常表現產蛋下降、畸形蛋、薄殼蛋、褪色蛋增多。

4、傳染性喉氣管炎:是一種嚴重的呼吸道疾病,呼吸困難,喘氣、咳嗽和咳出血樣滲出物。剖檢表現為喉和氣管黏膜腫脹,出血形成糜爛。

針對病毒性疾病因素,目前有效的預防措施是建立完善的衛生防疫體系。首先,雞場佈局要合理,實行「全進全出」制,建立無病雞群,定期對舍內外、飲水進行消毒,嚴格控制外來人員進入雞場,場舍門口設定消毒池並定期更換消毒液,同時做好隔離。杜絕飛禽、老鼠的傳播。其次,做好免疫預防接種工作,必須根據當地情況,制訂出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式。做好對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禽流感等疾病的免疫,有條件的可定期進行抗體檢測,對抗體水平偏低或抗體水平參差不齊的雞群要及時加強免疫。並嚴格按照接種操作規程進行免疫,確保達到預期的免疫效果。對於發病率高、死亡率低的一些病毒性疾病如非典型新城疫等要做好緊急免疫。

採取藥物治療雞群呼吸道疾病時,要按照對因和對症治療相結合的原則,選用抗菌、抗病毒的中西藥物和對症治療藥,同時用電解多維、氨基酸、葡萄糖口服液飲水,以補充病禽所需的營養物質,緩解機體自體中毒。

四、綜合防控

1、打牢生物安全基礎:加強生物安全體系建設,杜絕五類傳播途徑;做好抗體檢測和疫苗免疫,提升特異性抗體水平;優選飼料原料,儘量少用新玉米,重視黴菌毒素問題;適時調整飼料配方,增強機體抵抗力。

2、把握管理重點:做好通風管理,根據通風三原則,確定三種模式,做到三個匹配;做好應激管理,防止冷應激、熱應激和溼度應激。

3、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早發現:加強雞舍巡查,觀察雞群症狀,重視病死雞剖檢;早隔離:對染病雞群加強消毒,減少人員與物品串棟,防止蔓延;早治療:篩選敏感藥物,採用聯合用藥對症治療,用足療程,注重標本兼治。

總之,秋冬季給雞群的飼養帶來一定的困難,只有加強各方面的管理,採取科學的生物安全措施,減少應激因素,合理飼餵,增強雞群抵抗力,並認真搞好免疫接種工作,堅持「全進全出」制,建立無病雞群,才能控制疾病的發生,從而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秋冬時節家禽防病管理要點

秋冬季氣溫驟降,早晚溫差大,氣候寒冷,是雞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如果預防不好,會導致雞群精神沉鬱、氣喘、咳嗽、呼吸困難、採食量下降,給養殖者帶來很大損失。因此,弄清呼吸

肉雞在飼養中期過程中的防病要點

肉雞20日齡~40日齡,主要控制球蟲?⒅г?宀『痛蟪Ω司?。??泵芮凶⒁夥ㄊ夏也8納萍ι崽跫??喲笸ǚ緦浚ㄒ員Vの露任?疤幔??刂剖?齲?3值媼細稍錚??6曰肪澈圖θ合?盡C庖折⒎秩菏保?κ孿任掛恍┛褂?ぁ⒃鑾棵庖吡Φ囊┪錚?⒕×堪才旁諞辜浣?校?約跎

秋冬季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技術要點

當前,高致病性禽流感在全球範圍內流行,一些國家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呈明顯擴大態勢,形勢複雜。我國正處在秋冬高致病性禽流感高發季節,防控壓力大。針對當前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態

秋冬季節密閉式雞舍的溫度與通風管理要點

眾所周知,每年秋、冬季節來臨之際,蛋(肉)雞養殖企業(場)均面臨雞舍環境控制管理的巨大挑戰。因為入秋以後,天氣逐漸轉涼,雞舍通風開始由縱向通風向過渡式通風轉變,需要根據外界溫

雞舍側風窗該如何測算,秋冬季節通風六要點又有哪些?

成雞生長和產蛋最適宜的溫度是18-25℃,在13-28℃之間也可以達到很好的生產水平,舍內的晝夜溫差最好控制在5℃之內,最大不超過8℃,舍內水平點的溫度控制在2℃以內,垂直溫差不超過1℃。

蛋雞秋季飼養三要點

人工補光。光照直接影響雞的性成熟、排卵與產蛋。秋季日照漸短,需補充人工光照,維持自然光照與人工光照總和為16小時左右為宜。調控溫度。深秋時節氣溫明顯下降,開放式雞舍要做好

秋冬季影響家禽疫病難控因素分析

秋冬季節家禽疫病流行的規律性比較明顯,以溫和型流感、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水禽坦布蘇病毒感染等為主要疫病,且主要以混感形式發生。雖然大家都意識到了這一點,但在家禽疫病發生時的處置上,普遍表現為療效差、易反覆、治癒率低等特點。對此部分獸醫、技術管理

飼養蛋雞要做到常觀察早防病

一看精神:正常雞群無咳嗽、氣喘、呻吟、流涎、嗜睡、狂叫及離群獨處等病理現象。行走、奔跑正常,有力。二看雞冠:正常雞冠顏色呈鮮紅色,如色澤蒼白、花白、暗紅、紫紅或紫藍,

蛋雞冬季防病的保溫措施

加強保溫防寒措施。高產蛋雞最適宜溫度為1623℃,當溫度低於13℃以下,產蛋量明顯下降。保溫措施在冬季籠養難捨最好坐北朝南,並根據情況,用火爐、火牆、暖氣、塑料暖棚等形式提高雞舍內溫度。地面圈養蛋雞,可通過增加飼養密度或暖棚來提高溫度。雞舍內地面保持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