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季節交換養雞管理技術

1、溫度是育雛階段主要因素之一,適宜的溫度可以發揮飼料的最大效益。溫度過低易引起雞發生呼吸道病和打堆死亡。判斷方法有:一是把溫度計懸掛在與雞同一高度處測溫,秋冬季育雛第一週一般控制在35℃~36℃,以後每週降低2℃~3℃,二是根據雞的反應,這也是養殖戶最應該注意的一個問題,溫度過低時雞隻尖叫聚堆,溫度過高時雞隻則分散並有喘息,溫度合適雞隻分佈均勻。也可採取溫度計和感官相結合判斷溫度是否適合。

2、肉雞的飼養要特別注意墊料的乾爽、清潔。育雛期最好用禾杆做墊料,較乾爽,利於提高溫度;中大雞階段溫度低於18℃應加厚墊料以增加溫度。

3、雞舍空氣新鮮,可以避免呼吸道病的發生。空氣中的有害氣體或灰塵都能影響雞的健康,甚至引起死亡。雞舍中厭氣菌分解糞便和含氮有機物產生氨氣,雞舍內氨氣濃度在15×10-6時,人就感到不適,加上冬春季節,利用煤爐進行保溫時,產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氫等有害氣體,所以應在不降低正常室溫的前提下通風,減少雞舍內有害氣體和灰塵的含量。

4、減少應激反應。過大的聲音,轉群,接種 疫苗,天氣突變、斷喙等對雞是一種不良刺激,常可引起發病。在飼養期間儘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抓雞和驚擾。轉群、接種疫苗、斷喙前可以投放抗應激藥物進行預防;處理好因氣溫下降帶來的冷應激。

5、密度過大會造成雞的生長不平衡,空氣中有害氣體增多,特別在秋季,溼度大,雞容易感染大腸桿菌,球蟲,葡萄球菌等,並可使疾病流行加快。所以,肉雞一般要控制在每平方米10只左右。

季節交換時肉雞的管理

季節交換的時候氣候變化異常,是疾病的高發期。做好此階段肉雞疾病的防治工作,應從如下幾方面入手。1、加強衛生消毒:在雞病防治工作中,要始終把消毒放在重要位置。要抓好三個環節,即雛雞入舍前,整個飼養期間、賣雞後的消毒工作。雛雞入舍前,雞舍及器具應嚴格

季節交換時的雞舍通風管理要點

每年的春季和秋季都是雞舍或者雞群通風管理的過渡性季節,很多地方白天的氣溫可能高達27-28度或者更高,然而到了夜晚溫度經常會下降到10度以下,這種15-20度以上的溫度波動常常使家禽管

管理嚮導:季節交換時的雞舍通風管理要點

每年的春季和秋季都是雞舍或者雞群通風管理的過渡性季節,很多地方白天的氣溫可能高達27-28度或者更高,然而到了夜晚溫度經常會下降到10度以下,這種15-20度以上的溫度波動常常使家禽管理人員感到這樣的季節條件要想管理好雞舍通風確實比較棘手。而且,這樣的晝夜溫

冬春季節交換時肉雞的管理方案

1、溫度是育雛階段主要因素之一,適宜的溫度可以發揮飼料的最大效益。溫度過低易引起雞發生呼吸道病和打堆死亡。判斷方法有:一是把溫度計懸掛在與雞同一高度處測溫,秋冬季育雛第一週一般控制在35℃~36℃,以後每週降低2℃~3℃,二是根據雞的反應,這也是養殖戶最應該

早春蛋雞飼養管理技術

早春氣候寒冷多變,給養雞生產帶來許多不便,特別是對產蛋雞的影響十分明顯。此季節要把蛋雞養好,應做到以下三點。一、保暖與通風相結合一般情況下,養雞戶採取適當增加飼養密度,

2023-2024年,雞氣囊炎流行趨勢及防控技術

在溫差變化較大的冬春季節,是雞氣囊炎最易發生和氣囊炎高發的季節。氣囊炎爆發的最為重要的誘因,就是寒冷季節、溫差變化較大導致的冷應激。所以,氣囊炎病症的前驅期,其實是冷應

農村散養雞技術一級管理方法

農村散養雞管理技術相對來說和其他養殖方式有共同的特點,雞發生死亡的主要階段是0~30日齡,由於受溫度、環境、飼養等因素的影響,加上人為因素,發病率、死亡率較高,下面我們就一

春季養雞技術

一、防寒保暖春天氣候寒冷多變,給養雞生產帶來許多不便,特別是低溫對產蛋雞的影響十分明顯。在一般情況下,可採取適當增加飼養密度、關閉門窗、加掛草簾、飲用溫水和火爐取暖等方式進行禦寒保暖,使雞舍溫度最低維持在35℃之間。二、適度通風春季由於氣溫較低,雞

淺析養雞場臭味治理技術措施

淺析養雞場臭味治理技術措施【摘要】肉雞養殖這一行業,是畜牧產業特有的主導型別。肉雞飼養預設的週期不長,且飼養管控很簡易,是村民致富依託的主體行業。在家禽養殖特有的範疇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