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雞群熱應激及其防治與液態VC
導讀
熱應激是指雞在高溫環境下,由於體溫調節及生理機能趨於紊亂而發生的一系列的異常反應,並伴隨生產效能下降,嚴重熱應激出現熱休克甚至死亡,對養禽業危害很大。熱應激多發於夏秋高溫季節,特別多見於集約化飼養的種雞、蛋雞及快大型肉用仔雞。
一、雞熱應激的因素與過程:
雞消化飼料產生熱量,一部分用於保持合適的體溫,剩餘的是不需要的,雞會不斷地散發出這些熱量。涼爽的舍內小氣候特別是涼寒天氣,環境溫度比雞體溫低得多,排出這些熱量不是問題。隨著溫度升高,雞會主動地通過喘息散發體內的熱量,也會張開翅膀努力地增加機體和翅膀表面的散熱量。隨著時間推移,熱量開始慢慢地在雞體蓄積,出現熱應激問題(Ⅰ 緊急反應階段)。
蓄積的熱量可以通過熱應激的雞隻反映出來,體溫會升高0.5到1.1ºC,而雞的正常體溫是40.5~42ºC,屬於熱血動物,容易出現熱應激。天氣炎熱,雞舍溫度升高,儘管雞已經竭盡全力了,但它還是不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多餘熱量,產生嚴重熱應激(Ⅱ 抵抗與適應階段)。
如果雞不能散發出這些多餘的熱量,最終導致中暑(Ⅲ 衰竭階段),發生死亡。
二、產生熱應激的機理:
正常條件下 ,機體通過血液中的緩衝對以及肺臟、腎臟及細胞的調節 ,使血液的PH值維持在正常範圍內。夏季,當環境溫度超過27℃時(常見於雨前溫熱或雨後天晴時間段),即處於熱應激條件下 ,機體散熱受阻,物理調節已不能維持機體的熱平衡,雞必須增加機體熱量的散發。但因其沒有汗腺 ,只有通過提高呼吸率 ,加大肺通氣量以增加呼吸道的蒸發散熱,使得呼吸加快加強,因此熱性喘息蒸發是肉仔雞散熱的一條重要途徑。但使C02排出量加,血H2CO3減少,H 濃度降低,PH值升高,NaHCO3/HCO3-比例失衡。在高溫環境中持續一小時就會發生呼吸性鹼中毒。
另一方面,由於高溫,機體內的糖、脂肪和蛋白質的分解加強,肺臟急性瘀血、水腫造成乏氧性缺氧,從而使機體的酸性代謝產物蓄積引起代謝性酸中毒。
另外 ,熱應激時因大量飲水造成的水樣腹瀉 ,採食減少 ,體內物質代謝顯著升高而造成電解質平衡紊亂。
三、熱應激與維生素:
熱應激致新陳代謝加快,維持生命所必須的重要營養素維生素消耗大幅增加,維生素需要量成倍增加,為平時的2.5-3倍,甚至表現某些維生素缺乏症。
研究報道,熱應激不影響VA的絕對攝入量,而VE、VC和B族維生素(VB)的變化較大,新增量至少調整為正常量的2-3倍。
VC是熱應激中最為重要的一種維生素,熱的時候血清VC高,其功能可以抑制家禽體溫上升,增加採食量,另外也促進受損組織細胞的復愈。
VC可降低糖皮質激素分泌,避免因其分泌濃度過高而產生免疫抑制,並緩和高溫期甲狀腺功能減退,從而提高抗應激能力。
VC又名抗壞血酸,能保持血液正常迴圈,防止黏膜破損、黏膜自發性出血(患壞血病)。VC是腎上腺中醛固酮生物合成所必須,醛固酮可調節和保持組織中的電解質平衡。
雖然家禽腎臟能合成VC,但是高溫可抑制雞體內自身VC的合成,造成VC不足、缺乏,需要額外新增補償。並且,要迅速有效地補充VC,維護機體的新陳代謝,保障正常的生理機能,而VC又極不穩定,極易氧化分解。宜選用經特殊處理的產品,目前最佳的產品是高穩定性混合溶液型VC(液態VC),能快速有效地持續穩定補充VC,強力抗熱應激。
生產實踐表明,夏季熱應激飲用高穩定性混合溶液型VC(海能液態VC),可顯著保持正常採食量,穩定生產效能,降低死淘率。
四、熱應激對生產效能的影響:
▷肉雞增重減少:熱應激時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皮質酮分泌量增加。甲狀腺素可促進蛋白質合成,皮質酮可使蛋白質分解加速並抑制其合成,而雞早期增重與蛋白質合成有關,因此熱應激可使體增重減少。
▷產蛋雞產蛋下降:蛋雞處於熱應激時下丘腦分泌的GnRH(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減少,血中孕酮含量下降,使蛋雞在熱應激時排卵數減少,產蛋率下降。
▷種蛋合格率下降:熱應激時,由於呼吸排除大量的二氧化碳,血液中碳酸根離子減少,造成蛋殼形成困難,蛋殼變薄、變脆、褪色。
五、熱應激防控的必要性和措施:
▷必要性:家禽具有體溫高,代謝旺盛、無汗腺、羽毛厚不易散熱等特點,因此在高溫環境下容易發生熱應激。當持續高熱超過生理所能調節的範圍時,會出現嚴重的熱應激反應。因此,有必要採取有效措施,以減輕可能帶來的經濟損失。
▷措施:一是抑制產熱,生理解暑,普遍使用VC,最有效的是高穩定性混合溶液型VC;二是啟用環控系統,主要是風機溼簾,機械降溫。同時,VC也促進受損組織細胞的復愈,促進患禽康復,有輔助治療的效果。另外,VC還有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學名抗壞血酸(VC不是僅能預防,而是普通VC粉功效達不到,只能用來防)。
▷總結:風機溼簾 高穩定性混合溶液型VC。飼養中期可加飲納維太;中暑治療,宜加飲液態V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