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蛋雞黃麴黴毒素中毒的治療
一、發病情況及症狀
2012年6月,筆者接到河北省雄縣某養殖場打來的電話,該廠飼養的蛋雞,前一段時間採食、飲
水、產蛋率均正常,近些天發現採食量減少,產蛋率下降,隨即應用了一些抗病毒及一些抗菌藥、防治輸卵管的藥物。隔24小時後,應用了c030疫苗4.5倍量飲水。3天后,產蛋率、採食量繼續下降,僅為正常採食量的2/3,隨即來我單位就診。
二、臨床症狀和剖檢證狀
雞隻羽毛鬆散,冠髯蒼白、萎縮,可視黏膜蒼白,腿部皮膚髮幹、觸控發涼;剖檢可見免疫器官萎縮、嗉囊用水沖洗後附著麩皮狀物質,腸道瀰漫性出血、腸黏膜脫落、腸道脆性增加易斷、無彈性,腺胃有乳狀物,肌胃乾裂、角質膜用手輕碰即可脫落,肌胃外觀有明顯紅白相間的凝固性壞死灶或壞死斑、嚴重者糜爛,腺胃、肌胃連線處有不同程度的糜爛、潰瘍;肝臟呈橡皮肝樣、土黃色;腎小管變性;肺和氣囊上有黃白色乾酪樣或是小節呈鈕釦狀。
三、病史調查和診斷
詢問畜主得知:近些天來雞群健康,但由於前一段時間雞蛋價格較低,玉米價格上漲,養殖戶低價購買劣質玉米,再加上養殖戶的裝置老化,飲水器漏水,料槽上剩餘的飼料不清除、天氣炎熱潮溼而使飼料發黴,並根據解剖症狀,懷疑黃麴黴毒素中毒。告訴畜主時,畜主又說,超市的老闆說顧客反映剛買回的雞蛋有發黴現象,儲存時間短。
四、治療措施
(一)清除料槽中剩餘的飼料,然後更換新的飼料,使用優質玉米,飼料中新增脫黴劑。
(二)對症治療,排毒解毒強心保肝腎。
飼料中補加能促進肝臟機能的營養物質,如蛋氨酸、硒、維生素(尤其是葉酸)等,肝臟淨化黴菌毒素過程是基於谷胱甘肽的氧化還原反應,而硒可提高谷胱甘肽過氧化酶的活性,蛋氨酸有利於谷胱肽的組成,葉酸可直接降解黃麴黴毒素。
(三)甘草粉250克、黃芪多糖1千克、抗菌肽250克、大蒜素250克,拌入1噸飼料中,連喂7~12
天。
(四)飲水或飼料中新增葡萄糖和vc是最有效的辦法之一。
(五)為促進消化,飼料中可拌入焦三仙(山楂、麥芽、神曲炒焦)
五、小結與討論
飼料中的黃麴黴毒素是由黃麴黴菌和寄生麴黴菌產生的,能在含氧量極低的環境中生長,其形成的最低溫度為2℃-5℃。此毒素是對雞危害最大的毒素,而且敏感,主要有三點:它是最強的抑制劑,干擾免疫系統,免疫力下降;它是凝血因子抑制劑,中毒症狀的典型症狀是重要器官出血性損傷;它是一種肝毒素,損害肝臟,致使肝功能下降,肝臟腫大。
黴變飼料的危害被其他病症掩蓋,養殖戶難以發現,一旦發現早已到後期。
因此飼料原料選購時要嚴把質量關,儲存在乾燥通風處,必要時增加輻射燈與地面牆壁保持25釐米的距離。飼料要少配勤配,縮短儲存時間。喂料是要少喂勤添,每天要清除剩餘的飼料。
在高溫季節最好加入黴毒素吸附劑,保證雞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