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黴形體病的病原與流行特點
該病的病原主要有敗血黴形體和滑膜黴形體。敗血黴形體呈細小卵圓形,直徑0.25~0.5微米,革蘭氏陰性,姬姆薩染色良好,細菌培養時,需要有特殊的培養基,本菌在雞體內常與其他微生物併發,使致病力增強。敗血黴形體病,雞和火雞易感,特別是5~16周齡的雛雞最易感,大型工廠化養雞場飼養的雛雞和中雛,最容易導致本病的流行;而成年雞感染多呈隱性經過,這些隱性帶菌雞可通過種蛋把敗血黴形體傳給下代。
病雞的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黴形體,可通過帶黴形體的灰塵、飼料、水及飼料袋和蛋箱等器具傳播。其他的家禽或野禽也可能傳播黴形體。
滑膜黴形體病各種日齡的雞都能感染,但以4~12周齡的小雞、小火雞臨床症狀最明顯,不論成年或未成年的病雞,除了滑膜炎的症狀外,還有呼吸道症狀。本病的傳播,有接觸和經蛋傳播兩種形式。母雞感染了本病以後,產生的帶菌蛋經孵化後,慢慢在雞胚內繁殖,使雞胚死亡,或孵化成不能脫殼的幼雛。這樣的小雞都帶有黴形體,可成為傳染源,另外,病原體通過病雞的咳嗽、噴嚏可向空氣中散播,雞隻的交配也能傳播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