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禽腦脊炎的流行特點及症狀

一、流行特點

雞、雉、鵪鶉、火雞和珍珠雞等可自然感染,以1個月內雛雞易感。水平傳播是通過病雛或帶毒雞隨糞便排出大量病毒,經消化道感染;易感雞接觸到被汙染的飼料、飲水和用具等而被感染;經外傷和呼吸道也感染本病;還可通過孵化器傳播本病。垂直傳播是本病的主要傳播方式,產蛋雞被本病感染後,經血液將病毒轉移到卵中感染胚胎,出殼的雛雞在數日內陸續發病

本病四季均可發生。雛雞發病率一般為40~60%,死亡率為10~25%。

二、主要症狀

垂直傳播的雛雞潛伏期1~7天,經水平傳播的潛伏期12~30天。病雛主要表現共濟失調,兩腿麻痺和頭頸部震顫。病初精神沉鬱,步態不穩,趾向外側彎曲,拍打翅膀或以跗關節著地向前移動。以後倒地側臥,震顫明顯,受驚嚇或人工刺激時可激發震顫。最後因飲食受困,衰竭而死。產蛋雞感染後產蛋率下降16~43%,產畸形蛋。3周齡以上感染雞不出現神經症狀。

當前蛋雞主要疾病的流行特點及防控措施

目前,隨著氣溫的變化,為疾病的發生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因此建議廣大養殖戶要提高防疫意識,掌控養殖的生命線防疫。現將對有關蛋雞的兩種主要流行病的看法與大家共同分享。溫和型禽流感與大腸桿菌的混合感染臨床症狀及病理變化在臨床症狀上主要表現為以下四個方面:

傳染性喉氣管炎病毒流行特點

傳染性喉氣管炎病毒(ILTV)屬於皰疹病毒科皰疹病毒屬,雙股DNA,有囊膜。病毒大量存在於病雞的氣管組織及其滲出物中。傳染性喉氣管炎主要侵害雞,不同年齡的雞均易感,但以成年雞的症狀

當前傳染性鼻炎的流行特點及防控措施

雞傳染性鼻炎是由雞副嗜血桿菌引起的急性呼吸系統疾病,主要症狀為鼻腔和鼻竇的炎症、表現流清鼻液、顏面水腫和結膜炎,該病在冬春季節多發,主要與氣溫變化和舍內通風條件相關。隨

禽傳染病的流行特點

在禽傳染病的流行過程中,根據在一定時間內發病率的高低和傳播範圍的大小(即流行強度),可區分為下列四種表現形式:1.散發性(sporadic)發病數目不多,並且在一個較長的時候裡只有

傳染性腺胃炎有什麼流行特點

1.我國的傳染性腺胃炎可發生於不同品種的蛋雞和肉雞,其次以蛋雛雞和青年雞多發,然後為肉用公雞和雜交肉雞。該病流行較廣,發病地區發病率一般為7%~28%,死亡率一般為30%~50%。最早發病日齡見於21日齡,25~50日齡為多發期,有報道稱產蛋雞也可發?2〕?0~15天,

蛋雞流行性感冒的發病特點及應對措施

蛋雞流行性感冒的發病特點及應對措施自去年入冬以來,有的養殖戶為了保溫,將雞舍封閉的較嚴,使得空氣流通性差,導致呼吸道病的發病率明顯增高。蛋雞不僅產蛋率下降,沙皮蛋、薄皮蛋、畸形蛋數量增多,死亡率增加。而且出現了發病日齡早、發病面向縱深擴充套件,過去地處

當前傳支的流行特點及防控方案

今年上半年在全國各地產蛋雞群中發現了一種以產軟殼蛋和無產蛋高峰為主要特徵的疾病,經過流行病學調查及病原檢測,證實該病與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的感染有關。調查瞭解雞場做不到

雞的硒缺乏的主要流行特點

硒缺乏病具有較明顯的流行病學特徵,主要表現有如下幾點:1、有一定的地區性。發病地區一般屬於低硒地區,土壤含硒量低於510-7。據資料記載,在我國從黑龍江到雲南存在有一個斜行的缺硒帶,全國約有2/3的面積缺硒。約有70%的縣為缺硒區。已確認黑龍江、吉林、內蒙古、

腺病毒——「安卡拉」最新流行特點

腺病毒主要分Ⅰ群、Ⅱ群和Ⅲ群。這3個群中:Ⅰ群引起來的主要是包涵體肝炎,同時也會引起心包積液-肝炎綜合徵,另外還能引起鵪鶉的支氣管炎。Ⅱ群主要引起大肝大脾,還有火雞的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