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雞場怎麼淨化黴形體病
雞的黴形體包括敗血黴形體病和滑液黴形體病。病原經過垂直傳播,能使雞群長期處於汙染狀態。可以降低產蛋率、孵化率及成活率,嚴重危害著養雞業。種雞場淨化應按以下方式進行:
1、完善防疫消毒制度。①在引進雞苗或種蛋前,應先了解供種場的發病歷史及淨化情況,不能從有疫情的雞場引進。②雞場應遠離交通幹線、居民區、其他畜禽場及屠宰加工廠;應謝絕外人蔘觀;工作人員或車輛需經嚴格消毒方可進入雞場。③雞舍在進雞之前需經過清除增垃圾、高壓水沖洗、火焰灼燒、噴塗石灰乳、福爾馬林密閉燻蒸等消毒措施,有條件者應空舍2周以上。④定期對雞舍內外環境進行徹底清理消毒。⑤在整個飼養期中,每週進行2-3次帶雞噴霧消毒,出現疫情時每天均應進行帶雞消毒。
2、搞好雞群的檢查工作。在種雞群提供種蛋前一個月,用全血玻板凝集反應法對全群逐只進行採血檢查,淘汰陽性雞。間隔1-2周再重複檢查一次。具體操作方法是在潔淨乾淨的玻片上加2滴抗原,再加1滴被檢雞血混勻,2分鐘內出現凝集反應者判為陽性。需要保種時,應將陽性雞嚴格隔離飼養,有計劃地進行藥物治療。
3、對種蛋進行嚴格消毒和藥物處理。種蛋不能在雞舍內長時間停留,每天應撿種蛋4次上。種蛋在撿入孵及19天落盤時,均用28ml/m3的福爾馬林燻蒸30分鐘。大約有50%的雛雞出殼時,在出雛器內用10ml/m3的福爾馬林燻蒸20分鐘。在進入常規孵化之前,種蛋需用下述方法進行藥物處理:先將種蛋加墊至蛋內溫度達38℃左右,然後浸入0~4℃的藥液中20分鐘,晾乾後繼續孵化。藥液可選用500-1000ppm的泰樂菌素、利高黴素、枝原淨、氯黴素、紅黴素或1%的鏈黴素水溶液等。
4、對雞群進行科學的飼養管理。雞的黴形體病是一種慢性病,當無併發症時,死亡率較低。如果遇到應激因素,則可引起黴形體病的暴發而造成重大損失。應激因素主要有:雞群密度過大,溫度驟然升高或降低、通風不良特別是氨氣濃度過高、飼料營養元素缺乏、較強的弱毒疫苗反應以及感染了新城疫或者傳染性支氣管炎等。受應激因素的影響,黴形體迅速生長繁殖而導致雞體抵抗力減弱,容易引起大腸桿菌、葡萄球菌或者沙門氏菌的侵入,從而發病率和死亡率明顯增加。因此,在飼養管理過程中,應注意提供營養全價、品質優良的配合飼料,創造適宜的溫溼度,保證良好的通風換氣,做好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等病的免疫,並儘量避免其他各種應激因素擾亂雞群。
5、有計劃地進行藥物防治。對陽性雞群或者可疑雞群,藥物防治是不可缺少的。黴形體可以在氣囊上形成乾酪樣物質,藥物只能殺死存在於氣囊外的黴形體,而對氣囊上的黴形體則不起作用。一旦遇到應激因素,氣囊上的黴形體又可以大量繁殖並擴散到雞體的其他部位而發病。因此,儘管許多抗菌素對黴形體病都有療效,但任何一種藥都無法將本病根除。應選兩種以上的藥物長期交替使用。較理想的做法是將一種抗菌素拌於飼料中,每月連用1周,必要時增加療程。可供選擇的抗菌素有:泰樂菌素0.1%拌料;強力黴素0.01%-0.02%拌料;氯黴素0.025%-0.04%拌料;北里黴素0.033%-0.05%拌料;紅黴素0.013%-0.025%拌料等等。病情較重的雞可以用鏈黴素肌肉注射,每隻雞10-20萬單位,每天2次,連用3天。
6、根據本地疫情適當進行疫苗接種。研究表明,對種雞群接種黴形體油乳劑滅活苗,雖然不能保護雛雞免受黴形體的感染,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黴形體病經種蛋垂直傳播給下一代。種雞在開產前接種一次油乳劑滅活苗,經3-5個月再接種一 ,對提高種蛋和雞苗的質量是很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