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禽腺病毒的流行特點與發展趨勢

禽腺病毒(Fowl adenovirus,FAdV)是世界家禽、野禽常發的傳染性疾病,感染後發病快、病死率高,易造成混合感染,給家禽養殖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最新的分類方法把禽腺病毒分為三個屬:禽腺病毒屬,唾液腺病毒屬,腺胸腺病毒屬,對應原分類方法:I群、II群、III群。禽腺病毒屬又細分5個種(A、B、C、D、E),12個血清型(1-11型,其中8型分為8a、8b兩個型),其種型對應關係為:A(1)、B(5)、C(4、10)、D(、3、9、11)和 E(6、7、8a、8b)。

禽腺病毒的分類

禽腺病毒至1949年首次分離報告以來呈世界流行,各品種各日齡的家禽均易感,不同毒株致病力不同可誘發多種疾病,如C-4、C-10誘發的心包積液-肝炎綜合徵(HHS),E-8a、E-8b、D-11誘發的包涵體肝炎(IBH),A-1誘發的肌胃糜爛(AGE)。

家禽臨床發病以IBH最為普遍,至1963年首次在美國發生以來,在世界範圍內越來越多的地區陸續報道;其次是1983年首次在巴基斯坦的安卡拉暴發的「安卡拉病」,也就是HHS,且中國發生後成為該病流行最嚴重的地區;在過去20年裡AGE在歐洲和亞洲的肉雞上有報道。

在我國,1976年首次報道了IBH的發生,隨後該病在全國各地蔓延,常態化流行。2012年HHS的病例逐漸增加,在山東、江蘇等地的青年蛋雞、黃羽肉雞、白公雞、817等雞群迅速蔓延,2015年之後在中國大面積暴發流行,養禽業受到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禽腺病毒可水平傳播也可垂直傳播,水平傳播主要通過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我國家禽養殖區域均有發生流行,感染髮病普遍且帶毒率高,白羽肉雞、蛋雞、黃羽肉雞、817、種雞發病較多。

7-9月高溫季節多發,但近兩年寒冷季節也有發生,季節性趨於不明顯。血清型主要流行C-4、D-11、E-8a、E-8b,不同地區血清不同或同時存在幾種血清型,禽群感染特定血清型後表現臨床上的特異性症狀或隱性感染,致使發病雞和帶毒雞持續汙染環境。

C-4致病力強,垂直或水平感染後發病率、死亡率均較高。D種、E種垂直傳播的發病率較高,水平感染時多數是隱性感染,近年來E-8a的帶毒有增加趨勢,當感染IBDV、CAV時增加禽腺病毒的致病力。



禽腺病毒的防控措施應從生物安全和疫苗預防兩方面著手。針對禽腺病毒傳播途徑複雜、帶毒排毒期長的特點,應嚴格控制引種,不從禽腺病毒疫區引進種、商禽苗,選擇禽腺病毒敏感的消毒藥加強外來車輛、舍內環境的消毒等措施。

除必要的生物安全措施外,疫苗預防也是重要的控制手段。目前國內外用於預防禽腺病毒的疫苗種類有活疫苗、滅活疫苗。

活疫苗已經證實不能有效保護。滅活疫苗按工藝不同分為組織苗、雞胚苗、細胞苗和亞單位疫苗。組織苗是早期的疫苗工藝,也是疾病發生時的應急方案,抗原純度、有效抗原、安全性都不完善。

雞胚苗是組織苗的替代產品,雖較組織苗在抗原含量和安全性有一定提高但仍存在不足。細胞苗作為更安全、更有效的替代系統,雖生產工藝難度大,但抗原純度高、有效抗原完全,保護效果確實。

亞單位疫苗抗原純度高、安全性高,但由於禽腺病毒是DNA疫苗基因組大,目前研究的結構蛋白、纖突蛋白(Fiber)或100K蛋白,都不能完全對應臨床發病的血清型,保護效果一般。

在疫苗選擇方面為達到親代和子代的預防效果,種雞建議免疫3次多價禽腺病毒疫苗,疫苗血清型包括C-4、D-11、E-8b,特殊情況下增加E-8a的免疫。商品肉雞根據飼養週期,選擇免疫1-2次多價禽腺病毒疫苗,疫苗血清型包括C-4、D-11。商品蛋雞免疫2次多價禽腺病毒疫苗,疫苗血清型包括C-4、D-11。

綜上所述,禽腺病毒在世界範圍內成流行趨勢,不同血清型可誘發不同的臨床表現,國內常見C-4導致的HHS,E-8a、E-8b和D-11導致的IBH等。除控制引種外,疫苗接種是重要的控制策略,需根據家禽品種選擇多價疫苗和免疫頻率,兼顧種代和子代的免疫。

傳染性喉氣管炎病毒流行特點

傳染性喉氣管炎病毒(ILTV)屬於皰疹病毒科皰疹病毒屬,雙股DNA,有囊膜。病毒大量存在於病雞的氣管組織及其滲出物中。傳染性喉氣管炎主要侵害雞,不同年齡的雞均易感,但以成年雞的症狀

病毒——「安卡拉」最新流行特點

腺病毒主要分Ⅰ群、Ⅱ群和Ⅲ群。這3個群中:Ⅰ群引起來的主要是包涵體肝炎,同時也會引起心包積液-肝炎綜合徵,另外還能引起鵪鶉的支氣管炎。Ⅱ群主要引起大肝大脾,還有火雞的出血

2023-2024年,雞氣囊炎流行趨勢及防控技術

在溫差變化較大的冬春季節,是雞氣囊炎最易發生和氣囊炎高發的季節。氣囊炎爆發的最為重要的誘因,就是寒冷季節、溫差變化較大導致的冷應激。所以,氣囊炎病症的前驅期,其實是冷應

禽流感和傳支的流行趨勢及防控思路

1H5亞型禽流感從2013年秋到當前,我國H5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有多個不同流行毒株同時存在。按基因型劃分:分佈在2.3.2、2.3.4、7.2三個分支上。其中,感染雞的有2.3.2分支的H5N1,2.3.4分支的H5

禽腦脊炎的流行特點及症狀

一、流行特點雞、雉、鵪鶉、火雞和珍珠雞等可自然感染,以1個月內雛雞易感。水平傳播是通過病雛或帶毒雞隨糞便排出大量病毒,經消化道感染;易感雞接觸到被汙染的飼料、飲水和用具等而被感染;經外傷和呼吸道也感染本病;還可通過孵化器傳播本?4怪貝?ナ潛靜〉鬧饕

當前傳支的流行特點及防控方案

今年上半年在全國各地產蛋雞群中發現了一種以產軟殼蛋和無產蛋高峰為主要特徵的疾病,經過流行病學調查及病原檢測,證實該病與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的感染有關。調查瞭解雞場做不到

減抗大趨勢下,如何防治大腸桿菌病?

隨著夏季的到來,雞群的大腸桿菌疾病明顯的增多,不管是蛋雞還是肉雞都會造成嚴重的危害,更是影響養殖的經濟效益。要想最大限度的避免雞群發病就要從大腸桿菌的特性和致病特點分析

雞群如何安全過秋?

秋季隨著氣溫逐漸變低,病菌和病毒在環境中存活時間越來越長,家禽感染病毒病的機率會越來越大,其主要流行特點是:病毒病隨時暴發,病毒病繼發細菌病,防治疾病引起中毒病,環境病

家禽肺病毒臨床診斷分析與防治!

禽肺病毒流行特點雞和火雞是本病的自然宿主,雉雞、珍珠雞和鵪鶉可被感染。該病毒主要經接觸傳播,病禽及康復禽是主要傳染源。汙染的水源、飼料、工作人員、用具、感染禽和康復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