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雞肌胃、腺胃炎的病因及防制

雞肌胃腺胃炎在我國已經流行13年,並且危害逐步在加大。從目前看,我國仍有部分養殖者對此病認識模糊,受表象誤導,致使很多養殖企業在飼養過程中,出現料肉比增高、出欄日期延長、經濟效益降低等現象;也導致了家禽在患病後病難控,免疫抑制普遍存在。我們雖然每年都有引導性分析,但是,市場認識、應對策略方面仍面臨堪憂。

那麼,我們應如何認識此病的本質,如何讓家禽料肉比降低,使生產效益最大化呢?

  一、病因確定

A、病因認識現狀

在病原病因的確定上,部分行業單位和人士,在5年前仍然陷於「傳染性腺胃炎」的困境中,仍認為是REV和其它病毒混感引起的;也有很多一線技術人員、經銷商停留在流感病毒(AIV)、傳支病毒(IBV)、體溫升高引起、藥物中毒引起、胃酸過多(PH值過低引起)、包括維生素缺乏引起。

事實果真是這樣?從2014年至今,有70-80%從業人員逐步認識到了本病的本質,就是黴菌毒素為主要因素引起的腺胃炎和肌胃炎。這個問題,我們必須解答清楚,對我們診療才有感悟。

B、元凶(真正病因)

1. 黴菌毒素中毒

⑴ 玉米、豆粕等黴變廣泛

玉米田間收穫、脫粒、晒幹、儲存、運輸過程粗放操作,導致玉米多個環節都受到重複黴變,因此出現我國乃至世界性玉米質量差,黴菌毒素超標現象極為嚴重。我們檢測的黃麴黴毒素也許沒有大量超標;但是,多毒素累積是嚴重超標的,仍達到了黴菌毒素超標的危害。

通過大量的試驗表明,在病雞肌胃組織、腺胃組織、腺胃分泌液內可以提取3-4株不同型別的黴菌(只)。通過培養試驗,可以培養出多種黴菌菌落;其中、黃麴黴、煙麴黴、土麴黴、赭麴黴、黑麴黴汙染最突出。我們同這些黴菌對食物進行汙染撮合,然後餵給確定健康雛雞,結果再採食一至兩週後剖檢,可以看到大量的雞都出現了肌胃角質層潰爛、腺胃腫大等現象,雞嚴重消瘦。

2.成品飼料黴變

成品飼料存放粗放,養戶儲存放黴變意識不足。根據調查,我國飼料儲存時間一般定在3月左右;但是根據研究發現,飼料目前由於儲存環境的惡劣、原材料玉米、玉米蛋白粉、豆粕、魚粉、肉骨粉等黴變變質嚴重;導致成品料實際儲存時間不能達到3個月。最常見在20天左右就發現大量飼料黴變現象;所以,建議有關機構能對目前養殖狀況、環境狀況,將飼料儲存期給予縮短;便於我們養殖者監督和引起重視。

C、維生素礦物質缺乏

黴菌毒素引起飼料中維生素缺乏普遍。其中,有多重維生素和營養物質的缺乏會直接增加了肌胃潰爛的機會。(如圖1-2)

圖 1

圖 2

D、不用黴菌方向的方案為什麼有效

1. 根據權威資料顯示,目前H9病毒隱性感染率1-2%。免疫抑制病肌胃炎,可以引起接種疫苗失敗,併發病的機率極高。可以說,正常雞群中致病病毒已經普遍存在了,一旦肌胃腺胃炎發生,這些病毒就會發揮致病性,肌胃炎黴菌毒素中毒就扮演了應激因素;這個時候用抗病毒藥物就可以減少死亡率、改變這些病毒引起的採食量下降。

2. 黴菌及毒素汙染導致飼料中維生素嚴重缺乏,因此在治療此病時候,用足量的維生素製劑可以在短期內看到雞採食量提高現象,尤其是B族維生素。

3. 黴菌性肌胃腺胃炎,引起消化道黏膜嚴重損傷,易繼發感染細菌性腸炎,尤其是腸毒綜合症。所以,養戶或獸醫用抗菌藥物如阿莫西林、青黴素沒有刺激性抗菌藥物可以看到效果。採食量短期提升,精神稍好轉,拉稀減輕或糞便成型。但這是暫時的,2-3天后會再次發生。

4. 遇到混感時候部分獸醫用退燒藥物,如安乃近等飲水,發現患群精神也會好轉,採食量也會有所短期提升,於是就認為是體溫升高引起肌胃糜爛、腺胃腫大。

行業內多數人都被這些表面現象矇蔽了,認為養戶說這樣效果明顯,就認定了這是對應的某種原因,形成自己的肌胃腺胃炎病因學說。實則,是嚴重的錯誤理念觀點。

  二、流行現狀

1. 四季發病

從2009年開始,肌胃腺胃炎我國大面積流行,氣溫較低的冬季照樣發病。發病形式多是肌胃炎,腺胃腫大較少,已成為一種流行極為廣的常在病。

儘管這樣,冬春秋季由於家禽呼吸道病或AI、ND、氣囊炎等病的嚴重流行,從某種程度上說掩蓋了肌胃炎或肌胃腺胃炎對家禽的危害,從業者也把更多的精力用來控制高死亡率的疾病上,忽略了該病的存在。

但是該病引起的過料、料肉比高、料蛋比高等,始終吞噬著整體養殖利潤!為什麼氣溫很低的季節仍然發生黴菌性肌胃腺胃炎呢?其實,大家都忽略了黴菌毒素的理化特性,267-268℃才能殺滅黴菌毒素;-8℃能夠抑制黴菌生長。因此,夏秋季黴變的飼料,其危害在冬季仍然有蓄積性中毒的機會;-8℃以上黴菌都可正常生長。

2. 每年6-9月是大流行期

近10年,幾乎每到6-9月黴菌性肌胃腺胃炎疾病都出現大流行,發病形式多是肌胃腺胃炎,單純肌胃炎較少,發病率或隱性發病率機會是90%。2009年、2010年分別在6-9月份出現了龍頭不敢放養,養戶不敢飼養的現象,一度對我們養殖行業造成巨大的威脅,白羽肉雞尤其突出。

3. 發病日齡廣泛

多見於4-50日齡,1日齡發病現象也較為普遍。50-90日齡發病嚴重程度次於50日齡前,從病變程度、症狀嚴重性、危害程度都弱於雛雞。成年家禽一般多呈隱性感染,只出現輕微的生產效能下降,輕微的飼料便;這類家禽發病後往往被人忽視或否認。

4. 種雞垂直傳播確定

由於黴菌毒素的不易分解的特性,因此在動物機體中可長時間儲存,對動物或家禽未達到嚴重致病性時,毒素可通過代謝將毒素最終儲存在動物或家禽的最終生產產物中,也就動物的奶、家禽的蛋,如蒙牛的「毒素奶事件」。可以說,目前我們人食用的雞蛋也有黴菌毒素超標現象。

如果種雞群出現黴菌毒素蓄積性中毒或輕微中毒情況下,雞蛋內的毒素可以導致種雞產蛋率下降、受精率下降、後期死胚率上升、孵化率下降;攜帶黴菌毒素量小的雞蛋會孵出雛雞,這些雞在出殼時候出現大量的殘次雞苗,剩餘沒有明顯症狀雞苗賣到養戶家,就引發出1日齡發生肌胃炎的現象。經過我們研究,發現雞胚在孵化的第18日就出現肌胃角質層黑色卡他性潰瘍,1日齡出現明顯潰瘍。

5. 各種家禽均可以發病

從多年來的發病規律和現狀看,各種家禽都可以明顯發生黴菌毒素中毒,出現肌胃炎、肌胃腺胃炎病。日齡越小發病越嚴重,日齡大禽群多表現為慢性隱性感染或中毒現象。據統計,商品肉雞、鴨感染率發病率最高。

6. 無繼發感染病例死亡率低

根據調查發現,除黃麴黴毒素外,其它毒素對雞群的致死率相對較低。只出現採食量低,消瘦、生產緩慢或停止、拉飼料樣糞便等,出現感染其他病原或出現某些應激因素後發生傷亡。

  三、控制現狀

1. 重視度不足

關於雞肌胃炎、肌胃腺胃炎的控制問題,實際上已經成為我們家禽養殖者面臨的一個巨集觀、嚴峻的問題。如果沒有科學領先的理念、措施、方法我們很難應對本病。就目前看,已經有50%獸藥企業重視此病、有70%養殖集團(公司)、40%養戶重視這個問題。我發現尤其是較大的養殖集團技術總監或技術團隊,仍沒有弄清此病的發病原因,一直停留在一些老的觀念上。始終和「傳染性腺胃炎」糾纏不清,造成整個集團或公司間接損失嚴重。

2. 控制效果不理想

目前市面上控制的方法有幾種:A、抗病毒藥物配合健胃藥;B、健胃藥;C、健胃藥 黴菌及黴菌毒素抑制分解劑;D、補充維生素;E、使用制黴菌藥物 腸炎藥物。從這些方案上看,也許都可以見到效果;但是,效果輕微,症狀緩解時間短;一般停藥4-5天即可復發。

3. 養殖者失去對黴菌性肌胃腺胃炎或肌胃炎的控制信心

因為看不到預防、控制效果,因此手束無策順其自然,任由發展。也因此,使各地養殖戶都沒有防控理念和激情。

  四、給家禽生產帶來的危害

1. 嚴重免疫抑制誘發疾病難控

嚴重的胸腺、法氏囊、脾臟萎縮,導致機體內T、B淋巴免疫細胞數量減少,免疫組織內免疫細胞減少,直接導致接種凍幹疫苗失敗或效果減弱,也導致注射滅活苗後,HI抗體產生不足,抗體滴度維持較短,免疫細胞就被分解和減少。因此,導致這幾年禽病難控,非健康雞群極為普遍;也是導致接種疫苗引起發病的原因之一。

2. 生產效能不達標

由於採食量下降,生長緩慢導致生產效能嚴重低下。如體重不達標、均勻度低、肉質差;並且不排除肉質內含有大量的黴菌毒素等產物,威脅到人民的身體健康,危害公共生物安全。

3. 導致家禽難養

肌胃腺胃炎病會減緩家禽業發展的節奏,同時會壓縮或減少養殖效益。

  五、有效防控措施

雞肌胃腺胃炎是條件病,那麼,要想控制本病,首先是切斷或改善發病的條件。由於,巨集觀玉米、豆粕等飼料原料黴變,任何單位和個人很難找到有效的切斷和排除病因措施。所以,本病就成為一個特殊病;持續不斷的發生,不能徹底治癒的一個疾病。那麼,我們通過哪些措施可以減弱本病的致病性,減弱其發病率,減弱其家禽生產的危害呢?

(一)有效預防措施

首先,我們儘量經常新增副作用小,效果好的脫黴菌飼料新增劑;做好飼料原料選擇和防黴變工作,成品料儘量儲存科學,儲存時間不能過長;飼料廠儘量將儲存期進行壓縮,更換原有的保質期規則。同時做好科學養殖管理,使用科學飼餵技術。

(二)商品代白羽肉雞、黃雞、肉雜雞的預防

雞群在2-6日齡使用抑殺黴菌分解毒素或肌胃腺胃炎類的藥物,防止垂直傳播的毒素中毒導致肌胃炎發生。然後7日齡使用抑殺黴菌分解毒素的藥物,同時儘量多使用提升免疫力的黃芪多糖類藥物、生物製劑等;來防止肌胃腺胃炎發生。

家禽肌胃炎、腺胃炎病因和防治

在商品肉雞中存在的肌胃炎、腺胃炎疾病,已被越來越多的行業人員所認知,此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隨著夏季天氣變暖,此病發病率開始升高,對於此病的預防及治療開始引起廣大養殖朋友的注意。一、肌胃炎、腺胃炎的主要病變本病的主要臨床病理變化有:腺胃腫脹、腺胃乳

淺談腺肌胃炎病因與防控!

天氣炎熱,雨水豐茂,此時是腺肌胃炎的高發期,特別是我國雨水豐富南方地區更為明顯。1994年首次報到雞傳染性腺胃病以來,到近幾年該疾病大面積流行。在養殖密集地區,腺肌胃炎已成為

中醫之---雞腺胃炎

雞腺胃炎病是近幾年才出現的疾病,又因其病因複雜、病原繁多,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確定導致發生此病的真正病因,多病因導致雞腺胃炎病在臨床上是最難診治的疾病之一。那麼什麼是雞腺胃炎病?如何用中醫理論理解其發病機理?有哪些表現?如何進行防控?一、概念雞腺胃炎

傳染性腺胃炎的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近年來,傳染性腺胃炎已成為危害肉雞生產最為常見的疾病之一,琪.主要臨床症狀為厭食、生長遲緩、體重均勻度較差、滲透性腹瀉及排料便等。剖檢特點為腺胃發炎、腫脹、壁變薄,以肌胃糜爛、潰瘍及穿孔為主要特徵。本病病程長,有的達20~50天,若有併發或繼發其他疾病或

雞腺肌胃炎頻發和難治的病因剖析與治療思路

原創:李匡翎獸藥藥理與處方技術嚴重免疫抑制雞子發生腺肌胃炎的根本病理原因是免疫抑制導致的。在當前家禽疫病診斷中,傳染性支氣管炎、球蟲病、黴菌病等這些雞病,均能引起雞子

雞場腺肌胃炎病的病因與臨床用藥治療原則

雖然時令已過處暑,但是由於在有些地方的氣溫,大部分時間裡仍在28℃以上,再加上近來雨水多溼度大,這兩個因素的雙重作用下,導致那些患有非典型傳支、法氏囊炎和黴菌及黴菌毒素等多

近期腺胃炎肌胃炎的診斷與治療思路

近期腺胃炎肌胃炎疾病呈區域性流行高發趨勢,疾病的病原,有的認為是腺病毒、網狀內皮組織增生症、腺胃型傳支、黴菌毒素中毒等等一切病因仍在分歧中。臨床上,用了青黴素或者阿莫西林+西咪替丁或者雷尼替丁等,但治療後效果不理想,用藥時有的增點料,停藥後立即反彈

如何看待目前流行的雞腺胃炎

家禽從業者,對雞腺胃炎應該不陌生,該病近幾年在我國廣泛流行。引起該病的主要病因是什麼,養殖從業者該如何應對這個病?其實針對這些問題相關科研人員在2010年就進行了相關報道,但直到2012年底,部分一線人員才逐步有了較為全面的認識。一雞腺胃炎的表現該病主要

他山之石——如何看待目前流行的雞腺胃炎病?

當前的家禽從業者,對雞腺胃炎應該都不陌生,該病近幾年在我國廣泛流行。引起該病的主要病因是什麼,我們養殖從業者該如何應對這個病,其實針對這些問題相關科研人員在2010年就有了相關報道,但直到2012年低部分一線人員才逐步有了全面的認識。一、雞腺胃炎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