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腺肌胃炎頻發和難治的病因剖析與治療思路
原創:李匡翎 獸藥藥理與處方技術
嚴重免疫抑制
雞子發生腺肌胃炎的根本病理原因是「免疫抑制導致的」。在當前家禽疫病診斷中,傳染性支氣管炎、球蟲病、黴菌病等這些雞病,均能引起雞子顯著的免疫抑制。發生免疫抑制的雞子,在進行臨床剖檢診斷時,細心的獸醫們會發現,雞子的法氏囊、胸腺等免疫器官都比正常的要小一些,即免疫器官萎縮,這是雞子免疫抑制的一種剖檢症狀之一。
超強胃酸環境
發生腺肌胃炎的雞子,其腺胃、肌胃內的酸度大幅增強,pH值可遠低至強酸標準值的範圍以下。那麼,在這麼強的胃酸中,由於酸度值嚴重過低,除了幽門螺桿菌可以有限時間記憶體活外,絕大多數病原菌都無法耐受和在這個環境中生長繁殖。所以,用抗菌素治療腺肌胃炎,純粹是不懂病理和藥理。給發生腺肌胃炎的雞子使用抗菌素,對付和治療的不是腺肌胃炎、而是腸道問題。
梭菌瘋狂定植
鑑於魏氏梭菌是腸道中的長在致病菌。當機體健康、免疫力正常時,腸道中的魏氏梭菌是處於一個被抑制的動態平衡狀態的,對機體不表現致病性。就是它在自然界中,也只是以芽孢的形式存在,被健康雞子食入進入腸道後,也會被排出體外。但是,發生腺肌胃炎的雞子產生的超強胃酸會破壞掉食入孢子外的保護膜,使孢子化的魏氏梭菌定植在腸道中,大量繁殖、生長和致病。
忽視飼料黴變
再者,夏天高溫高溼以及飼料貯藏、運輸和思維方式等導致的飼料黴變問題,也是導致腺肌胃炎的一種「共識」性的行業難題。可是,這方面的防空存在兩個根源性問題,一是,各種五花八門的黴菌類產品,真正抗黴、抑黴和脫黴效果如何?不能光聽廠家誇海口,不能只聽宣傳看產品單頁,真正功效是需要打個大大的問號的!產品不行,不只是無效,它帶來的負面問題更嚴重。
嚴禁以藥代養
再就是,解決黴菌汙染、黴菌滋生和從根源上消除黴菌的源頭,才是對付黴菌、解決黴菌問題的關鍵和長久之計。不能圖安逸,用了黴菌藥了,就對黴菌問題「高枕無憂」了。這是不對的,嚴重鄙視這種飼養管理行為——不能用藥物去替代飼養管理的精進!如果黴菌滋生和產生的源頭不截斷、消除,那種邊用藥、邊食入黴菌,還是解決不了問題。因為在導致腺肌胃炎發生的諸多病因中,黴菌造成的免疫抑制和損害是最嚴重的。
治療別理想化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導致雞腺肌胃炎的季節特點、環境及溫溼度、飼養方式、飼餵習慣、飼養管理、生理生化、多病原(細菌病毒寄生蟲等),決定了這個病不是某個特定的病原導致的,它就是一個綜合徵。那麼,如果是全面防控、全面治療,就要在每個致病因素上都下藥、都採取措施,這樣的處方開出來是非常大的、藥費是非常高的。不僅如此,它還帶來後續的問題:越治病越多,越治越難治,最後迫不得已——提前淘雞!這種治療思路是不可取的。
簡單點才更好
改革開放以來,根據我國在防治「綜合徵」這類疾病方面的成功經驗,應該以養成雞、達標、正常出欄為目的,有效控制1~2個主病因,然後適當調理:雞子紊亂的生理、生化功能,使它們不要偏離機體正常範圍太遠。這樣的治療思路,既可達到有效控制死亡,又不至於使機體病情惡化,並確保主要生產績效、經濟效益等指標能如期和如願達成。因此消除黴菌,解除或降低免疫抑制水平;抑制胃酸分泌,消除酸中毒和腸道功能紊亂源頭。
養出欄是根本
最後,輔助一些調理機體功能紊亂的成分,如專攻調理腸道功能紊亂的抗蟲、抗菌、抗炎和消腎腫的複合型產品。這類產品,要選那種貨真價實的、有品質的產品;四百斤水的治療量,零售價通常也就十七八,最多也不超過二十元。別想著把雞子治得啥病都沒有,只要雞子正常吃喝、長肉、不死雞;在這樣的天氣又不怕冷悶雞,有點呼吸道、弱雞(胎帶,該淘)、糞便有點溼等,都不算什麼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