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肉雞綜合型腸炎的防治

最近,在我國商品肉雞養殖地區,絕大部分商品肉雞群中普遍存在著一種以腹瀉、糞便中含有大量沒消化好的飼料、採食量明顯下降、生長緩慢或體重減輕、脫水和飼料報酬下降為特徵的疾病。目前,此種疾病普遍流行,雖然死亡率不高,但直接造成的經濟損失巨大,這也是吞噬養殖戶經濟損失的元凶。此病往往被肉雞飼養戶錯誤地認為是一般的消化不良,或被一般技術員認為是單一的小腸球蟲感染。經過大量的實踐證明,此病絕不是單一的小腸球蟲感染、細菌性腸炎,也不是一般的消化不良,它是由多種病因綜合作用的結果,此病在山東、安徽、河北的肉雞飼養髮達地區被養殖戶稱為「肉雞腸毒綜合徵」。隨著專家對此病病因和病理變化的進一步研究,此病很可能是一種「肉雞綜合型腸炎」。

主要症狀及流行特點:

發病初期,雞群一般沒有明顯的症狀,精神正常,食慾正常,死亡率也在正常範圍內。認真仔細的養雞戶會發現,個別雞糞便變稀、不成形,糞中含有未消化的飼料,隨著時間的推移,整個雞群的大部分雞開始腹瀉,有的雞群發生水瀉,糞便變得更稀薄,不成形、不成堆、比正常的雞糞所佔面積大,糞便中有較多未消化的飼料,糞便的顏色變淺,略顯淺黃色或淺黃綠色。當雞群中多數雞出現此種糞便之後約2~3天,雞群的採食量開始明顯下降,一般下降10~20%左右,有的雞群採食量可下降30%以上,此時,如果得不到正確治療,會導致巨大損失。甚至,有的養雞戶在無法治療的情況下無奈售出,導致巨大經濟損失。此病的中、後期個別雞會出現神經興奮、瘋跑,之後癱軟死亡。一般來講,地面平養的肉雞發病早一些,網上平養的肉雞發病晚一些。密度過大,溼度過大,通風不良,衛牛條件差的雞群多發,症狀也較嚴重,治療效果較差。越是飼餵含優質蛋白質、能量、維生素等營養全面的優質飼料,發生此病的機會就越大,症狀也較嚴重。

主要病理變化:

通過對多群病雞解剖觀察,其主要病理變化為:在發病的早期,十二指腸段空腸的卵黃蒂之前的部分粘膜增厚,顏色變淺,呈現灰白色,像一層厚厚的麩皮,極易剝離;腸粘膜增厚的同時,腸壁也增厚。腸腔空虛,內容物較少,有的腸腔內沒有內容物;有的內容物為尚未消化的飼料。此病發展到中後期,腸壁變薄,腸黏膜脫落,腸內容物呈蛋清樣、粘膿樣,個別雞群表現得特別嚴重,腸粘膜幾乎完全脫落崩解,腸壁菲薄,腸內容物呈血色蛋清樣或粘膿樣、爛柿子樣。其它臟器未見明顯病理變化。

發病原因:

(1)小腸球蟲的感染。

由於小腸球蟲在腸粘膜上大量生長繁殖,導致腸粘膜增厚,嚴重脫落及出血等病變、幾乎使飼料不能消化吸收,同時,對水分的吸收也明顯減少,儘管雞大量飲水,也會引起脫水現象。這是引起肉雞糞便變稀,糞中帶有未消化的飼料的原因之一。

(2)腸道內環境的變化。

大量的實驗資料表明:在肉雞飼養的過程中,由於肉雞採食量大,生長速度過快,內源性乳酸菌消耗過大,外源性乳酸菌等有益菌群又得不到補充,腸道PH值會迅速上升,導致腸道有益菌群減少,有害菌大量繁殖,特別是大暢桿菌、沙門氏茵、產氣夾膜桿菌等趁機大量繁殖,球蟲與有害菌相互協同,加強了致病性。腸道內容物pH值的上升,會使各種消化酶的消化能力下降,飼料消化不良,另外, PH值的上升,會刺激腸道粘膜,使腸的蠕動加快加強.消化液排出增多,飼料通過消化道的時間縮短,消化時間減少,導致飼料消化不良。由於腸的蠕動加快加強,膽囊分泌的膽汁迅速從腸道排出,與沒消化的飼料混合在一起,形成該病的特徵性糞便——略帶淺黃色的糞便。

(3)飼料中維生素、能量和蛋白質的影響。

在調查中發現,飼料營養越豐富,發病率越高,症狀也越嚴重,品質較低的飼料相對發病率較低。這是因為現代化的養殖模式已經超越了雞的天性,飼料工業的發展,使肉雞的各組織器官處於超負荷運轉中,從而導致了飼料消化不良現象加劇。

(4)電解質大量丟失。

在該病發生的過程中,球蟲和細菌大量快速生長繁殖,導致消化不良,腸道吸收障礙,電解質的吸收減少。同時,由於大量的腸粘膜細胞迅速破壞,使電解質大量丟失,肉雞出現生理生化障礙,特別是鉀離子的大量丟失,會導致心臟的興奮性過度增強,是肉雞猝死症的發病率明顯增多的原因之一。

(5)自體中毒。

在發病的過程中,大量的腸上皮細胞破裂,在細菌的作用下,發生腐敗分解,以及蟲體死亡、崩解等產生大量有毒物質,被機體吸收後發生自體中毒。從而在臨床上出現先興奮不安,後癱軟昏迷衰竭死亡的情況。

綜合防治:

肉雞綜合型腸炎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一種疾病,我們應該按照發病的根源(外源性乳酸菌得不到補充)加以控制治療,才能起到較好的效果。方案一:在飼料中新增第四代益生素--活菌中藥發酵製劑,給雞補充活性乳酸菌,使其進入腸道後大量繁殖,併產生大量乳酸,從而形成腸道的酸性環境,抑制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桿菌的繁殖和滋生。使用24小時,糞便變稠,顏色變深,使用三天,飼料消化良好,採食量明顯增加,增重加快,基本痊癒。方案二:使用本草倍利康進行全程保健預防,小腸球蟲發病率降低75%以上,腸道疾病發病率降低80%以上。方案三:小腸球蟲藥+腸炎藥,連用三天。

肉雞壞死性腸炎的綜合防治

一流行病學該病主要發生於2~26周齡的雞,最早見於7日齡肉仔雞,通常12日齡發病,20~25日齡到達發病高峰,2~5周齡的平養肉仔雞最易感。一般情況下,該病發病率和死亡率都不高,但有時肉仔雞的死亡率高達40%。亞臨床症狀型主要發生於肉用仔雞,可導致其23日齡以後

肉雞壞死性腸炎與球蟲病混合感染的診治

2012年10月,榮成某養殖戶飼養的8000只25日齡肉雞出現排稀便、夜間聚堆、癱軟等症狀,並出現零星死亡,前來求診。經綜合診斷,確定為壞死性腸炎與球蟲病的混合感染。一病原及流行情況壞死性腸炎的病原體為產氣莢膜梭菌,主要引起雞的散發性疾病,溫暖潮溼季節多發

腸炎、腸毒綜合症發病原因及防治

發病原因:1.小腸球蟲的感染小腸球蟲的感染是本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小腸球蟲主要寄生於腸粘膜上皮細胞中,當其大量生長繁殖時,必然導致腸粘膜增厚,水腫,嚴重脫落及出血等病變,則幾乎使飼料不能被完全消化吸收,同時對水分的吸收也明顯減少,儘管雞大量飲水,也會

談談腸毒綜合症

腸毒綜合症作為一種多病因病,一直未被多數人認可。也正是因為沒有一個統一的診斷標準,所以被診斷為該病的病也比較多,比如過料拉稀.球蟲腸炎.壞死性腸炎等。但我認為只有那種能引起雛雞尖叫、癱瘓、共濟失調大死亡率的腸毒才是真正的腸毒綜合症。也就是說:腸毒綜合

怎麼防治禽的潰瘍性腸炎

1、落實綜合防疫措施,增強機體抵抗力,以提高抗病能力。2、發現病禽,及時隔離。對糞便、墊草等加強管理,減少環境汙染,做好舍內外衛生。3、應用抗生素預防和治療本病有良好效果。鏈黴素混飲,雛雞2000~5000國際單位/只,每日2次,連用5~7天;桿菌肽鋅混飼,0.1

肉雞球蟲病引起的腸炎防治

一發病原因與流行特點(1)肉雞2~8周發病較多,地面平養的肉雞發病早於網床飼養的肉雞。本病與球蟲病的感染有關。雞球蟲病治療不當,尤其是爆發盲腸球蟲病未治癒的雞,5周齡以後易繼發此?L乇鶚切〕η虺嬖誄φ襯ど洗罅可?し敝常?賈魯φ襯ぴ齪褚煌崖湟懷鮁?紉幌盜

冬季肉雞呼吸道的綜合防控

冬季是肉雞呼吸道綜合症的高發期。在冬季,鑑於雞舍保溫、通風、衛生等多方面的管理,增加了管理難度。冬季由於通風管理不佳加速了肉雞傳染性鼻炎、慢性呼吸道疾病、傳染性支氣管炎

警惕——春季肉雞腹水綜合

春季是養殖最難管理的一個季節,也是疾病的高發期,在這個保溫與通風矛盾的季節裡有一個病悄然而至肉雞腹水綜合症。春季萬物復甦,百花盛開,天氣忽冷忽熱,氣候變化無常,乾燥的空

肉雞養殖:再談腸毒綜合症的危害

肉雞腸毒綜合症是一種在商品肉雞中普遍存在的疾病,具有以下特點:一、發病情況與臨床症狀:大批雞拉稀,糞便不成形、不成堆,比正常雞的糞便面積大,顏色淺黃,內有大量未消化的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