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雛雞和青年雞的啄食癖終極措施
啄食痺指的是雛雞和青年雞群中發生啄肛、啄翅、啄趾和啄羽的現象,在飼養管理不當。的情況下是較為普遍的。-般來說,雛雞養到4周齡左右時,這些現象就會陸續發生。如不及時採耽有效措施,很快就會擴散、蔓延,發展成啄食痺,嚴重時會造成大量死亡,就很難制止了。所以-旦發現啄肛、啄翅、啄趾或啄羽現象時,就應全面檢查門養管理情況,分析主要原因,以便及時採取對策。
通常發生啄食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下列幾個方面:
(1)日糧中蛋白質含量不足,特別是缺少動物性蛋白質料。
(2)維生素或青飼料缺少。
(3)飼料中鈣、磷或食鹽含量不足。
(4)飼料喂量不夠,飼餵間隔時間不均勻,飼料中扣纖維含量過少或飼餵顆粒飼料縮短了採食時間。
(5)雞舍中通風不良,溫度過高,地面潮溼,密度過大,光照過強或者飲水供給不足。
(6)品種不同、日齡不同和強弱不同的雞同群或同籠飼養。
為了防止和杜絕上述這些現象的發生,在日常飼養管理工作中,要注意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配合飼料中,動物性飼料要佔5-10%;增加含硫氨基酸的比例,並使粗蛋白質的含量在雛雞飼料中保持18-20%,在青年雞飼料中保持14-16%,礦物質飼料應占3-4%;食鹽含量佔0.3-0.5%;青飼料或乾草粉也要充分供給或補充維生素新增劑。在製成顆粒飼料伺喂時,粗纖維含量要適當提高,使雞消化道內的飽滿感覺維持時間長些。
(2)雞舍內的溫度和密度要保持適當。地面要乾燥,要勤換墊草。通風要良好,飲水要充分供給,舍內光線不能大強,能使雞群看到吃食和飲水就可以了。
(3)不同品種、不同日齡和強弱不同的雞不要在-起飼養。要儘早進行雌雄鑑別工作,公母雞要分群飼養。
(4)對出殼後6~9日齡的雛雞進行斷喙,徹底防止上述啄食僻的發生。遇到雞群中已經發生上述惡僻時,就要採取緊急措施進行防治工作。對已被啄破流血的地方,要塗抹顏色較暗而帶有氣味的藥物,如紫藥水、臭藥水或魚石脂等。對已被啄傷的雞,要及時從群中取出,分開飼養,等傷口癒合後再放入雞群。
(5)如果斷定發生上述惡僻的主要原因是飼料中食鹽含量不足時,可以把食鹽的含量提高到1%,連續喂4~5天。但喂量和飼餵的時間,-定要嚴格掌握,以防食鹽中毒。
(6)在雞舍內或運動場裡設定砂浴池,或在運動場懸掛青飼料,藉以增加雞的活動時間,減少互相啄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