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雛雞啄食癖的預防

雉雞,特別是中雛期(4~12周齡的雛雉雞)啄羽、啄趾、啄肛現象尤為嚴重,直接關係到越冬時死亡率的高低,因此,應根據雉雞的實際情況或結合分群進行斷喙,最好用市售斷喙器,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1 適時斷喙,除了第2~3周齡進行第一次斷喙,第8-9周齡要進行第二次斷喙外,以後每隔4周左右進行一次修喙。

2 加強飼養,保證飼料營養全價合理,特別是某些必需氨基酸(蛋氨酸、胱氨酸、精氨酸、苯丙氨酸)、礦物質(鈣、磷)和維生素(B族維生素)的含量,粗纖維含量不低於5%。另外在9~12周齡時可在飼料中加入1%羽毛粉或新增2%的生石膏粉,飼餵1周。

3 控制雉雞的飼養密度,提供足夠大的飼養面積,避免雞之間互相干擾、爭鬥。

4 舍內光線不可過強,育雛期最好採用暗紅色的光或白光。

5 將日糧中的食鹽提高到2%~3%,並保證充足的飲水,以防食鹽中毒。

6 配予足夠的食槽、水槽及產蛋箱。

7 育成雉雞按強弱、大小、性別分開飼養。

8 避免突變飼料,要逐漸更換飼料。

9 適當增加青綠飼料新增量,但要保證青綠飼料新鮮、乾淨,可掛在網舍上來分散其啄羽、啄肛的精力,或者在中雛舍內種植一些玉米等作物,既可起到防雨、遮陰的功能,又可減少叼啄現象的發生。

10 對已啄傷的雉雞,要及時隔離飼養,用0.01%的高錳酸鉀溶液清洗傷口並塗上紫藥水,或在傷口處撒上雲南白藥粉,有良好止血止痛效果。若發現死雞、病雞、弱雞應立即拿出,以免其他雉雞叼啄。

11 保持周圍環境安靜,儘量控制一些閒雜車輛接近雉雞群,以減少應激反應。

12 定期清除網舍內的障礙物,以免造成雉雞損傷。

13 雉雞可佩戴頭罩或眼罩,儘量減少叼啄現象發生。

解決雛雞和青年雞的啄食癖終極措施

啄食痺指的是雛雞和青年雞群中發生啄肛、啄翅、啄趾和啄羽的現象,在飼養管理不當。的情況下是較為普遍的。-般來說,雛雞養到4周齡左右時,這些現象就會陸續發生。如不及時採耽有效措

如何給春季的雛雞斷喙

【原因】雛雞飼養到34周齡後,會發生啄肛、啄翅、啄趾和啄食羽毛等現象,這是集約化飼養存在的問題,嚴重時會造成大批死亡。肉用仔雞與蛋雞比較,啄癖較少,一般情況下,不必進行切喙,但當光照太強、飼養密度過大時,也會發生啄癖。為了防止啄癖,降低死亡率,除了針

預防雛雞早期死亡的主要方法

我國大部分地區一般都在春季育雛,但由於春季氣候變化大,而雛雞初毛稀薄,體溫調節機能發育不完善,再加上飼養管理不得法,常常造成雛雞大批死亡。為了有效預防雛雞早期死亡,務必做到以下七要:一、溫度要合適。雛雞對溫度比較敏感,出殼後1~3周內保持35~32℃,隨日

降低雛雞死亡六招

1.嚴格消毒,預防感染:對孵化室、育雛室、種蛋及各種用具用福爾馬林燻蒸消毒,可防止雛雞感染大腸桿菌和葡萄球菌。2.藥物預防:雞白痢和球蟲病是造成雛雞死亡的主要原因。在雛雞3周

養雞控制環境因素與預防呼吸道疾病

雛雞舍氨氣每立方米不超過10毫克,成雞不超過15毫克;硫化氫雛雞舍不超過2毫克,成雞不超過10毫克;二氧化碳每立方米不超過1500毫克;惡臭稀釋倍數不超過70。雞舍外的場區和生活區要求上述物

蛋雞階段性重點疾病預防

雞群在不同階段,生理差異很大。俗話說:量體裁衣,在實際生產中,養殖戶應該根據雞群不同的飼養階段和生理差異采取不同策略。母抗保護期主要疾病預防雛雞經過了21d的孵化,破殼而出

雞球蟲病的預防與控制

加強飼養管理,注意保持飼料和飲水的清潔,保證雞舍適度乾燥、良好通風、適宜的雞舍雛雞密度等。同時針對種雞可用球蟲疫苗進行飲水免疫接種。接種球蟲疫苗時要確保飼料中沒有新增抗

肉雞免疫及用藥程式

一.17日齡:保健預防A、用藥目的:預防雛雞白痢,臍帶炎,大腸桿菌,支原體等垂直傳播的疾病以及阻斷病原體在雛群內的傳播,減少雛雞因運輸,防疫,轉群等造成的應激,增強抗病抗應激能力,促進雛禽生長。B、推薦用藥:雛寶另外,在進雛後的24小時內的飲水中新增5%

「假母雞」產生的原因及預防措施

部分蛋雞養殖戶在生產中可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後備雞培育很好,體重、均勻度都達標,可就是產蛋期間雞群到不了產蛋高峰,仔細檢查雞群發現,部分雞根本就不能產蛋。產生這種假母雞的原因是雛雞在1~2周齡內感染生殖型傳染性支氣管炎,造成輸卵管不發育或間斷性發育。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