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雞飲水量的因素有哪些?
水是雞保持健康和高產所必需的營養物質之一。實踐證明,雞缺水較缺飼料生存的時間更短。雞的飲水量通常比採食量高1.25~2.5倍。
當環境溫度、日糧組成、雞自身狀況以及水質發生變化時,雞的飲水量都會受到影響。
1、環境溫度升高會使雞的飲水量增加
當環境溫度在0℃以下時,雞的飲水量減少;當環境溫度為0℃~20℃時,雞的飲水量變化不大;當環境溫度高於20℃時,雞的飲水量開始增加;當環境溫度為35℃時,雞的飲水量為其正常飲水量(20℃時)的1.5倍。但有跡象表明,環境溫度突然變化而導致雞的飲水量變化只是暫時的,待雞適應後即可恢復正常。
2、日糧成分的變化對雞的飲水量有明顯影響
一般來講,日糧中脂肪、蛋白質、食鹽和鉀的含量升高會引起雞的飲水量增加;與其他蛋白質原料相比,飼餵大豆粕(過生或過熟)和肉骨粉的雞的飲水量明顯增多。另外,某些含鹽量高的魚粉因所用魚的年齡、型別及其加工季節不同也會引起雞的飲水量出現不同程度的增加。3、雞的飲水量隨其日齡的增加而增加
雞的飲水量會因其達到性成熟而突然增加,但一旦過了產蛋高峰期,其日齡的增加就不再對飲水量產生直接影響。
在產蛋期間雞的產蛋率越高其飲水量就越大。一般認為,雞的產蛋率每增加10%,其飲水量就增加12毫升。如產蛋率為50%時每隻雞每天的飲水量為170毫升,當產蛋率上升至80%時其每天的飲水量增加為206毫升。4、飲水中含有某些化合物
飲水中含有某些化合物(如氯化鈉或硫酸鈉)會使雞的飲水量增加,但當飲水中含有硫酸鎂或硫酸鋅時雞的飲水量則降低。
5、水溫升高時雞的飲水量有下降的趨勢
雞的飲水量對其糞便的性狀有重要影響。雞的飲水量增加會提高糞便的含水量,從而增加空氣溼度,不利於雞的生長,蛋也容易被汙染。雞的飲水量一旦超過其採食量的2.5倍,雞糞就會發軟變稀,最終嚴重影響雞的生長和產蛋。夏季氣溫高,雞的飲水量增加,籠養雞的糞便往往過稀。在全封閉式雞舍實行適當限水,保證嗉囊達到柔軟狀態,能使雞群的排軟便現象得到明顯改善,雞糞也易於處理。
研究表明,限制飲水量比自由飲水量減少28%不影蛋雞的產蛋量;限制飲水量比自由飲水量的減少量一旦超過50%,雞的產蛋率就會降低15.6%,蛋重降低2克,體重也明顯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