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飲水消毒 五大誤區!
一、飲水消毒在養殖業中具有重要意義
家禽每天都在飲水,而水中病原微生物又是傳染病重要的傳染源之一,目前養殖業日趨受到各種傳染病的威脅,就與飲水中病原微生物超標有密切的關係。
1、家禽飲水中的微生物等級標準:等級分優、良、中、差。
「優」為純水,細菌總數0-100/升,大腸桿菌數0/升。
「良」為可飲用水,細菌總數10-100/升,大腸桿菌0/升。
「中」為尚可飲用水,細菌總數100-1000/升,大腸桿菌數10-50/升。
「差」為汙水,細菌總數1000以上,大腸桿菌數100以上。
2、目前多數養禽已受到嚴重的病原微生物汙染
根據對部分地區的養殖場飲水中微生物的測定,發現多數場嚴重超標,與可飲用水比,細菌總數超標1萬-186萬倍,致病性大腸桿菌總數超標1000-15萬倍。
3、飲用水被大腸桿菌汙染的將會引起嚴重的後果。
大腸桿菌是環境性疾病,環境好壞直接影響發病率,在我們做好飼養管理、器具與帶雞消毒時,往往會忽略飲用水一主要的大腸桿菌傳播途徑,大腸桿菌可以引發如下病理變化:
一是急性敗血症:引起家禽急速死亡,可達到20%-50%。
二是腸炎:引起下痢、死亡。
三是氣囊炎:引起呼吸道症狀。
四是卵巢炎、輸卵管炎:導致產蛋率下降、引起種蛋垂直感染。
五是併發感染:與支原體、新城疫病毒、傳支等混合感染。加重了病情,如常見慢性呼吸道與大腸桿菌的併發感染對養殖業造成具大危害。
4、飲用水還能傳播以下疾病:
病毒性疾病:新城疫、禽流感、法氏囊、傳支、傳喉、馬立克、病毒性腎炎等細菌性疾病:禽霍亂、傷寒、副傷寒、白痢、腸炎等。
5、引發亞臨床疾病。
如果飲用水病原微生物後,會出現臨床症狀不很典型的疾病。如家禽經常出現原因不很清楚的腹瀉、產蛋下降等現象,就可能是亞臨床的一些表現。
6、飲用水被汙染的水會影響抗菌藥和疫苗的效果:
如果在用藥物來殺滅細菌或用疫苗來使機體產生免疫力的同時,又飲入大量的病原菌,結果為病原菌提供了產生抗藥生的有利條件,從而失去或減少藥物、苗的應用效果。
二、糾正的幾個錯誤觀念
1、認為自來水或深井水不用消毒,忽視飲水系統中受到的致病微生物汙染。
2、消毒劑會產生抗藥性,一種消毒藥不能長期使用,需要交替用藥來避免抗藥性。
3、認為消毒液配製濃度赿高效果赿好。其實,消毒液濃度提高一倍,不見得效力也能提高一倍。
4、重視環境消毒,忽視飲水消毒。
5、只注重夏季消毒,不注重長期性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