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如何提高商品代雛雞均勻度

  一 出雛不均勻的現象     出雛不均勻表現為,通過檢視孵化視窗,也就是指種蛋從孵化器轉入出雛器以後,對破殼的雛雞數量檢查時發現,整個出雛階段間隔時間太長。在實際撿雛過程時,有些雛雞已經快要「脫水」了,有些雛雞還不能撿雛,雛雞質量不好,甚至在飼養過程中還會增加早期死淘率。出雛不均勻在換季階段尤其在供暖前、後表現的更為突出。     二 影響出雛均勻度的因素     筆者根據實際生產情況列舉了影響出雛均勻度的幾種因素,種蛋因素、環境因素、孵化機因素。        1 種蛋因素      種雞產種蛋周齡、種蛋庫存時間、種蛋大小、種蛋型別都會影響出雛均勻度。     (1) 種雞產種蛋周齡   一般把種雞產蛋周齡分為三個階段,一階段指的是種蛋蛋重在55~65克之間;二階段指的是種蛋蛋重在65~68克之間;三階段指的是種蛋蛋重在68~70克之間。三個階段種蛋的特點不同,因此孵化的要點也不同,孵化時間不同。   一階段種蛋特點,產蛋初期蛋型小,但鈣的攝入量在產蛋率50%時即達到高峰,因此蛋殼厚。蛋的著色較深,並有厚的殼外膜。蛋清也稠,且不易降解。這階段的特點是早期死胚率高、雛雞質量差、孵化期較長和晚期死胚率和啄殼蛋比率高。   二階段種蛋特點,一般推薦的種蛋處理、貯存和孵化條件對於這個階段都是合適的,這是孵化率最高的階段。蛋殼厚度、膠護膜和蛋清質量也都最佳。孵化期幾乎正好是21天。   三階段種蛋特點,蛋清的膠狀特性已不如階段一和二。蛋殼也變薄,但如果產蛋率低,則蛋殼仍會較厚。這時的蛋如果貯存較久,就易於在孵化初期失水,導致較高的早期胚胎死亡率。此時,蛋容量(雛雞大小)的相對錶面積較小,使孵化期延長。     (2) 種蛋庫存時間   種蛋庫存時間不一樣,孵化時間也不同。種蛋的構成分為膠護膜、內殼膜、外殼膜、繫帶、胚盤、蛋白(蛋清)、蛋黃、氣室。種蛋在庫存期間,貯存時間的長短和條件似乎對膠護膜、內殼膜、外殼膜、蛋殼沒有大的影響,也不能解釋最佳貯存條件的多變性。在蛋產出後的處理和貯存過程中,蛋白(蛋清)無疑是變化最明顯的一種成分,在產出時,蛋清的pH在7.6左右,與子宮液相比略偏鹼性。在貯存期中,隨著溶解的二氧化碳從蛋清中滲出,蛋清的pH提高到9.0左右。蛋清液化的重要之處還在於從蛋清中釋放必需的胚胎營養物質(如葡萄糖)和在卵黃、胚胎和蛋清間建立必要的pH梯度。這對於孵化期中的胚胎髮育很重要,有利於離子、營養物、氣體和水分穿過卵黃膜下的下胚層細胞,在卵黃和蛋清之間運動。貯存期過長所造成的問題就好像不關車燈將電池耗盡一樣。大的pH梯度可引起重要離子和營養物質的過早轉移。年輕雞群的蛋清質量一般要優於老齡雞群。年輕雞群的蛋清質量、可能還有胚盤至蛋殼的距離,也可維持較久。這大概就是為什麼老齡雞群所產的蛋應比年輕雞群的儘早入孵,為什麼前者貯存7天后的孵化率不如後者的原因。     (3) 種蛋大小   筆者發現同樣批次、品種、周齡,但是大小、重量不同的種蛋,其孵化時間不一樣,原因不清楚。同一批次的種蛋,蛋重越大,孵化時間越長。     (4) 種蛋型別   種蛋型別分為不同品種的種蛋、同一品種同一批次的正常種蛋與畸形蛋種蛋(圓形、環形、橢圓、波紋、鈣粒)兩種情況。   不同品種的種蛋又分為:肉種雞種蛋和蛋種雞種蛋在一起孵化,由於殼膜的厚度不一樣,孵化時間也不相同,一般蛋種雞種蛋的孵化時間要比肉種雞種蛋孵化時間長。另外即使都是肉種雞種蛋或者是蛋種雞種蛋,但是種雞品種不相同,孵化時間也不相同,原因也在於種蛋的殼膜厚度不一樣。   同一品種同一批次的正常種蛋與畸形蛋種蛋在一起孵化,孵化時間不同,除了有種雞疾病的影響外,還有就是種蛋殼膜(大頭、中部、小頭)厚度不一樣,畸形種蛋的殼膜要比正常種蛋的要薄,孵化時間要比正常種蛋略短。     2 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主要是指種蛋從產下後一直到出雛這整個過程中所受的溫度、溼度、通風是否均勻。如果所有的種蛋在運輸、儲存、預溫、孵化器內所受的溫度不同,那胚胎髮育的快慢也不一樣,會導致出雛不一致。   環境因素導致的出雛不均勻在換季時以及極端天氣時表現的更為明顯,例如在供暖前、後階段和高溫高溼環境時,由於環境溫度的不合適,導致孵化機執行不穩定,出雛不均勻更加嚴重。     3 孵化機因素   各種型別的孵化機,其內部都有不同程度的溫度場差異,有蛋車上、中、下之間的差異;也有不同車位之間的差異。例如“19200"型箱體機在孵化滿1 4天左右時,由於胚胎髮育時散熱明顯大於吸熱,如果沒有水冷降溫裝置,單純靠風冷降溫,1-4號車位會出現較大的溫度差別,1、4車位的蛋表溫度要比2、3車位的蛋表溫度高0.5~O.8℃。再例如巷道機上下車位和中間車位的溫差在O.3℃左右。     三 提高出雛均勻度的措施     1 種蛋因素   (1) 種雞產種蛋周齡   把合適周齡的種蛋在一起孵化。2階段的種蛋(35~45周齡),孵化時間接近21天(504小時),1階段的種蛋(25~35周齡)和3階段的種蛋(45~淘汰),孵化時間要比2階段長。   (2) 種蛋庫存時間   對於肉種雞種蛋來說,一般庫存1~7天,孵化時間為504 <1~2>小時;庫存7—14天,504 <3~4>;15天以上,504 <6~8>。種蛋最適宜的庫存時間一般為3~4天。   (3) 種蛋大小   對不同大小、重量的種蛋進行分級處理,現在已經有專門的種蛋分級裝置,可以對種蛋進行重量分級。筆者缺乏不用大小、重量種蛋的孵化時間資料,沒法給出具體建議,只是建議如果人工分級,建議3~5克作為一個級別。   (4) 種蛋型別   把不同品種的種蛋分開孵化,例如蛋種雞和肉種雞的種蛋分開,一般蛋種雞種蛋的孵化時間要比肉種雞種蛋長;另外即使都是肉種雞種蛋或者是蛋種雞種蛋,但是種雞品種不相同,孵化時間也不相同,原因也在於種蛋的殼膜厚度不一樣。     2 環境因素   儘量讓所有的種蛋所受的「待遇」一樣,電就是它們所處的溫度、溼度、通風接近,減小差異,例如,在蛋庫儲存時,為了防止種蛋上下位置的溫度差異過大,可以在蛋庫內增加「均溫」風扇,種蛋「預溫」環境如果不合適,可以不「預溫」。   孵化場最合適的環境,最重要的是孵化室和出雛室的環境溫度、溼度要以孵化器和出雛器進風口處的溫度、溼度為控制目標,而不是其他的地方。   孵化室環境控制引數建議,風門進風口處溫度溫度要求:25℃<溫度<27℃,最佳適宜溫度26℃;風門進風口處相對溼度要求:50%<相對溼度<60%,最適宜相對溼度:55%;孵化室內壓: 0.005~ 0.015in.wg.(注:in.wg.是壓強單位英寸水柱的縮寫);通風量:O.143m3/分鐘/1千枚蛋;或者5cfm/1幹枚蛋(注:cfm是通風量單位中每分鐘立方英尺的英文縮寫)。   出雛室環境控制引數建議,風門進風口處溫度要求:25℃<溫度<27℃,最適宜溫度26℃;風門進風口處相對溼度要求:50%<相對溼度<60%,最適宜相對溼度:55%;出雛室內壓: 0.005~ 0.015in.wg.(注:nwg.是壓強單位中英寸水柱的縮寫);通風量:0.23~0.28m3/分鐘/1千枚蛋;或者8~10cfm/1千枚蛋(注:cfm是通風量單位中每分鐘立方英尺的英文縮寫)。     3 孵化機因素   在控制好非常適合孵化機執行的環境條件後,如果孵化機內不同位置的種蛋溫度還有差別,可以嘗試做以下調整,提高出雛均勻度。   箱體機,在孵化12天左右時,可以每2天調整一次車位,例如1、2車位之間互相換位,3、4車位之間互相換位,儘量減少因為溫度的差異導致的出雛陝慢不一致。   巷道機,可以在1~4車位的上、下位置安裝擋風板,目的是擋住上、下的風,讓更多的風從中間通過,儘量減少因為溫度的差異導致的出雛快慢不一致。   目前還有一種技術,就是利用二氧化碳實現同步出雛。眾所周知,空氣交換在孵化過程中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指標。為了代謝生產出健康的雛雞,必須為種蛋提供氧氣,並將二氧化碳作為廢物排除。與此同時,在孵化過程中保持正確的二氧化碳水平對胚胎心肺血管的發育有著積極的影響。在孵化器中,加強胚胎髮育;在出雛器中,在精準確定的時間進行二氧化碳刺激,能夠導致雛雞同時啄殼和出雛,並提高雛雞質量。   二氧化碳水平可以通過調整通風來控制,從這個角度說,孵化機沒有必要把風門調成最大狀態,因為現有的孵化機風門在超溫時   都具備自動調檔的功能,目的是防止超溫。但是如果風門調成最大,二氧化碳的濃度不好保持,例如在雛雞啄殼階段,為了刺激雛雞儘量在同一時間出雛而採取的把風門減小的做法就是為了提高出雛的均勻度。

如何提高出雛均勻度

出雛不均勻的現象出雛不均勻表現為,通過檢視孵化視窗,也就是指種蛋從孵化器轉入出雛器以後,對破殼的雛雞數量檢查時發現,整個出雛階段間隔時間太長。在實際撿雛過程時,有些雛雞已經快要脫水了,有些雛雞還不能撿雛,雛雞質量不好,甚至在飼養過程中還會增加早

商品肉雞生理特點解析!

想要養好商品肉雞,首先要了解商品肉雞的生理特點,才能更好的去呵護雞群健康,提高生產指標。一、121日齡小雞生理特點雛雞出殼後卵黃只能提供4050小時【23天】的營養。之後卵黃囊和小

如何做好雛雞的「初飲」和「開食」?

雛雞的第一次飲水被稱為初飲,第一次吃料則稱為開食。做好初飲和開食能夠快速刺激雞隻飲水和採食,促進免疫和消化系統發育,提高體重均勻度和降低死淘率。現將雛雞初飲和開食關鍵點

商品肉雞腸道健康問題剖析

保持腸道健康,是肉仔雞達到良好生產效能的關鍵因素。不健康的腸道狀況可導致墊料潮溼,飼料轉化率差,出欄體重不達標,均勻度差,飲水量增加、拉水樣或粘稠糞便、營養吸收不良,引起細菌繼發感染等。一、引起家禽腸道疾病的原因1、管理因素:⑴育雛條件⑵飲水管理⑶

如何做好商品蛋雛雞的初飲

a、初飲在雛雞進入雞舍後0.5小時進行,初飲需要用燒開冷卻至25-28℃的且PH值接近7的中性水,每千隻雞3-5升,水中新增葡萄糖50克/升。1小時後將上述飲水撤出,更換為新增有專業開口藥的飲水

如何提高肉種雞均勻度

肉種雞的均勻度廣義地理解為體重、體型和性成熟均勻度,並不是單一的、狹隘的體重均勻度。體重均勻度比較直觀,是整個飼養過程中都應該重視的工作。而體型均勻度要在15周齡前達到要求,因為此階段是骨骼發育的重要時期,所以必須要讓此階段的雞群體重達到標準體重,有

提高肉種雞勻度的對策

第一天就開始重視均勻度均勻度從雞苗出殼就需要重視,而且是貫穿整個時期,並且前期重於後期,骨架均勻重於體重均勻,控制均勻度的目地是讓雞群同時產蛋,千萬不要忽略種雞體況的評估而一味的最求體重的均勻,那就適得其反了。不要一味的認為均勻度是育成期控制的

提高雞群勻度的科學途徑

家禽養殖中,雞群生長的均勻性是非常重要的,均勻度高的雞群能確保大多數雞獲得的飼料營養是合適的,並且雞群能夠對光刺激產生均勻一致的反應,從而使產蛋率快速穩定增長。均勻度包

商品蛋雞雛雞體重不達標原因分析與解決

一、原因分析1、雛雞前端料供給量不夠或飲水不足及飼料浪費或使用低質量低價格飼料。2、育雛溫度過高、溼度過低或光照短及通風換氣不良或飼養密度過大。3、發生疾病(如腺胃炎、球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