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雞養殖——雞群加光原理
自然條件下,禽類達到性成熟並開始繁殖,是以大自然的日照長度和強度刺激等客觀條件的變化為前提,因此,野生的禽類是在日照長度逐漸延長和強度逐漸增加的時期進行自然繁殖。人們發現禽類這種自然規律以後,通過人工控制光照長度和強度實現干預家禽繁殖的目的。光照通過雞隻的眼睛刺激下丘腦和垂體前葉,促使其體內產生促黃體釋放激素、黃體激素、促卵泡激素,這三種激素作用於卵巢,使卵巢產生雌激素,促進卵巢、輸卵管、恥骨、雞冠和羽毛等第二性徵器官的發育和成熟。成熟的卵巢又可以分泌孕酮(黃體酮)作用於下丘腦促進母雞排卵。
表1 光照作用機理
光刺激並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有效發揮作用,必須在雞群生長髮育達到相應程度才可以實施,首次光刺激的最佳時間取決於雞群體重達標情況、均勻度、以及各個組織器官的發育狀況,雞群的第一次光刺激對於雞群生產效能的高低至關重要。
當雞群達到加光的周齡,加光前我們可以通過對以下專案的檢查來判斷確定雞群是否達到加光要求。
1、雞冠和肉髯的發育情況:
雞冠和肉髯有一定的發育,雞冠看起來厚實且立起來,肉髯變紅變大,部分雞隻臉部變紅。
2、
雞群體重和胸肌情況:
雞群體重應達到體重標準要求,具體情況需要根據雞群前期骨架發育情況綜合考慮;胸肌發育良好,商品蛋雞胸肌指數達到「2」,肉種雞胸肌指數達到「3」。
3
腹脂及恥骨發育情況:
雞隻的腹脂沉積必須達到一定標準,用手摸雞隻腹部能夠感到柔軟不緊繃;恥骨開口達到2指,恥骨尖有一定脂肪沉積。
4、
雞群加光時要綜合考慮以上的專案,根據雞群的體重和均勻度情況來確定加光時機,若雞群均勻度較差,加光可適當延遲,為那些發育較差的雞隻留出一定追趕的時間,也要考慮發育較快雞隻的情況,讓雞群儘可能的同時開產並逐步到達產蛋高峰。
注意事項
第一次加光前針對雞群體重應注意的兩個問題:
⑴ 體重增長不夠和卵巢發育不良會產生的後果: ①開產延遲;②產蛋前期蛋重偏輕;③不合格種蛋及畸形蛋比例增加;④產蛋高峰維持時間短。
⑵ 實際體重超過體重標準,使性成熟和體重均勻度較差,產生的後果: ①見蛋早;②蛋型較大,雙黃蛋較多;③不合格種蛋的比例增加;④在整個產蛋期料量增加;⑤產蛋高峰較低,後期產蛋下降快,總產蛋量減少;⑥種雞受精率下降;⑦脫肛概率升高。
來源:華南農大生物,作者:趙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