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王忠教授:秋冬季雞舍環境的科學解析之​降低規模化蛋雞舍內粉塵、飛沫和氣

降低規模化蛋雞舍內粉塵、飛沫和氣溶膠的有效措施一、 蛋雞舍粉塵和飛沫的組成及其危害

正常情況下,雞舍內粉塵和飛沫的組成——92%以上是幹物質,其中60%以上是蛋白質,主要來自飼料、糞便、雞的細羽毛和脫落的面板細胞等。一般來講,雞舍在每日早上、夜間雞舍粉塵濃度較大。冬春季節雞舍內粉塵較大。

(1) 飼料粉末——主要來源,佔90%以上

(2) 雞糞粉末——主要來源,主要來自雞舍內未及時清除的乾燥的糞便

(3) 吸附雞舍空氣中的黴菌、細菌和病毒——主要是麴黴菌及其孢子、念珠菌、葡萄球菌、沙門氏菌、大腸桿菌、支原體等;雞群有呼吸道疾病發生時,粉塵也會載有呼吸型病毒如禽流感AIV、新城疫NDV、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IBV、傳染性喉氣管炎病毒ILTV或侵害呼吸道的細菌如傳染性鼻炎副雞嗜血桿菌,支原體如敗血性支原體MG、滑液囊支原體MS等;

當雞群患病時,粉塵中可能還會含有較多病原菌顆粒。

(4) 雞咳嗽時呼吸道排出的飛沫以及舍內水蒸氣分子—已形成氣溶膠。

(5) 夾雜有毒有害氣體如氨氣、二氧化碳、硫化氫氣體分子和糞便發酵產生的臭味化合物等。

(6) 蛋雞脫落的細羽毛或絨毛片或面板細胞等顆粒。二、 雞舍粉塵的危害

國家規定:

雞舍的吸入性粉塵和呼吸性粉塵:各自濃度不能超過3.60mg/m3和0.45mg/m3. 粉塵直徑與其危害性:

粉塵按照直徑大小一般分:

吸入性粉塵(直徑>15um(微米),經鼻腔和口進入上呼吸道;

可吸入性粉塵(直徑在5-15um(微米),進喉部進入上呼吸道;

呼吸性粉塵(直徑<5um(微米),容易進入肺臟肺泡,引起肺塵;

氣溶膠:指1-100nm(0.1微米以下)的細微顆粒,可能含有細菌、病毒、真菌、有毒有害氣體、水分子、細灰塵等。

粉塵是病原體和微生物的主要載體——造成人或畜禽呼吸道疾病發生的主要載體。

人/工作人員吸入—引起呼吸道疾病和肺臟疾病

雞吸入—誘發和加重呼吸道疾病發生嚴重性(如支原體病、 加重新城疫、禽流感、傳支、傳染性鼻炎、支原體病的危害;久而久之會引起雞發生黴菌性肺炎、禽致病性大腸桿菌全身感染等。

裝置被覆蓋或籠罩—被腐蝕/損耗,影響正常運轉。

三、 影響雞舍粉塵形成的因素

1、 飼料顆粒直徑大小:飼餵顆粒飼料不易形成粉塵;全價飼料中各原料的粒徑平均大小。

2. 飼料的含水量—:在飼料水分一定範圍內(10%-15%),舍內粉塵濃度與飼料含水量成反比,即飼料含水量越高,越不易形成粉塵。

3. 飼料中液體油脂的新增量:在一定範圍內,舍內粉塵濃度與飼料液體油脂的新增量成反比,即飼料液體油脂新增量越高,飼料越不易形成粉塵。

4. 雞舍內溼度:雞舍溼度越低,越容易形成粉塵;雞舍適宜溼度是50%-70%。

5. 雞舍內溫度:雞舍溫度較低,也容易形成粉塵;成雞舍適宜溫度13-25度。

6. 季節:冬季雞舍內外環境溫度低,雞舍內常為了保溫,降低了通風量和通風次數,造成雞舍內呼吸性粉塵和有毒有害氣體濃度增加,高於夏季。

7. 雞舍內通風和風速情況:雞舍通風量越大或通風次數和時間越長,雞舍內粉塵量就越少,粉塵濃度就越低。但隨著通風量或通風時間增加,雞舍內溫度會降低,應該要處理好雞舍通風-保溫-粉塵濃度的關係。

8. 雞舍建築設計:開放式雞舍相比於密閉式雞舍,不易形成粉塵;層疊式雞籠比階梯式雞籠更易形成粉塵;層疊式雞籠的層數越多,越容易造成雞舍內粉塵濃度變高。

9. 雞舍內雞糞含水量和清除情況:雞糞便含水量越低,越容易形成粉塵。

10. 雞舍內的其他應激因素造成雞群的相關活動會增加粉塵濃度:如抓雞,免疫接種,舍內裝置如料車、蛋車、糞車啟動和執行初期,開/關燈,雞舍內外突然噪音,外人進入雞舍、雞隻相互打鬥等應激因素,均可誘發雞表現不正常運動,增加雞舍粉塵濃度。

四、 降低雞舍粉塵的有效措施

1、 科學合理通風——是降低雞舍內粉塵和有毒有害氣體最好的方法。

機械通風降粉塵效果優於自然通風。

在沒有安裝最小化縱向通風的雞舍,冬季雞舍採用橫向通風模式雞舍優於縱向通風的雞舍;

採取正壓過濾通風系統,使進入雞舍的氣體乾淨,可有助於降低舍內粉塵,但成本高。

2、 冬季雞舍採取間斷式小通風量,處理好通風與保溫的關係,並定期清理雞舍的進風口、出風口。

冬季採取垂直通風模式(新雞舍適度安裝舍內屋頂風機),有利於處理雞舍保溫-通風關係。尤其是冬春季節,在每天氣溫高的時間段,一定要適度加大通風量或延長通風時間。

3、 雞舍安裝新的通風換氣系統新的雞舍通風換氣保溫系統是排出雞舍的氣體通過特殊系統收集去汙,同時利用其中的熱量加熱即將進雞舍的新鮮空氣,既可以讓進入雞舍的空氣預溫有利於舍內保溫,又可以有助於排出舍內粉塵和汙濁氣體(尤其在冬季)。

4、 雞舍內安裝電淨化防病系統(裝置系統含控制器、高壓電源、空間電極系列裝置、有害 及惡臭氣體消除裝置組成,適合佔地面積600m2左右的場舍使用)——開機2-4分鐘,80%以上的舍內粉塵、氣溶膠和有毒有害氣體被清除乾淨,尤其是在冬春季節,對雞呼吸道疾病預防非常有效。

5、 及時清理雞舍內糞便:是非常有效降低雞舍粉塵的措施之一。

6、 控制飼料粉塵,簡單,高效、費用低:

  具體措施:a:控制飼料粒度,尤其是減少飼料中的玉米粉末——配置好粉碎玉米機械的篩子,確保粉碎的玉米顆粒直徑在3-7mm,防止飼料過細(<2mm);

b:飼料中使用動物性油脂——全價蛋雞飼料適度新增1-2%的動植物液體油脂;

c:飼料中適度新增一些液體型功能物質如防黴防菌的液態有機酸、液態防黴劑等。新增前,最好用水稀釋到每噸飼料新增0.2%-0.5%。

7、 雞舍定期噴霧降塵和噴霧消毒:雞舍安裝實心錐形噴嘴,專門用於雞舍噴霧,夏季用於噴霧水降溫,冬季用於噴霧降塵,平時用於定期噴霧消毒(噴灑的水中新增消毒劑)。在實施降塵時,可以適度調大霧滴直徑。

8、 定期對雞舍內的糞便進行特殊處理:如直接向雞糞噴灑消毒劑等。

9、 雞舍增溼:每日定期向雞舍地面噴灑少量水,增加雞舍內適度。

10、 地面定期噴水:清掃雞舍地面之前最好用噴霧器或水槍適當向地面噴水,使地面稍微潮溼後再清掃地面。

11、 適宜的飼養密度:控制好雞舍內雞群飼養密度,不要過於高。

12、 減少應激:雞群飼養過程中儘量減少各種增加雞群應激、雞群大量活動的因素。

13、 粉塵的控制:雞舍噴灑生物活菌除臭劑——由 韓國 ENTECHBIO 公司生產,主要成分為啤酒酵母和乳酸菌, 含量分別在 5.3×107 cfu/g 和 8.7×106 cfu/g 以上。除臭劑噴灑時間最好在每天下午工作人員下班前噴灑。

除臭劑噴灑方法:前3天用原液經 1∶10 稀釋後每天噴灑,用量為 2 L 原液/舍,包括牆壁、地面、空中等儘量將舍內所有空間均噴灑到位,以後每隔1天噴灑1次, 工作濃度1∶20 稀釋液。

秋冬季養雞就是要給雞創造三個「環境

入秋以後天氣逐漸轉涼,雞舍通風開始由縱向通風向過渡式通風轉變,需要根據外界溫度的變化及時調整目標溫度和通風量。而進入冬季後,氣溫降至最低,開始進入最小通風階段,需要協調

秋冬季大腸桿菌多發,這些治療配伍有效

大腸桿菌疾病是蛋雞養殖中最常見的細菌類疾病。隨著秋冬季節來臨,氣溫逐步降低,溫和性流感的發病將越來越多見,而溫和性流感最容易繼發的就是大腸桿菌感染,患病後造成傷亡,並對

秋冬季要注意控制肉雞多病因呼吸道

高密度集約化飼養,使飼養條件和環境都發生了變化,管理因素成為控制禽類生存的決定因素之一,從而使飼養場面臨許多原因複雜的新問題,如營養+環境+免疫功能缺陷+併發或繼發多種病原體。高密集飼養縮短了病毒細菌的傳播過程,使發病突然,傳播迅速,病原傳代與重組機

秋冬季飼養德化黑雞的注意事項

秋冬是農家收穫的季節,也是飼養德化黑雞的多事之秋,很多疾病在這個季節容易發生。這就要求養殖戶在飼養管理、疾病防治方面做得更細、更好。主要應注意:一、防寒保溫1、提早修繕雞舍。檢查雞舍及其窗戶是否擋風防漏,若有則即時修好,以防賊風侵襲。2、增強適應能

秋冬季養雞要防低溫病

低溫病是秋冬低溫季節較易常發的一種疾病,特別是東北地區氣溫較低,而蛋雞在產蛋期對鈣、磷的需求較大,雞隻若採食量跟不上,加上雞隻的鈣、磷等代謝障礙,引起骨骼組織生長異常,

秋冬季養雞要防低溫病!

低溫病是秋冬低溫季節較易常發的一種疾病,特別是東北地區氣溫較低,而蛋雞在產蛋期對鈣、磷的需求較大,雞隻若採食量跟不上,加上雞隻的鈣、磷等代謝障礙,引起骨骼組織生長異常,

秋冬季雛雞死亡率高的原因分析

決定蛋雞經濟效益的第一大要素便是成活率,因此控制雛雞的死亡率至關重要。造成雛雞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幾點:一、育雛期溫度忽高忽低有錢買藥,沒錢買煤是許多養殖戶的一大誤區。很多養殖戶怕燒煤,從而溫度很難掌握,導致雛雞得病用許多藥物。溫度過高,雛雞

秋冬季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技術要點

當前,高致病性禽流感在全球範圍內流行,一些國家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呈明顯擴大態勢,形勢複雜。我國正處在秋冬高致病性禽流感高發季節,防控壓力大。針對當前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態

秋冬季影響家禽疫病難控因素分析

秋冬季節家禽疫病流行的規律性比較明顯,以溫和型流感、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水禽坦布蘇病毒感染等為主要疫病,且主要以混感形式發生。雖然大家都意識到了這一點,但在家禽疫病發生時的處置上,普遍表現為療效差、易反覆、治癒率低等特點。對此部分獸醫、技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