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養雞要防低溫病
「低溫病」是秋冬低溫季節較易常發的一種疾病,特別是東北地區氣溫較低,而蛋雞在產蛋期對鈣、磷的需求較大,雞隻若採食量跟不上,加上雞隻的鈣、磷等代謝障礙,引起骨骼組織生長異常,進而形成營養性疾病。該病危害較大,直接影響到蛋雞的產蛋量,雞蛋變小,蛋殼質量變差, 嚴重影響養雞養殖的收益。因此,在低溫季節裡,特別是東北地區,應搞好「低溫病」的預防和治療。
1 症狀
病雞發育不良,食慾減退,骨骼變軟變曲,軟肋骨和硬肋骨的接合處有圓珠樣硬節,胸平扁、向兩側突出。發病嚴重的嘴軟如軟骨,可彎曲但啄食困難,成雞多數伏臥,站立困難。
2 預防
2.1 日糧配製要合理,按營養標準,給雞隻以充足的鈣、磷、維生素D,如有條件,最好使用全價的配合飼料,以保證雞隻對鈣、磷所需。
2.2 雞場要給予充足的光照,一般每天以日照16 h為宜,日照不足的可用燈光替代,同時在飼料中補喂沙礫,以提高雞對飼料的消化率。
3 治療
3.1 發現病雞,及時調整日糧中的鈣、磷比例,同時可加入新增劑,以增加日糧中各種礦物質和維生素的含量。特別是要注意補充維生素D或魚肝油,以促進雞體對鈣、磷的吸收。一般情況下,每公斤飼料中加入2 000 IU 維生素D、魚肝油每隻雞每日1~ 2 m L。
3.2 在雞隻日糧中新增骨粉、貝殼粉、石粉等含鈣和磷較多的物質。各種物質在全價日糧中的比例為:骨粉佔日糧的l%~2%,石粉和貝殼粉在雛雞飼料中合佔 1%~ 2%,在蛋雞、種雞日糧中適當加量,佔2%左右。
3.3 對於發病嚴重的雞隻, 可皮下注射維生素D注射液。注射量為每天6000~ 10000IU/kg,每3~5 d重複注射1次,一般 2~3次即可,配合口服鈣劑效果更好。
在寒冷的秋冬季節,特別是在東北地區,除了保證供暖,更要嚴防雞隻其它疾病的發生。特別是蛋雞,為了保證冬季依然擁有較高的產蛋量,需要不斷增加營養,尤其是形成雞蛋所必需的一些營養物質。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在穩產的基礎上獲得更高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