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雞場春季進雞前後雞舍常規消毒程式

一、雞舍常規消毒程式

灑水防塵——消除雞糞——搬出可移動器具——清掃雞舍——高壓水槍由高到低沖洗——自然乾燥一會(半乾半溼)——噴消毒液至屋頂牆壁和地面——乾燥——搬進消毒過的器具——甲醛燻蒸雞舍——密閉2天——通風空舍7天——方可進雞(如急用,可燻蒸24小時,通風24小時後使用)

二、堅持定期、常規、預防消毒,每週至少2次以上。

三、把握消毒時機。全進前、全進後、發病前後等都要按規定要求程式徹底消毒。

四、請輪換使用消毒藥物,以免作用單一式而產生耐藥性,可隔幾次換一種也可輪換使用。

五、消毒劑的選擇,要根據帶雞還是空舍,殺菌還是防毒等不同的要求,合理選擇不同消毒藥物。醇、表面活性劑、染料、齒素類等只能殺滅細菌;而氯製劑、鹼、氧化劑等才能殺滅病毒。

六、飲水消毒常用季銨鹽和碘製劑,免疫前後2天和給藥前後1天,不可飲水消毒。

七、噴霧帶雞消毒時,霧粒大小在80—120微米效果最佳。雞舍溼度控制在70%—80%。

八、進雞前雞舍可用甲醛燻蒸,室內溫度控制在20c°以上,幹石灰不能很好發揮消毒作用,只有石灰水才能消毒。

九、重視機械清除,禽舍內要及時除糞,清掃,然後再使用消毒劑消毒效果好,以免有機物等干擾。

十、不可忽視周圍外部環境消毒,尤其是進場通道,飼養員的服裝、鞋、靴、車、等傳播途徑的消毒,切斷傳染源。保證消毒效果。

春季蛋雞舍通風管理:做好程式、時間和空間三個適宜

春季的主要天氣特點為多風、乍暖還寒和晝夜溫差大。蛋雞舍內環境要溫度適宜,蛋雞適宜生長溫度為18~22℃,可以通過三個方面的工作將舍內溫度控制在適宜生長的溫度範圍內,即程式上適

春季霧雨季節種雞場疾病防控

新興育種中心王萬情一、預防飼料發黴,防止黃麴黴素中毒;1、如果發現飼料有發熱、成塊、成灰壯等飼料應馬上停止飼餵。2、加強飼料保管和運輸,防止飼料倉庫漏雨及潮溼過度,雞舍堆放飼料不要靠牆等。3、潮溼天氣飼料中適當新增中草藥、vc等拌料。二、預防卡氏病

春季封閉雞舍雞氨氣中毒的原因分析及建議處理方法

一、概念氨氣是一種無色而具有強烈刺激性臭味的氣體。雞場內雞氨氣中毒的現象時有發生,特別是在冬季及早春多發,現代密閉式雞舍、集約化雞場較開放式的多發。中毒輕者可造成雞生長

春季雞呼吸道病發生的各個原因

飼養管理原因雞場選址不當,雞舍建造不合理,沒有科學的通風系統,養殖戶不重視通風、不敢通風、不會通風。春季節晝夜溫差大,養殖戶很難把握通風與保溫的關係,冷風吹入雞舍,容易引起雞隻感冒。舍內氨氣味過大,加上通風不良,刺激呼吸道黏膜,即使投服再多的藥物

春季成功養殖的八大管理要點

春季通風管理春季晝夜溫差大,雞舍通風利用好風機時控和溫控,時控保證雞舍空氣質量合適,溫控管理好雞舍溫度,避免超溫過多。即春季通風要穩,順應天氣變化,合理及時轉換好最小通

雞舍環境的春季管理

一溼度相對溼度以60%~70%為宜,較高的溼度利於微生物的存活和繁殖,如果伴有溫度低則會加重低溫的危害。溼度低則雞舍乾燥,易誘發雞的呼吸道疾病,尤其是雛雞長時間處於乾燥的環境裡可導致其脫水、衰弱。因此,要重視對雞舍溼度的調整。冬季墊料比較乾燥,要經常灑水

春季籠養雞舍管理之——溼度篇(實踐應用版)

春季乾燥多風,氣候多變,晝夜溫差大,同時疫病多發,特別是肉雞養殖過程中,春季更是呼吸道病多發的時節,如果防治不當很容易繼發氣囊炎的發病,導致雞群死淘加大。其中有很大一部

春季飼養肉雞五要點

春季氣候變化異常,是疾病的高發期。在此階段飼養肉雞,應從如下五方面著手。加強消毒工作消毒工作要抓好三個環節,即雛雞入舍前、飼養期間、賣雞後。雛雞入舍前,雞舍及器具應嚴格沖洗、消毒(雞舍內應反覆消毒3次以上)。飼養期間要掌握三個要點:雞舍門口要設消毒

春季育雛,請嚴把十關!

春季氣溫逐漸回升,是育雛旺季,為了提高雛雞的成活率,應嚴把育雛十大關。01消毒關。先將雞舍徹底清掃沖洗乾淨,然後進行燻蒸消毒,關嚴門窗12~24小時後,開啟門窗通風換氣。所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