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春季籠養雞舍管理之——溼度篇(實踐應用版)

春季乾燥多風,氣候多變,晝夜溫差大,同時疫病多發,特別是肉雞養殖過程中,春季更是呼吸道病多發的時節,如果防治不當很容易繼發氣囊炎的發病,導致雞群死淘加大。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雞舍溼度不合理,通風不合理造成的。

  一、溼度對雞舍環境和雞群健康的影響

春季乾燥多風,外界空氣溼度低。特別是北方外界空氣溼度只有20-40%,特別是白天外界溫度升高,雞舍通風加大,雞舍溼度是很難達標的。乾燥的雞舍環境容易造成舍內粉塵,毛屑病原微生物的飛揚,破壞空氣質量,對雞群健康帶來很大危害。從生理角度來說肺臟喜溼,同時溼潤的空氣能保持呼吸道黏膜纖毛的完整。肉雞要降低死淘和發病率首先要保證黏膜系統的完整,呼吸道黏膜完整才能發揮屏障作用,將病原拒之門外,發病的雞群首要的表現是黏膜系統的完整性遭到破壞。春季由於早晚天氣寒涼溫差比較大,空氣溼度低,乾冷的空氣容易侵害和損傷呼吸道黏膜導致呼吸道病多發,(特別是雞舍內乾燥,粉塵大,絨毛皮屑病原飛揚,刺激呼吸道黏膜分泌黏液)引起雞群咳嗽,甩鼻。正常情況呼吸道黏膜纖毛不停擺動把微生物病原,灰塵清運出體外,阻止病原菌進入機體。一旦呼吸黏膜損傷,病毒細菌侵入機體,繼發感染引起炎症和高燒,就會引起雞群死淘增加。

  二、溼度對雞群體感溫度的影響

溼度變化不僅影響雞舍環境,而且直接影響雞群體感溫度,進而影響雞群的健康生長。

在中國的北方,冬、春、秋三季,環境乾燥,在肉雞育雛的5-7日齡,隨著雞群飲水、地面積水蒸發,雛雞排洩等,舍內溼度一般會達到60-70%,甚至更高,這時候也是要求我們開始通風換氣的時候,如果進行一次完全換氣,我們可以看出,僅僅因為溼度下降,就使體感溫度降低3-5℃;這在育雛期是非常可怕的。(因為雛雞沒有自我調體溫的能力),這就是為什麼一週前,只要一開始換氣,就會有呼吸道發生,很多時候,不是有冷風吹到了雞身上,而是溼度下降,給雞群造成了冷應激。所以,這時候,一定不能進行完全換氣,可以在2天內,使雞群逐漸適應溼度下降。伴隨著通風的進行,根據雞群的表現,相應的提高雞舍內的溫度。

風冷效應和溼度反相關,相信大家已經都不陌生。但是,在雞舍內溼度下降帶來體感溫度的變化,我們在生產中,卻不是常常關注到。 下表是風速在0米/秒時,7日齡雛雞目標溫度在30℃時,溼度和體感溫度對照表:(僅供舉例參考)

  《體感溫度=溫度-風速×風冷係數 (溼度-目標溼度)×溼熱係數0.12》

可以看出,在相同的室溫下,溼度在70%和溼度在30%時,體感溫差高達4.8℃。

  三、雞舍加溼的原則和方法

春季雞舍加溼的原則是:必須保持雞舍溼度的相對穩定,不能忽高忽低,出現斷溼現象。(合理安排雞舍加溼時間及次數保障全天24小時溼度相對平穩),現在許多養殖場加溼都是比較隨意的,致使雞舍溼度環境極不穩定,導致雞群呼吸道病的多發。

 

  1、地面灑水加溼

  對於地面灑水加溼要少灑勤灑,不能出現水窪或斷溼,沒有蒸發的是水,蒸發起來的才是溼度,地面如果長時間大面積積水,不僅影響底層雞群體感溫度,同時會汙染雞舍環境,積水容易和糞帶掉落的雞糞毛屑粉塵,混合,導致大量細菌微生物滋生繁殖,進而影響雞群健康。

  2、合理謹慎使用霧線加溼

  大家應該明白霧線開啟的第一作用是影響雞舍降溫,其次是增加溼度。使用霧線加溼的話一定要注意,噴霧對雞舍溫度,溫度探頭,雞群體感溫度的影響。使用霧線加溼儘量選擇雛雞階段就開始使用,讓小雞習慣霧線對雞舍環境影響產生的應激,如果中期,或後期突然由地面灑水加溼,改為霧線噴霧加溼,雞群可能因體感溫度發生變化應激過大而發病,(特別是霧線噴頭距離籠頂位置較近的雞舍,噴霧時間設定不合理時,很容易造成頂層雞受涼),在實踐生產當中這種案例時有發生。

  這裡要強調一下,溼度對體感溫度影響分溼熱,和溼冷,當雞體周圍溫度下降到18℃以下時霧線加溼就變成了溼冷效應。(就好比夏季為了給雞群降溫,給雞身上噴水一個道理)

  3、霧線的定時開啟

  現在很多噴霧系統,和環控器連線,可以控制以秒為單位的啟動時間,最好能達到霧滴不落下來為好,以霧滴不降到雞背上,懸浮於空中最好。可以使用高頻次,短時間的定時啟動,一般開啟3--10秒。定時迴圈啟動,(根據霧線距離籠頂高度合理掌握)相對要安全一些。霧線定時開啟設定要滿足時間,溫度,溼度,幾個限制標準,例如開啟時間為上午8點至下午18點,高於雞舍目標溫度0.1度以上開啟,溼度低於50%開啟高於65%停止噴霧。

  使用霧線噴霧加溼時應注意觀察噴頭有無漏水,噴雞溼料現象,和堵嘴停噴現象。

  來源:現代養殖技術最前沿,作者:劉志傑,文中觀點僅供參考,應根據養殖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籠養肉雞春季管理技術討論

養雞行業很久以來就有春捂秋凍這一說法,而且口口相傳的老師也很多,說法來源無從追溯,談談我的理解,希望懂行的老師多拍磚,共同進步。春季一般來說風大溼度低,加上早晚溫度變化

雞舍環境的春季管理

一溼度相對溼度以60%~70%為宜,較高的溼度利於微生物的存活和繁殖,如果伴有溫度低則會加重低溫的危害。溼度低則雞舍乾燥,易誘發雞的呼吸道疾病,尤其是雛雞長時間處於乾燥的環境裡可導致其脫水、衰弱。因此,要重視對雞舍溼度的調整。冬季墊料比較乾燥,要經常灑水

春季通風管理五個問題和雞舍溫度溼度與通風控制技術

春季天氣特點是外界氣溫逐漸升高、溫度變化無常和晝夜溫差大,密閉式育雛育成舍春季的舍內環境不易控制。因此,我們應結合春季氣候特點,並遵循雞的自然規律,做好育雛育成舍雞群春

現代籠養肉雞春季通風管理要點!

春季氣候多變,乾燥多風,同時溫差較大,疫病多發。對於肉雞養殖,春季管理工作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那麼如何合理掌握春季養殖過程中的關鍵環節,降低養殖風險。就變得尤為重要。那

春季孵化雞苗需要關注的事項

春季孵化雞苗需要關注的事項春天是孵雞苗的黃金季節,也是雞苗好旺銷時期。雞孵化時應根據胚胎的發育,嚴把溫度、溼度、通風、翻蛋和涼蛋關。一、溼度保持室內的相對溼度為60%65%;孵化機的相對溼度為55%60%;出雛機相對溼度為65%70%。二、溫度孵房、孵化室

春季如何養好肉雞

一、當前飼養場普遍存在的問題1、保溫不能徹底落實,有雞群著涼的現象。會出現雛雞受涼而引起雞群發病的情況。2、雞舍內灰塵較多,忽視換氣,這些現象容易引起雞心、肺、腹腔積水,生長受阻,肉雞均勻度差,殘次雞多。3、雞糞不及時清理,堆積太厚,溼度太大,氨氣

春季肉雞環境控制的「大內幕」

本文整理自一位從業幾十年的一線技術經理的養殖心得,從充分了解肉雞習性,到通風、溫溼度的細節把控,從舍內裝置的排兵佈陣,到肉雞的腸道保健技術,事無鉅細闡釋春季養雞的全流程

春季孵化雞苗技術要點

春天是孵雞苗的黃金季節,也是雞苗好旺銷時期。家禽孵化時應根據胚胎的發育,嚴把溫度、溼度、通風、翻蛋和涼蛋關。一、溫度孵房、孵化室溫保持在25℃左右;蛋面溫度在孵化前期保持在39℃左右;孵化後期應保持在37.538℃;出雛機溫度一般控制在3637℃之間為宜。二、

春季成功養殖的八大管理要點

春季通風管理春季晝夜溫差大,雞舍通風利用好風機時控和溫控,時控保證雞舍空氣質量合適,溫控管理好雞舍溫度,避免超溫過多。即春季通風要穩,順應天氣變化,合理及時轉換好最小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