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舍溼度合理控制養雞更省心
空氣溼度是表示空氣潮溼程度的物理量,稱為「空氣溼度」,簡稱「氣溼」。通常採用相對溼度來表示,相對溼度是指空氣中的實際水氣壓與同溫度下飽和水氣壓之比,用百分比表示。對雞而言,適宜的相對溼度為50%-70%,低於40%為低溼,高於80%為高溼。
溼度的合理調節
正常的飼養環境應該是前高後低,但在實際生產中很多雞場恰恰相反,前低後高。
前期溼度低,雞群易患呼吸道病,通過臨床的大量觀察,氣囊炎、支氣管堵塞症的發生與雞舍前期溼度低有非常大的關係。
因此,育雛期的相對溼度應保持在65%-70%。
正常情況下,雞隻的呼吸道是溼潤的,且覆有一層帶粘液的纖毛上皮。大多數粉塵微粒等進入呼吸道時,被纖毛吸附在上呼吸道,雞體通過纖毛擺動將粉塵排出體外,阻止微生物向體內進入。空氣乾燥時,呼吸道粘膜的溼潤程度下降,抑制了纖毛上皮的運動機能。加之因乾燥而造成的舍內粉塵大量增多,各種微生物同粉塵一起通過呼吸道進入肺泡、氣囊。嚴重的則因纖毛上皮脫落,粘膜乾裂,病原微生物可由此直接侵入血液,引發雞群呼吸道病的發生。
相對溼度對病毒的影響要比溫度大。具有脂蛋白囊膜的病毒,在低溼條件下較穩定,存活的時間較長。這一點在乾燥的冬春季節裡,對病毒性傳染病的防禦具有重要的意義。近年來,病毒性流行病在冬春季節的發病率愈來愈高,而且危害程度日益嚴重。溼度影響通風量的確定,隨著溼度增加和降低,通風量要變化。
造成低溼的原因
通風系統控制不當,通風量過大,帶走舍內的水汽,使空氣的相對溼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