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雞舍的通風管理工作?這幾個原則要注意!
通風是現代養雞必須要做好的一項管理工作,保持雞舍一定的通風量能夠保持空氣清新,為雞舍提供充足的氧氣,為雞群營造溫溼度適宜的雞舍環境,對於減少因環境應激引發疾病的發生很有幫助。雞舍通風的方式不止一種,在季節變化時,特別是寒冷季節更需要處理好通風和保暖之間的矛盾關係,下面就為大家帶來雞舍通風方式和原則介紹。
一、雞舍通風的方式有哪些?
1、自然通風
傳統開放式半開放式雞舍一般採用自然通風,空氣通過地窗、天窗或通風帶和窗戶進行流通。在高溫季節僅靠自然通風降溫效果不理想。另外現代密閉式雞舍育雛前期有時也會採用通風管通風小窗自然通風換氣。
2、機械通風,負壓通風
目前密閉式雞舍大多采用縱向負壓通風,風機全部安裝在雞舍一端的山牆(一般在汙道一邊)或山牆附近的兩側牆壁上,進風口在另一側山牆和側牆的兩側牆壁上,雞舍其他部位無門窗或門窗關閉,空氣沿雞舍的縱軸方向流動。
3、縱向正壓通風
風機將空氣強制輸入雞舍,而出風口作相應調節,以便出風量稍小於進風量而使雞舍內產生微小的正壓。空氣通常是通過縱向安置等於雞舍全長的管子而分佈於雞舍內的,全重疊多層養雞有時需要使用正壓通風。
二、季節轉化時通風四原則
1、季節轉換時易發生的問題
在春季白天比較暖和,但是不如夏天熱,而晚上比較涼快,但又不如冬季冷,這時我們往往認為正好不冷不熱,這個季節的通風應該是最容易的。其實很多雞場在季節轉換時會發生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致使不能很好利用通風系統並誘發雞群呼吸道疾病。首先雞舍側牆進風口數量不夠,這樣就無法滿足適當的過渡通風系統。其次通風系統採用錯誤,本來應該仍舊採用過渡通風系統的情況下,卻轉換成縱向通風系統,致使通風過度給雞群帶來應激。然後縱向進風口在關閉時密閉效能不良,這樣白天使用縱向通風系統,而在晚上比較冷時不能使用最小通風系統,導致舍內空氣質量太差。另外過渡通風系統不能完完全全是自動控制系統,出現許多隨機性問題影響通風效果。
2、最小通風系統
當雞舍溫度處在或低於設定溫度時,我們開啟部分進風口,而風機的運轉由定時鐘控制,所以只有設定好定時迴圈,才能滿足雞群需要,從而提供給雞舍良好的空氣質量。側牆進風口由負壓控制,空氣流向達到雞舍屋頂中間,不僅能夠充分利用屋頂熱量,又可以避免冷風直接吹到雞身上,同時根據需要開啟加熱系統。
使用最小通風系統時應密閉好縱向進風口,如果縱向進風口不能適當密閉,最小通風系統就不會很好執行。所以在白天溫度較高使用縱向通風系統,而晚上溫度變低需要使用最小通風系統時,一定要密封嚴縱向進風口。當雞舍溫度高於設定溫度時,風機不再由定時鐘控制,而是連續運轉,進行過渡期通風。
3、過渡通風系統
過渡期通風介於最小通風和縱向通風之間,需要增加側牆進風口數量,混合使用最小和縱向通風風機,空氣從側牆進風口進入雞舍,這樣既能讓更充分的空氣進入雞舍,又沒有縱向通風的風冷效應,避免雞群發生應激。在轉換到縱向通風之前可以運用較長時間的過渡通風系統。
過渡通風系統是雞舍溫度高於設定溫度時,開啟所有的側牆進風口,最小通風系統的風機不再由定時鐘控制,而是連續運轉。即所有用於最小通風系統的進風口都開啟,有時可以使用部分縱向通風的風機。
4、過渡通風的管理
我們知道雞舍溫度在設定溫度以下時,使用最小通風系統,只有舍溫一直在設定溫度以上時,才能使用過渡通風,這時舍內空氣流動加大,雞群很容易趴在地上,所以我們應根據雞群表現來判定到底開啟幾機比較合理。即更需觀察雞群行為,不能只看溫度計所測定的溫度來管理通風系統。
在達到最大過渡通風量時雞群仍表現出太熱時,才能轉換到縱向通風系統。不要只根據溫度計測定的溫度已經超標就轉換成縱向通風,否則過早轉換成縱向通風,雞群會受到冷應激而著涼,往往表現趴在地上不願動,即活躍性變差。
每次改變通風設定以後,作為管理者均應親自待在雞舍,最好等20分鐘左右的時間,仔細觀察雞群的活躍情況是否更好,這樣才能確定我們設定的通風是否更加合理。而大部分管理者只根據經驗告訴工人隨意調節通風系統,而未繼續觀察雞群的實際表現,這種做法是非常被動和不可取的。
在春秋季節白天溫度較高,一般需要過渡通風或縱向通風,晚上溫度降低又要轉換成最小通風,這樣來回轉換通風系統,這個時候雞舍具備自動控制能力是最理想的,而實際生產中很少能夠實現自動控制。所以在晚上使用最小通風時,應適當密閉縱向通風進風口,否則最小通風不能很好的執行。同時管理好定時鐘迴圈時間,確保舍內空氣質量良好。
以上就是給雞舍通風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在夏季時通風最為重要也最為簡單,但是在冬季時也絕對不能為了保暖而放棄通風,否則很容易出現氨氣濃度超標導致雞患上呼吸道疾病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