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高溫氣候下雞舍的通風管理

一、雞舍密閉性要好

夏季最典型的通風方式為縱向通風,空氣從雞舍的一端進入,再從另一端抽出去,採用這種通風方式的先決條件就是雞舍密閉性良好。密閉越好,進入雞舍的空氣越能得到較好的控制。

縱向通風時,要求所有進入雞舍的空氣都從溼簾或縱向進風口進入雞舍,而不是從其他縫隙進入。如果雞舍密閉不好,雞舍的風速是不均勻的,越靠近風機端風速越快,這樣勢必會造成雞舍兩端的溫差較大。

二、合理設計縱向通風

夏季雞舍要進行有效的通風,就必須確保雞舍縱向通風設計合理,縱向通風設計內容包括通風量、工作負壓、風機數量、溼簾面積和進風口面積。所有使用的裝置效能資料要可靠,再正確計算所需的風機和溼簾面積等,才能進行有效的通風。

1. 計算通風量

通風量(米 3/ 小時)=設計風速 × 雞舍截面積 ×3600。風速設計時,育成期為 1.78 ~ 2.03 米 / 秒,產蛋期或商品肉雞為 2.5 米 / 秒,通風量取決於當時的氣候條件和溼度。雞舍截面積是指空氣通過時的有效面積,截面積= ( 寬 × 高 ) ( 寬 ÷2× 屋頂高 ),計算截面積時應將蛋箱面積、棚架面積等從雞舍截面積中去除。3600是換算係數。

2. 風機工作負壓

負壓表示風機將空氣從外面通過隔房、溼簾抽入並通過雞舍時的工作程度。如果雞舍內障礙物越多(產蛋箱、棚架、遮光罩),阻力越大,風機需要產生的工作壓力越強,風速越快。雞舍負壓越高,風機產生的能效越低。舉例說明,1 臺 0.75 千瓦的風機,在雞舍負壓為 0、12、25、31、37、50 帕時,所產生的排風量分別為 43、40、38、36、34、30(1000 米 3/ 小時),由此可見,隨著雞舍負壓的逐漸增加,風機的排風能力越來越小。縱向通風時風機工作負壓設計參考 :如果雞舍不用溼簾時負壓為 20 帕,使用 15 釐米厚的溼簾時負壓為 30 帕,使 用 15 釐米溼簾再加上舍內有產蛋箱時負壓會變成 40 帕,如果使用 15 釐米溼簾再加上風機安裝有遮黑罩則負壓為50 ~ 60 帕。

3. 風機數量

瞭解了負壓值和通風量,就能正確計算出所需的風機數量,以確保通風系統的正常運轉。風機數量=通風總量 ÷ 每颱風機通風量。計算得出的資料如果出現小數點,則直接進位取整數,如計算結果為 9.2 臺時,就應使用 10 颱風機。

4. 溼簾面積

根據風機臺數就可以計算出溼簾面積,溼簾面積=所有工作風機通風總量 ÷1.78 米 / 秒 ÷3600,可見溼簾面積和風機的排風量有直接關係,與雞舍飼養面積無關。上式中的 1.78 米 / 秒是指空氣從外界穿過溼簾的風速,不是從雞舍一端到另一端的風速。

溼 簾 的 設 計 和 溼 簾 內 的 角 度 對 通 風 的 影 響 是 很大 的。 舉 例 說 明 :一 般 溼 簾 的 角 度 有 45° ×15°和30° ×30°兩種,空氣通過溼簾進入雞舍的負壓為 16 帕,不用溼簾風機的額定排風量為 4.1 萬米 3,使用溼簾後變為 3.8 萬米 3,減少了 8% 的排風能力。如果溼簾角度是60° ×30°,這時舍內的負壓是 40 帕,最早設定的風機排風量 4.1 萬米 3 就變成了 3.5 萬米 3,原來設計的風速是 2.5 米 / 秒,而實際風速只有 2.13 米 / 秒。如果溼簾角度是 45° ×45°,這時雞舍內的負壓是 50 帕,那麼風機排風量由 4.1 萬米 3 變為 3.2 萬米 3,原來設計的風速 2.5 米 / 秒將降低為 1.95 米 / 秒。由此可見,如果設計雞舍所用裝置不一樣,通風效果會產生很大的變化,從而嚴重影響雞群的生長髮育。另外,最好先建溼簾隔房,在雞舍兩側安裝(雞舍頂端)溼簾應注意溼簾的角度,確保安裝方向正確。檢測溼簾安裝正確的最簡單方法是站在隔房向雞舍看能夠看到亮光即可,否則就裝反了。

一個好的溼簾進風口,邊緣最好用橡膠條密封好,在冬季能夠將外界的冷風完全隔離開來。進風口的擋風板面積越大越好,這樣漏風的機會就越小。

5. 進風口面積

進風口面積=所有工作風機通風量 ÷2.5 米 / 秒 ÷3600。進風口面積必須是沒有阻礙的開放面積,確保進風口導風板密閉效能良好,特別是在冬季非常重要。進風口導風板要求能夠開啟到最大限度以達到所要求的進風口面積,但在實踐中發現一些工人將進風擋風板關得太多,他們覺得進風口小了風速變大,舍內風速也會變大,這是錯誤的,因為擋風板關得越小,風機的排風壓力越大,雖然進風口風速變大,但舍內風速反而變小,實踐操作中應使風機負荷不要太大,舍內風速才能較快。

三、重視雞舍設計

在雞舍設計時應考慮設計風速、溼簾型別、雞舍寬度、雞舍內障礙物(產蛋箱、加熱設施、隔斷、擋板)以及遮黑罩型別等因素,設計值會因上述因素的不同而改變。所有使用的裝置效能指標應確保準確,否則應謹慎使用。

如果雞舍沒有足夠的風機通風量可以使用擋風簾,這樣在不增加風機數量的情況下可以增加舍內風速,因為擋風簾能夠減少舍內的截面積。擋風簾位置最低在墊料以上 2.2 米,不能設定太低,不然會明顯增加風機工作負壓,這樣通風效果會變差。擋風簾應每隔 10 ~ 12米設定 1 個,如果雞舍內只有 2 ~ 3 個,風速在舍內起伏變化較大。

四、做好裝置的維護保養

夏季雞舍縱向通風的關鍵是維修保養通風裝置,確保狀態良好。如風機皮帶磨損較大,轉速變慢,就會大大減少通風量。此外,要求百葉能自由開啟、溼簾乾淨沒有阻礙物,新的溼簾進風順暢,風機排風負荷不能太大。如果溼簾堵塞,舍內負壓較高,風機通風量少,風速低,通風效果肯定會受到影響。在育雛、育成期遮黑罩上的灰塵應每週清理 2 ~ 3 次。

檢查風機的負壓是監測雞舍和裝置狀態的好方法。

縱向通風系統開啟後檢查風機處的負壓,如果負壓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下降,可能原因是風機狀態(滑輪,皮帶,百葉,馬達)或雞舍密閉效能不如以前 ;如果負壓隨著時間推移而增加,可能是溼簾有堵塞。

五、注意風冷效應

空氣在雞群內的流動達到風冷效應,風冷效應取決於以下因素 :雞群周齡,幹球溫度,風速,相對溼度和雞群密度。舍內的溫控探頭即感應器或幹球溫度計均測定不到風冷效應,所以說在縱向通風條件下,雞群的感覺溫度和溫度計顯示的溫度是不一樣的,養殖者可參考不同的風冷效應標準值,再通過觀察雞群是否舒適,確定到底開啟多少颱風機。

雞群的周齡不同風冷效應也不同,一般雞群周齡越小感覺到的風冷效應越大。因此,要根據雞群周齡制定不同的風機設定程式 :年齡小的雞群風機的設定級別應較大(級別是指下一臺風機開啟的溫度增加值,較大的級別則為在雞舍溫度增加較多的情況下才開啟下一臺風機),隨著雞群周齡的增長,風機間的設定級別應該減小,以便風機較快地被啟用啟動。

雞舍、氣候、雞群:通風管理有這三大類重點

家禽養殖過程中,通風管理的根本目的是為雞群提供良好的生產環境,以此充分發揮家禽生產潛能並獲得良好生產績效。對於家禽來說,良好的生產環境就是可接受的空氣質量與適宜的體感溫

如何做好蛋雞夏季通風管理?

夏季氣溫主要以高溫低溼和高溫高溼為主。由於家禽面板沒有汗腺,羽毛覆蓋又緊密,對高溫刺激敏感,經常會發生因通風不合理造成生產指標下降,雞群死亡增加等問題,面對夏季氣候特點

高溫季節雞舍通風降溫常見問題彙總以及改善辦法

在雞舍夏季通風降溫中,最常見的問題是降溫困難,雞隻出現熱應激,還有一些雞舍特別是肉雞舍和蛋雞育雛舍存在冷應激的問題。出現這些問題,主要是風速過低或過高、風向不對、溼度過

夏季高溫,雞舍通風降溫六個重要因素對雞的影響

養雞場雞舍通風降溫管理非常重要,養雞場雞舍雞體溫高,呼吸快,代謝旺盛,呼吸時所需要的氧氣和排出的二氧化碳是同等體重其它動物的2~3倍。另外,雞糞在微生物、溫度、相對溼度的

蛋雞立體籠養的通風原則

立體籠養的雞舍通風原則知多少?良好的舍內小氣侯是養好立體籠養蛋雞的關鍵。舍內小氣侯是指雞舍內空氣環境是可控性的。什麼叫舍內小氣候呢?舍內小氣候是指通過溫度、溼度和通風的管

秋末冬初話「流感」

一發病原因探討流感流行主要是養殖環境遭到了嚴重破壞,環境中長期大量存在流感病毒,只要氣候突變(溫度變化大)、管理不當,都會造成流感發生乃至流行。應激因素主要有:(1)氣候應激:高溫高溼寒冷等。(2)環境因素:強光、通風不良、空氣混濁、氨氣。(3)營養應激:蛋

規模化雞舍夏季通風模式探討

俗話講: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炎熱的夏季,廣大養殖戶對怕的就是夏季的高溫天氣。高溫引起的熱應激不僅可以造成雞群死亡,更為普遍的是導致雞群採食量與飼料轉化率的降低,最終造成養殖效益差。鑑於此,筆者根據多年的養殖經驗對夏季降溫措施及通風模式與大家共同探討

夏季規模化養雞舍通風的模式探討

俗話講: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炎熱的夏季,廣大養殖戶對怕的就是夏季的高溫天氣。高溫引起的熱應激不僅可以造成雞群死亡,更為普遍的是導致雞群採食量與飼料轉化率的降低,最終造成

春季的氣候特點和養雞場的管理重點

一、春天的特點:1、風行數變,氣候溫度說變就變。2、春天的溫度時冬天的延續,基礎通風還是以冷為主,雖然中午時候顯示溫度很高(顯熱)但是隱熱(溼度)基本沒有,所以要春捂秋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