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雞舍、氣候、雞群:通風管理有這三大類重點

家禽養殖過程中,通風管理的根本目的是為雞群提供良好的生產環境,以此充分發揮家禽生產潛能並獲得良好生產績效。對於家禽來說,良好的生產環境就是可接受的空氣質量與適宜的體感溫度。為此,通風管理常常涉及對雞舍、氣候、雞群需求及其感受的研究與管理,相關名詞術語大致可分為與雞舍、氣候、雞群相關的三大類。

  與雞舍相關的名詞術語

  1、密閉性

可用來衡量養殖棟舍有無漏風處及預估洩露面積大小,如將舍內所有進風口全部關閉,只開一個風機,檢視舍內靜壓並與標準對比,舍內靜壓在標準範圍內的,說明雞舍密閉較好,舍內靜壓越低說明雞舍密閉性越差,一般要求進行密閉性測試時的負壓可達37.5帕斯卡以上。

  2、保溫隔熱性

一般由房舍的主體材質決定,所選建築材料的熱阻值(阻礙熱量傳導的能力,類似電阻值)越大則單位時間內傳導熱量越小即保溫隔熱性越好,熱阻值越小則傳導熱量越大即保溫隔熱性越差。

  3、熱橋/冷橋

指處於外牆與屋面的維護結構中,因該部位材質較其他材質的熱量傳導能力更強,熱流較密集,從而形成熱橋(外界溫度高則熱)或冷橋(外界溫度低則冷)。

  4、風機額定排風量

負壓在0.1英寸水柱(或25帕斯卡)下測定的風機排風量。

  5、風機效率

測定的實際排風量與額定排風量的百分比。

  6、短路通風

採用機械負壓通風時,空氣未按照預定的進風口進入或因機械故障造成空氣流向混亂的現象。

  7、通風量

進行通風換氣時,單位時間內所交換氣體體積。其單位常用立方英尺/分鐘(CFM)或立方米/小時(m3/h)。

  8、通風係數(換氣率)

家禽養殖過程中,通常提及的通風係數是指每公斤體重對應的通風換氣量,其單位為立方英尺/分鐘/公斤(CFM/kg)或立方米/小時/公斤(m3/h/kg)。亦或是最小通風係數(0.0155立方米/分鐘/公斤)的倍率,譬如0.6的通風係數即為最小通風係數的0.6倍。

  與氣候相關的名詞術語

  1、幹球溫度

暴露於空氣中而又不受太陽直接照射的幹球溫度表上所讀取的數值,即我們一般天氣預報裡常說的氣溫。

  2、溼球溫度

溼球溫度是指同等焓值空氣狀態下溼球溫度表所讀取的數值。用溼紗布包紮普通溫度計的感溫部分,紗布下端浸在水中,以維持感溫部位空氣溼度達到飽和,在紗布周圍保持一定的空氣流通,示數達到穩定後,此時幹球處溼度未飽和的空氣與溼球處溼度達到飽和的空氣焓值近似相等。

  3、露點溫度

在一定的空氣壓力下,逐漸降低空氣的溫度,當空氣中所含水蒸氣達到飽和狀態,開始凝結形成水滴時的溫度。

  4、體感溫度

在不同日齡、溫度、溼度、風速、密度等共同作用下,機體感受到的溫度,可綜合雞群日齡、溫度、溼度和風速等形成擬合函式進行估測。

  5、相對溼度

指特定溫度下空氣實際所含水蒸氣(含水量)與該溫度下水蒸氣達到飽和時空氣含有水蒸氣的百分比。通常所說的「溼度」即為相對溼度。

  6、空氣含水量

空氣中實際所含水蒸氣的數量。

  7、空氣含水能力

指特定溫度及大氣壓下空氣中可容納水蒸氣的最大量,即單位體積空氣中水蒸氣達到飽和時的數量,一般溫度越高含水能力越大、溫度越低含水能力越小。

  8、靜止空氣

風速極低,流過雞位的風速不能引起風冷效應。

  9、負壓

雞舍內大氣壓與外界大氣壓的差值(一般啟動風機向外排風,從而形成室內氣壓小於室外氣壓的情形)。

  10、負壓通風

安裝在特定空間牆壁上的風機把室內的空氣抽出部分,導致室內空氣壓力瞬時比大氣壓小,此時空間的另一面開有進風口,外界空氣在大氣壓壓力下,自動進入空間。因此在空間內形成定向、穩定的氣流帶。

  11、風速

根據雞舍內不同位置所測得風速分類,一般分為進風口風速(側窗風速、大板風速)、雞位風速(縱向風速)、過水簾風速(穿過水簾紙的風速)。

  與雞群相關的名詞術語

  1、冷應激

通常是指機體對突然溫度下降的環境刺激或是長期處於低溫環境下所產生的一系列生理或病理反應。既有抗損傷反應的發生,也有病理損傷的出現,關鍵取決於應激反應的強弱和動物機體對寒冷應激的適應性(或抵抗力)。

  2、最小通風

室內溫度低於目標溫度時,為了滿足雞隻的基本生理需求,提供最低通風量的通風模式,多適用於寒冷季節和育雛期間、夜間雞群。一般業內公認為最小通風換氣量:0.0155m3/kg/min,但實際上,不同飼養模式或極端低溫下,可遠低於此數值。

  3、風冷效應

加速機體體表熱量流失,降低雞隻體感溫度並帶來冷卻效果。關鍵取決於:雞隻日齡、幹球溫度、空氣速度、相對溼度、飼養密度等因素。

  4、熱應激

指在高環境溫度中,機體對熱環境所做出的非特異性生理反應的總和。

  5、熱應激指數

由靜止空氣溫度對應的華氏溫度數值加上舍內相對溼度百分數得出。

  6、體熱調節

對於恆溫動物而言維持體溫恆定是其生命活動的基本需求,當環境冷熱程度發生改變時,動物通過行為、生理生化的反應,改變產熱和散熱速度的過程,被稱為體熱調節。

  7、物理調節

主要通過物理方式調節機體散熱面積或散熱效率,使散熱增加或減少的反應稱為「散熱調節」或「物理調節」。

  8、化學調節

主要通過化學方式調節機體生理生化等代謝過程使產熱增加或減少的反應稱為「產熱調節」或「化學調節」。

  9、總能

是指飼料中有機物質完全氧化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水和其他氧化物時釋放的全部能量,主要為碳水化合物、粗蛋白質和粗脂肪能量的總和。總能可用氧彈熱量儀測定。

總能=糞便含能量 可消化能(可以消化吸收的能量)。

可消化能=排洩能(尿中能量) 代謝能(可被吸收供給代謝的能量)

代謝能=體增熱(採食後機體產熱增加量) 淨能

淨能=維持能量(標準代謝 活動代謝) 生產能量(生長 繁殖)

維持能量=維持機體基礎代謝能量 活動代謝所需能量。

生產能量=生長的能量 繁殖的能量。

  10、基礎代謝能量

指健康正常的動物在適溫環境條件下、處於空腹、絕對安靜及放鬆狀態時維持自身生存所必要的最低限度的能量代謝。

  11、熱增耗

採食後機體產熱增加量。

  12、舒適區

雞代謝產熱剛好等於散熱,不需要物理調節而能維持體溫恆定的環境溫度範圍。環境溫度在舒適區內,雞最為舒適,飼料利用率最高,生產力最高。

  13、等熱區

雞主要憑藉物理調節維持正常體溫的環境溫度範圍。

  14、臨界溫度

相關「區」的下限或上限溫度。

  15、歐洲效益指數

(出欄均重kg×成活率)÷(飼養天數×料肉比)*100。

春季的氣候特點和養雞場的管理重點

一、春天的特點:1、風行數變,氣候溫度說變就變。2、春天的溫度時冬天的延續,基礎通風還是以冷為主,雖然中午時候顯示溫度很高(顯熱)但是隱熱(溼度)基本沒有,所以要春捂秋凍。二

籠養肉雞夏季溼簾降溫三大問題(彙總)

一、使用水簾的前提,個人認為前提有幾點:1、外界環境溫度高於雞舍需要溫度,且通過加大通風量達到雞群適應的最大風速情況下,雞舍溫度還在上升。2、雞舍溼度在50-65之間。3、在雞群

高溫氣候下雞舍通風管理

一、雞舍密閉性要好夏季最典型的通風方式為縱向通風,空氣從雞舍的一端進入,再從另一端抽出去,採用這種通風方式的先決條件就是雞舍密閉性良好。密閉越好,進入雞舍的空氣越能得到

有效應對肉雞熱應激的三大配方調整策略

在肉雞熱應激期間,除了改善雞舍通風、使用冷卻系統和減少飼養密度之外,還可以輔以飼餵合適配方的營養飼料,減少高溫對雞群的不利影響。特別是當對雞舍進行結構性改變既不符合經濟

夏季養雞三大病:中暑、白冠、球蟲病!

夏季溫度高,常伴有潮溼、悶熱等現象,加之蚊蠅較多,雞群易患病。因此,夏季養雞需謹防一些疾病。一、防中暑當雞舍溫度過高,通風不良時,雞群易中暑。患病雞高度沉鬱,絕食,飲

雞舍溫度三大標準是什麼?你瞭解嗎?

雞舍溫度有哪些要點?在養殖雞的過程中,雞舍溫度是影響雞群健康的一個關鍵因素,特別是肉雞飼養,對溫度的要求則更加嚴格。一旦出現小疏忽,則有可能會引起疫病的流行,可見溫度管理

深秋季節雞舍的通風管理

通常情況下,無論在實際生產中還是理論上我們一直把冬季和夏季的通風管理做為重點,均認為秋季和春季的溫度正好適合雞群生長,雞舍通風比較容易控制,只要稍微注意就不會出現大的問

蛋雞立體籠養的通風原則

立體籠養的雞舍通風原則知多少?良好的舍內小氣侯是養好立體籠養蛋雞的關鍵。舍內小氣侯是指雞舍內空氣環境是可控性的。什麼叫舍內小氣候呢?舍內小氣候是指通過溫度、溼度和通風的管

秋季養雞,如何做好雞舍的通風?

通常情況下,無論在實際生產中還是理論上我們一直把冬季和夏季的通風管理做為重點,均認為秋季和春季的溫度正好適合雞群生長,雞舍通風比較容易控制,只要稍微注意就不會出現大的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