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您的通風做好準備了嗎?
蛋雞養殖過程中,對於密閉性雞舍,舍內通風和保溫工作相互對立。冬季易造成雞群的冷應激,因此冬季雞群的管理目標為「防寒保暖」,避免出現冷風直接吹雞現象。其舍內溫度應控制在13℃以上,雞舍應採取橫向通風模式,即實施最小換氣通風量,以達到通風與保暖兩者之間的平衡。
一、溫度控制的原則
原則:生理上適宜、時間上穩定、結構上均勻。
1、舍內溫溼度目標:溫度目標控制在13-18℃、溼度控制在40-60%。
2、舍內溫差控制:
(1)空間溫差:舍內橫向溫差<3℃、縱向溫差<3℃、垂直溫差<1.5℃;
(2)時間溫差:每小時溫差<1℃、24小時溫差<3℃、每週溫差<3℃。
3、空氣質量目標:氨氣≤20ppm、硫化氫≤20ppm、二氧化碳≤1500ppm,以進入雞舍後人員感覺不憋悶、不刺鼻、不嗆眼為標準。
二、冬季雞舍通風模式的管理
舍內採用滿足最小通風量的橫向通風模式,即結合不同日齡、不同外界溫度來保障最小通風量:
1、最小通風量計算
例:外界溫度在零下12℃時,18周齡雞隻存欄15600只的棟舍,所需要的最小呼吸量為15600*0.6立方米/小時/只雞=9360立方米/小時
2、風機啟動個數計算
風機啟動個數=所需通風量/每颱風機的排放量(若使用的風機為老舊風機,應適當乘以丟轉系數);
即所需通風量9360立方米每小時/風機排放量3800立方米每小時=0.25臺
3、風機開啟時長計算
若保障雞舍最低溫度為13℃時,應設定第一臺風機為13℃時風機開啟0.25臺;以每5分鐘為一個開啟迴圈,則開啟時長應為:5分鐘*0.25臺=1.3分鐘;停止時長為:5分鐘-1.3分鐘=3.7分鐘。
4、小窗開啟大小設定
(1)在開始通風之前,首先要了解雞舍通風結構,並做一些相關的試驗,例如煙霧試驗和風速測定試驗等,掌握雞舍通風特點,瞭解每颱風機的排風量,雞舍的靜壓、進風口的大小、風速、風的走向等;
(2)在雞舍溫度可以保障的前提下,適當提高換氣量,滿足雞群生長和生產的需求,
(3)導流板的角度要合適,保證進來風的走向,使冷風不出現直接吹雞現象;
(4)通過風機開啟個數和開啟時間及小窗開啟大小的配合,使小窗進風口風速控制在3.50~4.00 m/s範圍內;
(5)解決溫度和通風的矛盾,還要根據季節和氣溫等的不同來調節通風量,實現進風口開啟大小、方向及數量同風機開啟數量相匹配。
三、冬季通風管理注意事項
1、做好風速監測:監測風速位置應以雞隻頭部感知的位置為準,冬季風速要求在0.1-0.2m/s;
2、人體感受:人的適宜溫度為18-22℃,與雞隻適宜的溫度比較接近,一般以人進入雞舍不憋悶、不刺鼻、不嗆眼、無明顯異味,感受不到冷風為好;
3、對比位置產蛋差異:記錄並跟蹤雞舍各面的產蛋率,出現單面或者對稱產蛋率下降時應及時關注;
4、良好的雞舍密閉性:對不用的風機、糞溝進行封實,雞舍前端水簾、門縫的縫隙進行密封,避免出現漏風現象。
四、注意事項
1、適宜溫度是確保雞群正常生長髮育的重要因素,為實現雞群穩產,溫度的變化應循序漸進,根據日齡增長與氣溫情況逐步平穩進行,絕不可忽高忽低變化無常。
2、雞舍通風管理是否有效,雞隻是否舒服,不能只依據溫度計和溫控器所顯示的溫度,應必須關注雞隻的體感溫度。
3、判斷雞舍內環境溫度是否適宜,雞群是否健康、舒適的最好方法是觀察雞群行為及狀態,即根據雞群採食、飲水、鳴叫、精神狀態等各方面是否正常來判斷雞群的舒適程度。因此,場區管理人員應掌握雞群正常或異常的別,通過經常進雞舍觀察、評估、感受雞舍的氣味和溫度是否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