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雞養殖業的又一大隱形殺手,冬季也不能忽視!
提到冬季蛋雞疾病防控,大部分的養殖戶都會說要做好通風保暖,做好呼吸道疾病和流感感冒的防控,這當然沒錯。但是,為什麼在這些條件都做好的情況下,還是會出現蛋雞零星死淘的情況?
通過解剖發現蛋雞肝臟破裂出血發黑、發紫,質地很差,一碰就碎。並且蛋雞還會莫名出現疾病,壞死性腸炎、滑囊炎、輸卵管炎等等。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以上所說的問題有可能是由黴菌毒素中毒引起的。這樣的答案讓很多養殖戶疑惑,冬季黴菌素素還這麼嚴重嗎?黴菌毒素不是高溫高溼情況下才會滋生的嗎?
是這樣的,黴菌是具有較高耐受性的,無論是炎熱的夏季還是寒冷的冬季它都能夠很好的生存。冬季黴菌毒素來源在哪呢?
1、使用的玉米大多水分超標
玉米水分過高,一方面飼料裡的能量就不足,蛋雞採食後營養不均衡就會造成產蛋率緩慢下降。另一方面就是黴菌毒素,在飼料原料的儲存中,由於玉米水分較高,十分容易出現黴變情況,一旦糧倉中出現通風不暢、潮溼的現象,就會導致玉米的二次黴變情況。
2、黴菌攜帶
雖然冬天溫度低,飼料發黴的機率小,但是在冬天來臨之前,黴菌產生的毒素已經留在了飼料原料中,尤其是今年北方玉米收穫時期降水量偏多,更是給黴菌毒素的生長繁殖創造了得天獨厚的優勢。
黴菌毒素對蛋雞有哪些危害?
不同的毒素對雞的影響不一樣,有的導致雞吐水,雞冠蒼白、發紫;有的損傷肝、腎,影響蛋雞解毒排毒的功能,毒素留在雞體內,進一步傷害雞的健康;有的損傷雞的生殖系統,導致卵巢和輸卵管萎縮,產蛋率下降,產畸形蛋……同時呢,黴菌毒素也會抑制雞的免疫系統,造成雞抗病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疫苗和使用藥物治療的效果也會下降,嚴重損害養殖利潤。
其實在冬季中低劑量的黴菌毒素蓄積,持續傷害雞的健康,表面看上去雞好好的,實際上雞的肝臟功能已經受損,毒素長期留在體內,雞的產蛋率下降、蛋殼質量差、抗病力下降。這些生產效能稍弱的雞隱藏在大群中,不容易被發現,然而一旦有疾病入侵,又是這群體弱的雞先倒下,傳染大群,對養雞人來說經濟損失更大,所以黴菌毒素在養殖業被稱為「隱形殺手」。
黴菌這一大根源不除,吃再多的腸道藥也於事無補,長時間下去,雞群抵抗力低下,營養吸收不好;蛋重跟不上,產蛋率也不穩定;養殖成本增加,養殖利潤減少,所以一定要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