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冬季飼養蛋雞做好兩件事

近年來,蛋雞規模養殖場(戶)數量不斷增多,且區域飼養表現明顯,絕大多數為農民個人經營,呈現出「小規模、大範圍」的特點。冬季飼養蛋雞,技術條件要求較高,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將使雞群的正常生產受到嚴重影響。冬季蛋雞飼養管理要注意以下問題:

一、強化飼養管理

提高能量水平 冬季氣溫低,雞體熱量消耗大,維持體溫需要的能量增多,為滿足雞體自身消耗和產蛋需要,必須增加飼料中能量含量,使其達到每公斤11.72兆焦~每公斤 12.35兆焦,蛋白質保持在15%~17%,鈣含量保持在3.0%~3.4%。在配方中可提高動物性飼料、玉米、小麥、碎米比例,亦可新增適量油脂,適 當減少麩皮、米糠等粗纖維飼料,並依產蛋情況適當增加日糧。

保持恆定光照 光照對蛋雞的排卵、產蛋有促進作用,每天需照16小時。冬季自然光照短於12小時,需人工補光。方法是:在雞舍內掛40瓦燈泡,燈離地2米,燈與燈之間3 米左右,每天天亮前和日落後各補所缺光照時間的一半。補充光照時間一經確定,就要準時開、關燈,持之以恆,切不可時斷時續,忽早忽晚。

排水除溼 冬季雞舍密封,換氣量小,舍內易潮溼。潮溼的環境會降低舍溫,且易繼發雞呼吸道病,所以,溼度應保持在50%~70%。要經常檢修飲水系統,避免水管、飲 水器或水槽漏水淋溼雞體、飼料,造成舍內溼度和雞體散熱加大。要保證排水暢通,及時排除舍內汙水。一般來說,蛋雞最適的舍溫為16℃~21℃,當低於5℃ 時,產蛋率下降,低於0℃時,產蛋量顯著減少,且飼料消耗明顯增加。因此,冬季要採取防寒保暖措施,使舍內溫度維持在適宜範圍。

二、搞好綜合疫病防治

冬季易發生禽流感、新城疫、雞傳染性支氣管炎、雞傳染性喉氣管炎等病毒性傳染病,入冬前加強免疫1次。每隔2周~3周在飼料中新增抗菌藥物,如強力黴素、恩諾沙4天,可預防呼吸道病的發生。在飼料中經常加入多種維生素,可減少應激,增加抵抗力,保護呼吸道黏膜。

蛋雞冬季飼養管理要點

冬季來臨,養殖戶如何飼養蛋雞呢,小編要從溫度、飼料、光照、通風換氣、做好綜合疫病防治角度去出發討論飼養蛋雞管理要點。1、溫度①一般來說,蛋雞最適的舍溫為18℃~24℃,

冬季養蛋雞做好這10點!

冬季氣溫低、空氣中溼度減少,很容易給雞群的生長帶來影響,因此做好保健工作利於雞群的生長。1提前做好準備寒冬到來之前,對雞舍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與維修,堵死牆壁裂縫,更換門

冬季蛋雞飼養管理措施

一、防寒保溫最適宜蛋雞產蛋的溫度範圍是18-23℃,低於5℃,產蛋量明顯下降,飼料消耗增加,因此,寒冷季節首先要做好防寒保溫工作。養雞戶可根據所在地區和條件選用以下方法保溫:1.封閉雞舍四壁和房頂上除換氣窗以外的所有空洞和縫隙,修好門,堵塞北窗,南窗安裝

冬季,您的通風做好準備了嗎?

蛋雞養殖過程中,對於密閉性雞舍,舍內通風和保溫工作相互對立。冬季易造成雞群的冷應激,因此冬季雞群的管理目標為防寒保暖,避免出現冷風直接吹雞現象。其舍內溫度應控制在13℃以上

冬季青年雞週轉,您需要做好哪幾點?

為了更好地滿足雞群生長髮育及產蛋需要,養殖場一般於雞群9~15周齡完成育雛育成舍轉蛋雞舍的轉群工作。蛋雞從育雛育成舍轉到蛋雞舍經歷環境的鉅變、運輸過程的不確定性,轉群后往往

如何做好冬季育雛管理?

冬季天氣嚴寒,北方一般為-10℃至-20℃左右,南方最低氣溫也能達到-5℃至-2℃左右,並且大風天氣多,溼度低,而育雛需要的溫度、溼度較高,一般情況下在第一週需要的溫度就達到了32-37℃

冬季養雞,做好防寒保溫是關鍵

冬季氣候寒冷乾燥,不利於養雞。雞對環境變化極其敏感,易發生冷應激,誘發各種疾病,因此冬季也是疾病的高發時期,一旦出現問題,將面臨不小的損失。面對冬季的風險,養殖朋友應以

蛋雞養殖業的又一大隱形殺手,冬季也不能忽視!

提到冬季蛋雞疾病防控,大部分的養殖戶都會說要做好通風保暖,做好呼吸道疾病和流感感冒的防控,這當然沒錯。但是,為什麼在這些條件都做好的情況下,還是會出現蛋雞零星死淘的情況

冬季要想雞養好十大保健措施不可少

冬季氣溫低、空氣中溼度減少,很容易給雞群的生長帶來影響,因此做好保健工作利於雞群的生長。01提前做好準備寒冬到來之前,對雞舍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與維修,堵死牆壁裂縫,更換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