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飼養蛋雞做好兩件事
近年來,蛋雞規模養殖場(戶)數量不斷增多,且區域飼養表現明顯,絕大多數為農民個人經營,呈現出「小規模、大範圍」的特點。冬季飼養蛋雞,技術條件要求較高,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將使雞群的正常生產受到嚴重影響。冬季蛋雞飼養管理要注意以下問題:
一、強化飼養管理
提高能量水平 冬季氣溫低,雞體熱量消耗大,維持體溫需要的能量增多,為滿足雞體自身消耗和產蛋需要,必須增加飼料中能量含量,使其達到每公斤11.72兆焦~每公斤 12.35兆焦,蛋白質保持在15%~17%,鈣含量保持在3.0%~3.4%。在配方中可提高動物性飼料、玉米、小麥、碎米比例,亦可新增適量油脂,適 當減少麩皮、米糠等粗纖維飼料,並依產蛋情況適當增加日糧。
保持恆定光照 光照對蛋雞的排卵、產蛋有促進作用,每天需照16小時。冬季自然光照短於12小時,需人工補光。方法是:在雞舍內掛40瓦燈泡,燈離地2米,燈與燈之間3 米左右,每天天亮前和日落後各補所缺光照時間的一半。補充光照時間一經確定,就要準時開、關燈,持之以恆,切不可時斷時續,忽早忽晚。
排水除溼 冬季雞舍密封,換氣量小,舍內易潮溼。潮溼的環境會降低舍溫,且易繼發雞呼吸道病,所以,溼度應保持在50%~70%。要經常檢修飲水系統,避免水管、飲 水器或水槽漏水淋溼雞體、飼料,造成舍內溼度和雞體散熱加大。要保證排水暢通,及時排除舍內汙水。一般來說,蛋雞最適的舍溫為16℃~21℃,當低於5℃ 時,產蛋率下降,低於0℃時,產蛋量顯著減少,且飼料消耗明顯增加。因此,冬季要採取防寒保暖措施,使舍內溫度維持在適宜範圍。
二、搞好綜合疫病防治
冬季易發生禽流感、新城疫、雞傳染性支氣管炎、雞傳染性喉氣管炎等病毒性傳染病,入冬前加強免疫1次。每隔2周~3周在飼料中新增抗菌藥物,如強力黴素、恩諾沙4天,可預防呼吸道病的發生。在飼料中經常加入多種維生素,可減少應激,增加抵抗力,保護呼吸道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