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雞產蛋期日耗料增加的因素分析
1.品種因素
蛋雞按照品種劃分一般分為紅殼蛋雞和粉殼蛋雞兩類。按照品種劃分紅雞的耗料量一般比粉雞的耗料量要高,而且紅雞品種的體重均高於粉雞體重,單從基礎維持能量來說就比粉雞的要高。
紅雞的代表品種為海蘭褐、羅曼褐、伊莎褐,還有國內的京紅、金鳳品種。粉雞的代表品種為海蘭灰、羅曼粉、伊莎粉,還有國內的京粉、京白雞、農大品種等。
2.季節因素
蛋雞無論是在後備期還是在產蛋期,都有一個適宜的溫度範圍,在這個適宜範圍溫度裡面耗料量、體重增長、產蛋效益為最佳。超過這個溫度範圍則會影響飼料價效比、產蛋效益、體重增長等因素。如雛雞1 13齡溫度34℃~36℃.低於此溫度雛雞生長下降易造成疾病發生,高於此溫度雛雞生長受阻.易脫水死亡。
產蛋雞最佳環境溫度是18℃~22℃,低於或者高於此溫度蛋雞料蛋比增高,易造成疾病發生.相應的影響雞群的生產效能(耗料量、產蛋率、死淘率、體重增速、羽毛狀況)。如秋冬季節溫度低於適宜溫度,這樣首先造成的就是耗料量的提供,因為雞有一定的自身調節功能,先通過自身調節不能滿足當前需要後,才會降低自身生產效能。如產蛋率、體重增長、羽毛生長狀況等。
3.日齡因素
蛋雞在產蛋期隨著日齡的增長.體重也會增長,基礎消耗相對增加,營養需求會增加。(見表1)
如果是同樣營養水平的產蛋期飼料.雞隻日齡越大耗料量越高。
4.飼料原料因素
蛋雞是因能而需的動物,所以飼料的營養完全決定蛋雞的耗料量高低。舉例:海蘭褐蛋雞產蛋高峰的日營養需求為:代謝量285~305卡、蛋白質17~18.5克。
蛋雞代謝能的計算公式為:
白蛋殼系:ME(千卡)=W(170—2.213 2E 5△W
紅蛋殼系:ME(千卡)=W(104—2.0T)l 2E 5△W
W——體重(千克)’11_一環境溫度 (℃)E——1日平均產蛋量(克)△W——每日體重變動之平均(克)見表2
其中飼料中能量原料為玉米、油脂,油脂的代謝量變化係數不大可視為恆定。 但是玉米的代謝量變化係數因水分的變化而變化.所以13常玉米原料購人時水分必須要檢測,這樣飼料的整體營養才能保證準確性。
使用高水分玉米飼料配方的調整: 當玉米超過14%的安全水分時,簡單使用折算的方法為:水分為14%的玉米,代謝能為3240千卡/千克,粗蛋白質為8%,當玉米水分為16%時,則代謝能為3165千卡,千克(3240 86x84),粗蛋白為7.8%(8 86x84)。
往往養殖場在使用高水分玉米時,如果按照原先配方生產飼料相對來說飼料的營養水平比理論水平低,蛋雞就會表現採食量上升。如果簡單通過提高玉米的比例來增加能量是不對的,這樣做一是稀釋了日糧中其他營養成分,二是蛋雞的採食量有限,超出極限則會使消化機能下降,死淘率增加。
為了提高日糧的代謝能水平,必須考慮新增油脂。
5.飼養管理因素
科學的管理方法能快速有效地提高蛋雞效益問題,這也是養殖業的核心內容。
對於飼養人員的更換、加料時間的固化、飲水規律、日常環境衛生操作、雞群的、密度、空氣質量等問題都與蛋雞的耗料有外在性的關係。
綜上所述.影響蛋雞的日耗料增加的因素眾多.需要養殖場從自身的管理做起.最終為整個蛋雞養殖效益增加進而改進蛋雞品種、管理方法、日常操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