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影響產蛋雞羽毛覆蓋因素

雞體表羽毛的形態表徵了雞的品種特徵,能直接反映雞隻的生長髮育情況和健康狀態。

羽毛的顏色、光澤、形態等外觀性狀也是決定優質雞經濟價值的重要參考因素。如果雞隻羽毛成熟延遲,還能影響生產效能。實際生產中,產蛋雞群中經常發現掉毛的部分個體,掉毛的主要部位在頸部和背部,有的掉毛現象與產蛋下降相伴發生,而有的掉毛現象不影響雞群的產蛋。籠養蛋雞產蛋後期這種現象出現的較多,這種雞群常常表現為產蛋率下降、料蛋比增高、疾病抵抗力下降、死淘率高。被毛損失率高的雞群在淘汰時較難出售,且價格較低。

導致產蛋雞掉毛的原因很多也很複雜,具體來說主要是自然脫毛、羽毛更換以及啄羽、皮炎(包括毛囊炎、羽毛的結構與質地異常或變脆等),而引起這些異常的誘因則是複雜多樣的,歸納起來主要是生理因素、營養因素、環境因素、管理因素以及某些疾病等。

  01

  影響產蛋雞羽毛覆蓋的因素

1.1 生理因素

1.1.1 自然脫毛

家禽自然脫毛一種生理現象,一般表現為現有羽毛的脫落和新羽毛生長的替代,通常伴隨著產蛋效能的降低甚至是完全停產。

家禽的生命過程經歷了新舊羽毛交替的幾次脫毛階段,自然脫毛先於成年羽毛之前。第一次換毛,絨毛被第一新羽替代,約發生在 6-8日齡至 4周齡;

第二次換毛,第一新羽被第二新羽替代,約發生在7-12 周齡間;第三次換毛,發生在 16-18周齡間,這次換毛對生產尤其重要。

1.1.2 自然換羽

雞與其它禽類一樣 ,每年都要自然換羽 1 次。舊羽脫落,重新長出新羽,這個過程就是換羽。產蛋母雞自然換羽發生在每年白晝變短的時期,一般出現在秋季,早的在夏末秋初,晚的在初冬。

換羽與內分泌有關,換羽時甲狀腺分泌的促進羽毛生長的甲狀腺素增加,卵巢機能下降雌激素分泌不足,結果引起卵泡萎縮,導致停產、換羽。換羽時需要消耗很多營養物質以形成新羽。

雞羽毛更換的順序一般為頭羽、脛羽、胸羽、背羽、尾羽、翼羽。一般來說高產雞換羽遲,羽毛脫落快,新羽長出慢。根據母雞換羽特別是主翼羽的更換時間和速度,可以鑑別高產雞或低產雞。

1.1.3 啄 羽

啄食是禽類固有的喜好,啄癖則是雞的不良嗜 好,育雛、育成雞發生較多,產蛋雞尤其是初產蛋雞、高產蛋雞往往也易發生啄羽,特別是密集飼養或籠養條件下更易發生。

輕者頭部、背部、尾部的羽毛被啄掉,雞冠、頭部、尾部的面板被啄傷出血。啄癖雞易使雞群受驚嚇,情緒緊張不安,嚴重影響生長髮育,產蛋雞則產蛋下降。嚴重的啄羽往往是由於過度擁擠、光照問題、營養不平衡的日糧所致。

1.1.4 強制換羽

高產蛋雞大多在集約化條件下飼養,產蛋量很高,如果產蛋一年就更新雞群,飼養後備雞需要消耗大量的飼料、水等資源,尤其是我國品種蛋雞依靠進口,從國外引進的祖代和父母代蛋雞,一年就淘汰更換,經濟上是不合算的。

此時就要進行人工強制換羽,維持繼續生產。強制換羽的目的,是使整個雞群在短期內停產、換羽、恢復體質,然後恢復產蛋,提高蛋的質量,從而延長雞的經濟利用期。

1.1.5 交配

種雞本交籠養時公母雞自然交配 ,公雞踩踏母雞, 母雞的背部羽毛被公雞的爪子撕扯掉,為了降低由此引起的羽毛脫落,需用指甲剪等工具修整公雞的爪子。

1.2 營養因素

凡是與羽毛結構有關的營養成分缺乏都可能導致羽毛變脆而容易折斷。飼料中營養成分含量不足,常常引起皮炎和毛囊炎,誘發雞的啄羽現象。

1.2.1 能 量

雞有梳理羽毛的習性,用喙啄尾脂腺後梳理羽毛,這種行為是為了把尾脂腺中的油脂塗抹在羽毛上,可以更好的保持羽毛的潤澤、維持羽毛的正常結構。

尾脂腺中油脂的形成受雞攝入飼料營養中脂肪含量以及脂肪種類的影響。

當產蛋雞長期攝入脂肪含量較低的飼料或者飼料中脂肪被氧化而不能被有效利用,產蛋雞的尾脂腺就會縮小,其油脂的分泌量減少從而影響羽毛的潤澤和正常結構。

1.2.2 蛋白質(氨基酸)

羽毛中的蛋白質含量很高,主要是角蛋白,大約佔到78%左右,其中含硫氨基酸的比例遠遠高於其它組織中的含量。

飼料蛋白質水平低,特別是含硫氨基酸缺乏時,羽毛的主要成分角蛋白的合成受到影響,導致家禽尤其是成年家禽羽毛大量脫落,嚴重的甚至全身掉毛,並且羽毛遲遲不能生長。

1.2.3 礦物質

鋅是組成家禽羽毛的結構物質 ,鋅缺乏會導致蛋雞羽毛變脆。

蛋雞攝入鋅含量不足的飼料,往往導致蛋雞羽毛生長不良、質地變脆,出現鱗片狀面板,羽毛末端容易磨損,嚴重的翼羽尾羽全部磨掉。

蛋雞攝入鋅含量過高的飼料,也會引起採食量下降,並可導致羽毛鬆亂甚至換羽。

蛋雞攝入食鹽含量過高的飼料, 會引起食鹽中毒。慢性中毒的雞隻羽毛易脫落。飼料中鈣過量會干擾鋅、銅的吸收利用,可引起繼發性掉毛以及面板衍生物病變。

蛋雞攝入硒、砷含量過高的飼料,也可引起慢性中毒,並對其沉積的部位造成損害,尾羽逆亂,容易脫落。硒中毒可引起全身掉毛,從頭、頸背側開始,逐漸向後軀蔓延。

碘對蛋雞新陳代謝的速率起著重要調節作用,並參與幾乎所有物質的代謝過程,缺碘或者碘過量,均可引起蛋雞羽毛生長不良和掉毛現象。

1.2.4 維生素

蛋雞缺乏維生素 B3(泛酸)可以導致羽毛生長不良,容易折斷,並常常引發皮炎。一般情況下,飼料原料中含有充足的煙酸,蛋雞不容易出現缺乏症。

但是,當飼料中使用過量的玉米或玉米經過高溫處理,蛋雞可能會因為煙酸的破壞而出現缺乏。產蛋雞缺乏煙酸,可以引起面板炎症,並造成羽毛脫落。

維生素 B6參與體內蛋白質代謝,缺乏時會影響胱氨酸的利用並阻礙色氨酸轉化為煙酸,從而影響羽毛的生長。蛋雞缺乏生物素或者葉酸,羽毛變脆、乾燥,並且容易折斷、脫落。

1.3 環境因素

1.3.1 溫溼度

炎熱的夏季,因為高溫雞隻為了散發體內的熱量,會出現少量掉毛的現象。蛋雞舍內溼度小,由於空氣過於乾燥往往造成蛋雞面板乾燥、羽毛散亂質地變脆,並容易折斷。

1.3.2 光照

蛋雞舍光照強度、光照時間的改變 ,都會導致蛋雞產蛋率下降並引發脫毛現象。自然採光的雞舍,在季節交替時(特別是春夏之交)光照強度突然增強,容易導致雞隻啄毛而發生脫毛。

1.3.3 籠具

現代蛋雞生產多采用籠養模式,蛋雞採食的時候頭頸部要伸出籠外, 這個過程中蛋雞頸部的羽毛常常與雞籠發生摩擦,時間久了也常常導致蛋雞頸部羽毛折斷或脫落。

1.4 管理因素

1.4.1 喂料量不足

蛋雞採食量不足或者採食受到限制,肉種雞飼養中的限飼,雞群處於不能飽飼的狀態,往往出現啄毛和掉毛現象。這種情況還可能造成雞群產蛋率的下降,出現蛋重小或者產蛋品質下降的機率大大增加。

1.4.2 缺水

雞舍長時間斷水,蛋雞飲水不充足,尤其是在夏季,使雞群處於長時間缺水的狀態,往往導致雞群出現強烈的應激反應而發生掉毛,並伴有產蛋量嚴重下降。

1.4.3 應激

日常管理中如果蛋雞受到驚嚇 或者其它原因造成的某種較強的非病理性的應激頻繁出現,引起雞群產蛋率明顯降低,雞群也會出現啄毛掉毛現象,並誘發換毛。

1.5 疾病因素

蛋雞發生流感等病毒性疾病 ,往往引起蛋雞掉毛。二噁英中毒會使蛋雞停止產蛋、煩躁不安,並引起掉毛。

一些治療性藥物常常影響某些營養物質的吸收利用,有引起羽毛脫落的可能性。

蛋雞發生雞蝨、蟎等體外寄生蟲疾病,引起奇癢不安,患病雞因為啄癢而啄斷自體羽毛或啄傷皮肉,造成羽毛脫落,嚴重時羽毛幾乎全部脫光。

  02

  防止產蛋雞被毛損失的應對措施

蛋雞生產中採取科學合理的措施,加強飼養管理,提高雞群的整體均勻度,這樣的雞群不僅體重、豐滿度、外觀整齊一致,更重要的是羽毛脫換一致。

2.1 營造舒適的雞舍環境

日常管理中注意確保適宜蛋雞生產的雞舍環境條件,調節好溫度、溼度、通風、光照等環境因素。舒適的雞舍環境是確保蛋雞羽毛正常生長的基礎。

尤其要關注育雛期,因為育雛期絨羽脫換的關鍵時期。通風過程中確保氣流均勻通過全舍,儘量避免通風死角。調節進氣口使進入舍內的氣流,不要直接吹到雞身上。

儘量避免高溫造成的應激,高溫季節一定要採取降溫措施,讓蛋雞處於一個適宜生長的溫度環境中。降低飼養密度加強通風管理。

光照時間一定要固定,如果要更改,要緩慢的進行,不要突然固定,而光照時間要根據雞的生長階段提供,不同的生長階段提供不同的光照時間,促進其生長。

2.2 供給營養全面均衡的飼料

選用優質飼料原料配製符合產蛋雞營養需要的飼料日糧,並穩定供應以滿足雞隻產蛋需要。羽毛脫換速度較快的育雛期、育成期,提供充分的維生素和氨基酸等營養。

飼料搭配科學合理,一定要營養均衡,保證滿足蛋雞生長生產需要。出現掉毛現象時,儘快查詢原因,同時一定要檢查飼料配方,並及時調配更換。

2.3 注重生物安全

做好疾病防治工作蛋雞生產中,一定要把生物安全當作重中之重,構建雞場生物安全體系,這也是投入最小、受益最大的防疫屏障。

飼養管理中加強疾病防治措施,定期做好防疫工作,發現疾病後,及時治療,防止疾病繼續惡化。

消毒工作必須貫穿於整個蛋雞生產中,定期對雞舍內外環境、舍內雞群、飲水、用具、裝置等進行全面細緻地消毒,選用低毒、腐蝕性小、效果好的消毒藥,並經常更換消毒藥的種類。

影響蛋雞羽毛覆蓋因素

雞體表羽毛的形態表徵了雞的品種特徵,能直接反映雞隻的生長髮育情況和健康狀態。羽毛的顏色、光澤、形態等外觀性狀也是決定優質雞經濟價值的重要參考因素。如果雞隻羽毛成熟延遲,

夏季高溫的蛋雞飼養

在蛋雞養殖過程中,由於蛋雞天生沒有汗腺,面板被羽毛覆蓋,散熱能力較差,並且雞體自身也會產熱,因此,在夏季炎熱的天氣蛋雞極易產生熱應激。通常25℃以上蛋雞群就會出現熱應激反應

如何做好蛋雞夏季通風管理?

夏季氣溫主要以高溫低溼和高溫高溼為主。由於家禽面板沒有汗腺,羽毛覆蓋又緊密,對高溫刺激敏感,經常會發生因通風不合理造成生產指標下降,雞群死亡增加等問題,面對夏季氣候特點

影響蛋雞羽毛生長和脫換速度的因素

雛雞出殼後,全身著生初生羽即絨毛,隨日齡增長,絨毛逐漸脫換為育成羽,絨毛的脫換仍有一定規律:出生後第1周主翼羽和尾羽先長出;第2周肩部和胸外側的絨羽脫換為育成羽;第3周背後部

孵化場免疫的因素

大多數孵化場都會對孵化的肉雞、蛋雞和種雞進行噴霧免疫,但這樣做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嗎?我們應充分重視在進行噴霧免疫時如何才能達到最高免疫覆蓋率這個問題,尤其是考慮到全球95%以上

孵化場免疫的因素

大多數孵化場都會對孵化的肉雞、蛋雞和種雞進行噴霧免疫,但這樣做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嗎?我們應充分重視在進行噴霧免疫時如何才能達到最高免疫覆蓋率這個問題,尤其是考慮到全球95%以上

蛋雞養殖中夏季熱應激的營養調控方法

夏季氣候炎熱,蛋雞天生缺少汗腺,且身體被較厚的羽毛覆蓋,使蛋雞的散熱能力較差,如果缺少外部環境的干預,極易使蛋雞產生熱應激,由此將帶來食慾下降、內分泌失調、產量下降、蛋

孵化場免疫的五個關鍵因素

大多數孵化場都會對孵化的肉雞、蛋雞和種雞進行噴霧免疫,但這樣做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嗎?我們應充分重視在進行噴霧免疫時如何才能達到最高免疫覆蓋率這個問題,尤其是考慮到全球95%以上

孵化場免疫的五個關鍵因素

大多數孵化場都會對孵化的肉雞、蛋雞和種雞進行噴霧免疫,但這樣做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嗎?我們應充分重視在進行噴霧免疫時如何才能達到最高免疫覆蓋率這個問題,尤其是考慮到全球95%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