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高產穩產?先了解蛋雞產蛋期的生理特點!
蛋雞產蛋期管理的中心任務是為雞群創造適宜與衛生的環境條件,充分發揮其遺傳潛力,達到高產穩產的目的,同時降低雞群的死淘率與蛋破損率,儘可能地節約飼料,最大限度地提高蛋雞的經濟效益。
1.卵巢、輸卵管發育在性成熟時急劇增長:
性成熟以前輸卵管長僅8~10 cm,性成熟後輸卵管發育迅速,在短時期變的又粗又大,長50~60 cm。卵巢在性成熟前,重量只有7g左右,在性成熟時迅速增長到40g左右。
2.蛋殼在輸卵管的峽部開始成形:
大部分在輸卵管子宮部完成。蛋殼形成所用的鈣,是飼料中的鈣進人腸道,吸收後形成血鈣,通過卵殼腺分泌,在夜間形成蛋殼。若飼料中鈣較少不能滿足雞的需要,就要動用骨骼中的鈣。因此保持足量的D3、鈣和磷以及鈣磷比例平衡,對提高產蛋率和防止產蛋疲勞綜合症很有意義。
3.成年雞適應的溫度範圍為5~28℃:
產蛋雞適宜的溫度為18~23,低於13℃、高於28℃會明顯影響產蛋效能。適宜的相對溼度為60~70% 。
4.光照對蛋雞產蛋影響較大:
蛋雞的光照制度原則:只能延長、不能縮短,一般建議穩定高峰期光照 16小時,產蛋後期可以延長到 17小時/天。
5.通風的目的在於調節舍內溫度,降低相對溼度:
排除雞舍中的有害氣體,如氨氣、二氧化碳和硫化氫等,使舍內保持空氣清新,供給雞群足夠的氧氣。其中氨氣的濃度不超過25ppm,二氧化碳不超過0.15%,硫化氫的濃度不超過1ppm。
6.抗應激能力差,容易驚群:
影響產蛋蛋雞在產蛋高峰期,生產強度大,生理負擔重,抵抗力較差,對應激十分敏感。如有應激,雞的產蛋量會急劇下降,死亡率上升,飼料消耗增加,並且產蛋量下降後,很難恢復到原有水平。
7.禽類特有的呼吸系統結構:
有9個氣囊,容易誘發呼吸系統疾病,引起氣囊炎、腹膜炎等。
8.胸腔腹腔中間沒有隔膜:
腹腔感染容易引起胸腔感染,包心包肝、腹膜炎、氣囊炎等往往混合感染。
9.蛋白質代謝過程終產物不能形成尿素:
只能形成尿酸並與體內無機鹽結合形成尿酸鹽,經腎臟排出體外。
10.家禽腎臟結構特殊性:
腎臟沒有腎盂,腎小球結構簡單容易受到來自各種毒素的傷害,引起腎腫等。
11.消化系統有腺胃和肌胃兩個重要器官:
分別用於分泌消化液和研磨作用,近些年發生腺胃炎和肌胃炎的較多,主要與細菌、病毒、以及飼料中的黴菌毒素等因素有關。
12.家禽沒有淋巴結:
淋巴細胞以及濾泡廣泛分佈於家禽的消化系統,所以消化道粘膜是家禽最大的天然保護系統,任何引起腸道出血、壞死、粘膜脫落等疾病對家禽的免疫力都有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