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後備雞群的體成熟管理要點

 一 個體體重管理期(0~3周)

育雛如育嬰,O~3w雛雞的生長髮育決定了後期雞群的,本質,經驗表明,雛雞1~3w體重和後期體重增長的相關係數高達70%,保證1~3w雛雞體重達標至關重要。實際生產中主要通過做好喂料管理、飲水管理和個體管理,實現幼雛個體體重達標率100%的理想目標。

1 喂料管理

(1)喂料原則:少喂勤添,滿足雞群營養需要。(2)開食管理:①開食時間:初飲後2~3小時,以達到防止雛雞脫水和增加卵黃吸收的目的;②飼料選擇:選擇強化幼雛顆粒料,其優點在於容易吸收、營養全面且提高雛雞採食量;③開食效果評判:雛雞開食後6小時嗉囊充盈度達到90%,開食後24小時嗉囊充盈度達到100%,說明雛雞開食效果較好。

2 飲水管理

(1)飲水原則:飲水充足、衛生。①初飲管理。初飲目的:早飲水防雛雞脫水,利於維持體內代謝平衡和營養物質的吸收;初飲方法:飲水罐飲水,雛雞上籠前2小時備好水,並在水中加入5%的葡萄糖和0.1%的水溶多維,葡萄糖使用注意事項為新增量5%~6%,連續1~2天。②飲水衛生。飲水罐應每天清洗一次。進雞前一天對飲水管消毒並沖洗,以後每半月消毒一次。過濾器每週反衝或清洗一次,並在使用水溶性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後立即清洗。 

3 個體管理

(1)管理原則:及時挑選,精細管理,將每隻雛雞養好,最理想的狀態是個體體重全部達標,雞群中不出現弱雛。

(2)挑選和管理方法:①上籠前:挑出身體較軟、體重偏輕、卵黃吸收不良、臍帶癒合不好、精神差的雞隻,減小密度並放到溫度高的位置飼養;②4~6日齡:挑出瘦小、體軟、掙扎無力和精神差的雛雞,如雞群整體較差時,需要全部過秤分群;③分層時:及時將雛雞群分為二層和三層,以減小飼養密度,促進雛雞生長髮育,分層同時可以將弱雛挑選出來;④免疫時挑雞:免疫的同時,將體重偏輕、精神狀態較差的弱雛挑出。

二 群體體重管理期(4~14周)

分群管理是對群體體重水平較差時的補救措施,當雞群中雞隻體重達標率為100%,且均勻度在85%以上時,則沒有必要進行分群管理。

1 群體均勻度達標的重要性

群體均勻度決定了雞群產蛋率達到90%的日齡、高峰期產蛋尖峰高度和90%產蛋率維持時間。

2 均勻度管理一分群管理

(1)分群目的。便於對雞群進行飼養管理,減小飼養密度,確保群體雞隻生長髮育一致,提高雞群合格率,促進體成熟一致。(2)分群時間。①28日齡分群:育雛結束前,對雞群進行一次分群,可以參考頭部頸部絨毛更換情況判斷雞隻大小,通常4周齡發育正常的雛雞頸部絨毛脫落完畢,並生長出新的羽毛,而頸部絨毛沒有更換的雛雞發育晚,體重偏輕,應挑選後單獨飼養;②70日齡分群。對全部雞隻進行稱重,按體重大、中、小分為3群,體重偏小雞隻放於中層,體重較大雞隻放於下層;③分群后飼餵方法。低於標準體重的雞群,降低飼養密度,增加採食空間;增加飼餵量和飼料營養,促進弱雛骨骼發育和體重增長。超過標準體重的雞群,採取限制飼餵的方法,防止過於肥胖,影響生產水平。

三 轉群期體重管理(15~16周)

兩段式「全進全出」飼養模式下,雞群於15~16週轉入蛋雞舍,在轉群時期要穩定過渡,最大限度減小轉群應激,保證轉群后雞群體重正常增長。

1 轉群目標

轉群后體重正常增長,不下降。

 2 轉群措施

(1)轉群前做好準備工作。轉入蛋雞舍溫度與育成舍溫度接軌是轉群后雞群穩定過渡的基礎;遠途轉群時,轉群前不可斷料,要飼餵充足,並保證雞群採食量;轉群前兩天開始飼餵抗應激飼料或者投喂Vc等抗應激藥物。(2)轉群中規範動作,減小應激。抓雞、裝雞時需抓雙腿,動作要輕;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夏季做好防暑降溫工作,並做好防雨準備;遠端轉群要將車速控制在60千米/小時之內,防止車速過快或突然停車造成壓雞。(3)轉群后加強飼養管理,保證體重達標。轉群后一週左右逐只稱重,根據體重大小調整雞群,分群飼養,對體重不達標雞隻及時採取措施。

四 產前體重管理(17~19周)

早分群、保兩熟,產前體重管理期需重點做好大群分群工作,提高大群均勻度;做好光照管理,確保體、性成熟同步。

管理目標:雞群開產適時化、同期化;管理意義:開產體重差異越小,則性成熟越趨於同期化,產蛋高峰上得快、上得高。管理措施:轉群后7天左右,避開免疫,雞群穩定後便可以進行分群;為了減小應激,19~20w通過觀察雞冠大小進行分群;對體重不達標雞群採取自由採食、增補維生素和料內噴水等措施增加採食量。

五 上高峰體重管理期(20~22周)

管理目標為雞群體重週週達標,產蛋上升正常,需重點關注各種應激和條件性疾病對體重增長的影響:(1)減小各種應激:產蛋應激、環境應激、輸精應激、光照應激、免疫應激等;(2)預防條件性疾病:包括脫肛、啄肛、輸卵管炎和呼吸道疾病等。

育雛管理要點

一、環境控制要點●育雛溫度是否適宜的判斷:雞群分佈行為、雛雞肛溫。●剛孵化出來的雛雞體溫應該為40~40.6攝氏度,雛雞體溫低於40攝氏度表明雛雞受涼,在頭5天雛雞體溫上升到41~42攝氏

蛋雞冬季飼養管理要點

冬季來臨,養殖戶如何飼養蛋雞呢,小編要從溫度、飼料、光照、通風換氣、做好綜合疫病防治角度去出發討論飼養蛋雞管理要點。1、溫度①一般來說,蛋雞最適的舍溫為18℃~24℃,當

肉種雞管理要點(極簡版)

育雛育成要點(0-21周)為達到最佳飼養效果,公母應分開育雛和育成直至性成熟(22周齡)。▲飼餵和飲水管理飼餵位置■料盤:1-10日齡=1/50-100只母雞■鏈槽式喂料器:10日齡-4周齡=7.6釐米

春季飼養肉雞五要點

春季氣候變化異常,是疾病的高發期。在此階段飼養肉雞,應從如下五方面著手。加強消毒工作消毒工作要抓好三個環節,即雛雞入舍前、飼養期間、賣雞後。雛雞入舍前,雞舍及器具應嚴格沖洗、消毒(雞舍內應反覆消毒3次以上)。飼養期間要掌握三個要點:雞舍門口要設消毒

間隔飼餵法的管理要點

間隔飼餵法的管理要點1.應注意的問題:因為此法會加劇雞搶食現象,所以要求提供充足的採食位置,保證雞有同等的採食機會並得到同等的料量。2.飲水。提供充足的飲水,並按要求在喂料

蛋雞易發病階段的管理要點

在整個養殖週期中蛋雞要經歷幾個特定的易應激過大感染髮病階段,如免疫、斷喙、轉群等。在這裡主要談的是接種免疫時期的管理、初產至高峰期的管理以及季節交替時管理要點等從而降低

蛋雞補鈣要點

目前市場上的蛋雞飼料質量參差不齊,有的小型飼料工廠為降低成本,在全價飼料中大量新增石粉。一、在購買全價飼料時應注意質量。目前市場上的蛋雞飼料質量參差不齊,有的小型飼料工

蛋雞冬季管理要點

大家知道冬季蛋雞容易發病的主要原因:一是為了保溫犧牲通風,有害氣體超標;二是冬季紫外線的殺菌作用降低;三是抵禦寒冷消耗熱量而飼料能量不足,體質變差;四是免疫接種不及時,不到

春季養雞管理要點

一、防寒保暖,適當通風。早春氣候仍比較寒冷多變,時有冷空氣和寒流的侵襲,而低溫對產蛋雞的影響頗大。因此,防寒保暖工作就成了早春養雞的關鍵環節。通常可採取適當增加飼養密度

高溫暴雨雙重夾擊養雞應該注意哪些要點

高溫暴雨雙重夾擊,天氣變幻莫測,人可以加減衣物、開空調、喝冷飲,而雞群只能靠人工協助。今天養殖寶就來講講雨季和高溫情況下,養雞應該注意哪些要點,養雞人看仔細,千萬別踏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