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海蘭雞父母代籠養管理

種雞籠養也是很成功的。使用專門的種雞籠進行飼養,其優點是種蛋清潔、腸道疾病能得到好的控制(球蟲病、法氏囊病、體內寄生蟲、沙門氏菌)、更多合格種蛋、飼料效率提高、種雞舍空間的利用率高和降低生產成本。缺點是受精率低和設施的高資金投入。

生長期

準備:剛開始育雛時在籠子的底網上鋪設厚紙張,在紙張上撒上飼料使雞能很快地進食,並在固定的飼槽前的紙張上投放飼料以訓練雞到食槽去採食。在14日齡時移去紙張,以避免堆積的糞便導致雞傳染性法氏囊病或感染球蟲。飲水管線應該在小雞到來之前清洗乾淨,以消除消毒劑殘渣。把飲用水加熱,飲用水的溫度在第一週應控制在25-30℃。調整水乳頭飲水系統的壓力,使其出現有利於小雞找水的懸滴狀。飲水杯(譯者注:國內用真空飲水器)在頭3天都應填滿水,用來訓練雞飲水。W-36品種的公雞通常要比母雞小,生長也相對緩慢,常通過提高育雛溫度、降低飼養密度、飲水中新增維生素及電解質、提高飼料的營養水平促進公雞生長。為防止雞出現腿部疾病,籠具鋼絲的直徑至少為2毫米(0.08),格網的最大尺寸18毫米×18毫米。籠子的底面防滑平坦,籠子的高度至少要有40cm高,如果過低,會造成公雞的腿出現問題,龍骨壓彎曲。

光照:在第一週,要給雞每天提供20-22小時光照,光照強度為20-30勒克司(2-3瓦/平方米),以幫助雞找水和飼料,或者用間歇性的光照程式(亮4小時熄燈2小時)。
        社會性:公母雞混養培養感情,防止成年雞出現交配障礙問題,最好是在4周齡時混養。
        注意事項:種雞生長期籠養繁殖,然後移到地面散養是不可取的。這會造成成年雞出現啄癖。

產蛋期

轉群:可在15-16周齡時轉群到產蛋舍,或在最後一次活疫苗接種後移群。W-36和海蘭褐的公雞可以比母雞提前幾天移至產蛋雞舍,讓其有更多的時間來適應新環境,但這不適用於W-98和銀褐公雞。飼料、飲水和光照對籠養種雞的生長和生產是至關重要的。
        公雞的選擇:公雞轉群時必須對個體進行選擇,轉入產蛋雞舍的雞要有良好的身體條件,羽毛好,腿腳好,身體上也沒有缺陷,剩餘的公雞放在備用籠子留以後用,性別鑑定有誤的雞在轉群時淘汰。在轉群的前三天和後三天要加水溶性維生素、益生菌和維生素C,雞轉群的最初幾天產蛋雞舍的光照時間和光照強度要和生長雞舍一樣。
        雞籠:使用群體規模超過100只雞的種雞籠養比小規模的雞群雞籠生繁殖力高,只有一隻或兩隻小公雞的飼養籠隨著雞群年齡的增長繁殖力加速降低。種雞的產蛋籠必須保證每隻雞有700平方釐米的面積,產蛋籠的高度至少要有60cm,以防止公雞的頭撞擊到籠子的頂部。如果公雞的頭撞到籠子頂部,公雞就會出現不願交配的問題。籠養公雞需割去雞冠以防止其卡入籠縫中。
        公母比例:公母雞的比例取決於種雞的雞籠型別及大小,應儘可能遵循平養方式的配比比例規則,光照方案按照平養種雞執行。
        受精率:通過對新鮮蛋受精率的檢測能鑑別出哪群種雞受精率低,從而將品質較差的公雞剔除,用後備公雞替換。

籠養種雞生長期和產蛋期推薦空間*
專案                         W-36 和 W-98                  褐色和淺褐色
                               生長期       產蛋期          生長期          產蛋期
籠底面積cm²/只  330–350     630             380–400    700–710
料槽cm /只              7–8            10                   8–9             10
飲水系統              1/8-10只      1/10只           1/8-10只  1/10只

父母代蛋種雞產前期管理的八項措施

1父母代蛋種雞產前期定義父母代蛋種雞飼養管理過程中,按照生長階段的劃分,一般將其113-154日齡段界定為產前期。這一階段是父母代蛋種雞生長髮育的關鍵時期,包括:生殖系統發育的高峰期,決定了雞群的高產水平;體能儲備關鍵期,決定了高峰維持時間;抗體儲備關鍵期

海蘭白父母代光照程式

W-36父母代光照程式:至15周齡末逐漸減少光照時間、在體重到達1.28Kg開始增加光照,產蛋高峰期增加光照時間。年齡總光照時間增加18周齡末13小時(+1小時)19周齡末13小時(+小時)20周齡末14小時(+小時)20周齡末14小時(+小時)20周齡末14小時(+

父母代肉種雞育雛期的細節管理

對於父母代肉種雞而言,育雛期的細節管理對雛雞日後的健康、均勻度、生產效能等尤為重要,包括育雛細節、育雛技術、育雛裝置的使用及注意事項等,下面從以下八個方面詳細闡述。一

父母代肉種雞脫肛的原因和應對措施

父母代肉種雞的脫肛多發生於初產期或產蛋高峰期,並多見於高產雞,造成產蛋期死淘率高。為了預防脫肛,必須瞭解發生脫肛的原因,對症採取措施。一脫肛的原因1體重超標,脂肪沉積過多育成期日糧中所含能量水平過高或上籠過早,雞運動不足,將導致脂肪沉積過多,造成

父母代種雞的免疫要點

一滴鼻點眼主要用於一些預防呼吸道疾病的疫苗(ND,IB等)。經過滴鼻點眼可建立較好的區域性粘膜免疫,缺點是,勞動量大,易出現漏免雞隻。採用此方法應注意:①免疫過程中,未開啟疫苗應存放在保溫箱(泡沫箱)內,使用冰袋將箱內的溫度保持在冷藏狀態。②稀釋疫苗要使用

父母代肉種雞育雛期有哪些細節需要管理

育雛期的細節管理包括育雛細節、育雛技術、育雛裝置的使用及注意事項等,對雛雞日後的健康、均勻度、生產效能等非常重要。下面從以下八個方面詳細闡述。一、封閉式育雛全部育雛人員

肉種雞||影響產蛋率的主要因素

經過近百年的發展,現代父母代肉種雞具有較高的產蛋和產雛潛能。品種是決定雞產蛋率的主要因素,不同品種雞的產蛋效能各不相同。AA+父母代肉種雞和Cobb500父母代肉種雞生產效能見表1。

嶺南黃種公雞的飼養管理

為了提高父母代種雞全期種蛋受精率、孵化率,確保商品代肉雞能更好發揮其生產效能,父母代種公雞的飼養管理亦應重視。1.種公雞育雛、育成期的飼養管理與對應配套種母雞類同,只是其

肉雞籠養管理技術

1、採取分階段擴群籠養,即飼養期前21d小區域集中育雛,節約供暖費用,21d後逐步擴群。2、根據籠養肉雞營養需要,研究設計相應的飼料配方,滿足在高密度籠養條件下生長髮育的需要。飼料配方的維生素比地面平養標準平均提高20%,適應籠養肉雞需要。3、育雛期雞籠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