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影響蛋殼質量的飼料因素與調控

一  保證飼料中鈣的水平
 
  以蛋重50克為例,蛋殼重量約佔蛋重的9.5%,為4.75克,蛋殼的含鈣量為1.772克,蛋內容物中含鈣量為0.025克。雞每天鈣的維持量為O.1克,因此鈣的淨需要量為0.897克。由於鈣的總利用率為50.8%,因此每隻蛋雞每天鈣的採食量為3.734克。
 
  飼料中鈣的需求量與以下因素有關:
 
  1  產蛋率
 
  產蛋率越高,家禽對鈣的需求量也越大。後備母雞剛開產時,由於產蛋率較低,對鈣的需求量也較低。我國飼養標準中對蛋雞鈣的需要量也是隨著雞產蛋率的變化而變化的。當產蛋率在65%以下時,飼料中鈣的含量為3.0%;產蛋率在65%~80%時,飼料中鈣的含量應提高到3.25%;產蛋率高於80%P時,鈣的含量應高於3.5%。
   
  2飼料中的能量濃度
   

  由於家禽具有根據飼料的能量濃度調節自身採食量的能力,當飼料的能量濃度較高時,家禽的採食量有所降低,從而降低了鈣的攝入量。因此,當日糧能量濃度提高時,應相應提高鈣在飼料中的含量。
   
  3  家禽所處的生理階段
   
  母雞的產蛋後期,所產蛋殼一般都很薄,這主要是因為產蛋後期所產蛋的重量一般都很大,但日糧中鈣的水平不能滿足蛋禽合成蛋殼的需要。因此,在蛋禽產蛋後期,應相應提高飼料中鈣的濃度。
   
  4  品種
   
  大型產蛋家禽的體型大,維持需要較高,其採食量也較高,因此,飼料中鈣的含量應少於小型蛋禽。
   
  5  環境溫度
   
  環境溫度升高時,家禽的採食量有所降低,飼料中鈣的濃度也該相應的增加。一般的,蛋雞飼料中鈣的水平保持在3.4%左右,是能夠滿足產蛋需要的,但在持續高溫的條件下,則需要將鈣的水平提高到3.5%~3.95%。
   
  二  維持好飼料中磷的含量
   
  雖然一枚雞蛋蛋殼中只含有大約20克磷,但少量的磷決定著蛋殼的柔韌性和彈性,對於減少蛋的破碎率有很重要的作用。一般認為,生長雞日糧中的鈣磷比例在1~2:1較好,產蛋雞日糧的鈣磷比例在5~6:1為宜。鈣磷比例超出這一範圍對蛋禽的產蛋率和蛋殼的質量都有不利的影響。
   
  蛋雞基礎日糧的有效磷為0.18%的條件下,新增300國際單位/千克的植酸酶相當於1克/千克左右的無機磷,總的有效磷水平基本能滿足蛋雞生長及其產蛋的需要。應用j直酸酶時應注意,當飼料高溫制粒時,部分植酸酶的活性有所降低。因此,當飼料中新增植酸酶後,最好用粉料的形式飼餵動物。另外,植酸酶在動物飼料中的新增效果,還與飼料中的鈣磷比例、動物的品種和飼料加工調製的溫度有關。
   
  三 靈活掌握維生素D3的水平
   
  維生素D3的主要作用是與鈣磷在體內的吸收和發揮功能相聯絡的。維生素D3可以促進消化系統對鈣磷的吸收,同時它還能夠促進鈣磷在動物體內的沉積,提高腎臟對鈣磷的重吸收從而減少了兩種元素的排洩。
   
  飼料中維生素D3的需要量受飼料中鈣磷水平的影響。當飼料中鈣磷水平較低時,高含量維生素D3有利於動物對鈣磷的沉積,從而滿足蛋禽合成蛋殼的需要;但當飼料中鈣磷水平較高時,蛋禽對維生素D3的需要量有所降低,較低濃度的維生素D3即可滿足蛋禽對鈣磷元素的需要量。實驗表明,飼料中新增1500單位/千克維生素D3時,蛋殼質量最好。
   
  四 減少環境應激,保證維生素C含量
   
  在熱應激下,雞群採食量減少,並不同程度的影響產蛋量,增加薄殼蛋和破殼蛋的機會,並引起水樣或稀蛋清。補充外源的維生素c可以減少產薄殼蛋和有鈣化缺陷的蛋的機會。
   
  在引發非特異性生理反應的感染之後的免疫應激,同樣影響蛋殼質量,特別對於40周齡以上的雞群。在這種情況下,作好補充外源性維生素C的工作,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由此可能帶來的經濟損失。
   
  此外,有些傳染病如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囊病和非傳染病如黴菌毒素中毒等,都會影響維生素c的合成。因此,也需要考慮新增外源性維生素c以補充內源合成不足的問題。生產實踐中,飼料中新增多少維生素c合適,沒有統一的定論。但研究表明,每噸飼料中新增100克維生素c就可以改善蛋殼質量,並將產生破蛋的機會降到最低。在飲水中補充等量的維生素c也能取得相同的效果。出於可靠性和連續性考慮,從飼料中補充維生素c應作為首選的方法。
   
  五 維持日糧中電解質的平衡
   
  決定飼料中電解質平衡的主要是Na、K和Cl。正常情況下,日糧中這些離子與家禽的酸鹼平衡有良好的線性相關。當日糧的電解質水平過高或過低時,都會降低蛋雞的採食量和產蛋水平。
   
  家禽維持較高產蛋效能的Na 適宜範圍是0.14%~O.28%,cI適宜範圍為0.20%~0.24%。二者如果達到平衡,必須使用非氯鈉源。通過在飼料中新增碳酸氫鈉,可以達到改善蛋殼品質的目的。
   
  六  蛋雞日糧的能量水平不能偏低
   

  由於飼料中玉米質量差或飼料給量不足而導致產蛋雞攝入能量偏低,而能量不足導致產蛋雞特別是高產蛋雞在蛋白形成後缺乏充足的能量而影響鈣的沉積,從而導致軟殼蛋比例升高,實踐中,無論後備雞,還是產蛋雞,都要根據營養需要飼餵全價飼料,並應根據雞的體重和採食量調節日糧的營養結構。 

影響蛋殼質量的主要因素和降低破損蛋的措施

現代養殖場中,由於集約化飼養,雞的活動面積和活動量的相對減少,以及飼料礦物質及維生素的缺乏,導致雞蛋蛋殼質量較差,容易破碎,給經濟效益帶來一定的影響。在實際飼養中,瞭解影響蛋殼質量的主要因素和降低破損蛋的措施,能有效減少實際生產中的破損蛋,進一步提

影響蛋殼質量因素與對策

蛋殼質量包括蛋殼厚度、蛋殼強度和和蛋殼顏色等。蛋殼厚度與強度差的雞蛋在運輸過程中容易破損;而蛋殼顏色會影響雞蛋的外觀。蛋殼質量受多種複雜的因素影響,包括蛋雞的品種、疾?⒅芰洹⒂???膠退茄?芾淼取?營養因素對蛋殼質量的影響蛋殼中91.1%的成分為無機成

石粉在動物飼料中的應用及其質量控制

石粉作為一種重要的礦物質飼料原料,主要為動物提供鈣元素,對保證動物骨骼健康和蛋殼質量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石粉的質量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重金屬含量、鹽酸不溶物、鎂含量等。

如何提高蛋雞蛋殼的質量

蛋殼質量是衡量種雞、蛋雞生產成績好壞的一項十分重要的指標,它與種雞的種蛋入孵率、孵化率、雞苗質量以及商品蛋雞的鮮蛋產量、經濟效益密切相關。蛋殼質量直接決定著蛋的破損率,並影響蛋雞生產效益。影響蛋殼品質的營養性因素主要有日糧中鈣、磷含量及其比例,維生

教您提高蛋雞蛋殼的質量

蛋殼質量是衡量種雞、蛋雞生產成績好壞的一項十分重要的指標,它與種雞的種蛋入孵率、孵化率、雞苗質量以及商品蛋雞的鮮蛋產量、經濟效益密切相關。蛋殼質量直接決定著蛋的破損率,並影響蛋雞生產效益。影響蛋殼品質的營養性因素主要有日糧中鈣、磷含量及其比例,維生

雞群蛋殼質量差的四大原因

蛋殼品質是蛋雞飼養者關注的焦點,嚴重影響養殖效益。蛋殼顏色和質量的變化,既反應了雞群的健康狀況,同時也反映了所吃飼料的營養水平。據統計因蛋殼質量差造成的雞蛋損失約為8%左右

從蛋黃到蛋殼:雞蛋形成過程及影響蛋品質的因素

高質量的新鮮雞蛋應該具備以下幾個特徵:外殼乾淨、光滑呈橢圓形,表面有光澤。蛋殼表面無裂縫或破損。對於白殼雞蛋,蛋殼顏色要均一性的純白色,褐殼雞蛋蛋殼顏色應呈現均勻的深褐

引起蛋殼發白的營養性因素

雞飼料中維生素、礦物質特別是鈣、磷補充不足,都可發生白蛋殼現象,最常見的是在母雞開產初期。在飼料中增加VA、VD、VE、VC和氨基酸有明顯改善蛋殼色澤的作用。四、應激性白蛋殼轉群、防疫、外界驚擾都會使雞產生應激反應,造成產蛋率下降,同時伴隨蛋殼色澤變淺。

薄薄的雞蛋殼竟大有講究?!

隨著蛋雞規模養殖場自動化水平的提高以及蛋雞養殖週期的不斷延長,蛋殼質量逐漸成為直接影響養殖場經濟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那麼,蛋殼是如何形成的?影響蛋殼質量的因素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