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雞體重和體型發育標準--脛長與體重
一、蛋雞體重和體型達標的重要性 蛋雞生產效能的高低與其體型發育和體重直接相關,其中體型標準作為第一限制因素,體重作為第二限制因素,生產中則以脛長和體重作為具體指標。 脛長達標而體重偏輕的雞群,產蛋早期蛋重小,產蛋率上升緩慢,脛長不達標而體重超標的雞群會出觀早產蛋或發生嚴重脫肛等現象,死淘率高;如果脛長和體重都不達標,就意味著育雛育成失敗,開產時間延長,少則開產推遲1~2周,多則推遲3~4周,產蛋高峰達不到標準。 在生產中超重現象,很少發生,主要表現體重不達標,較平均體重低20%以上的雞群,其產蛋率較體重中等的低10%,蛋重差2克,因脫肛死亡明顯增高。 故在育雛和育成階段,努力使雞群的脛長和體重達標,同時提高雞群整齊度,儘可能地提高雞群內體重中等個體比例,縮小群內個體差異,為將來母雞高產奠定基礎。 二、中型蛋雞建議脛長標準 周齡 脛骨長度(mm) 佔成熟時比例(%)4 | 53 | 50 |
8 | 80 | 76 |
12 | 98 | 94 |
16 | 105 | 100 |
三、脛長的測量方法: 從跗關節頂部到腳爪底部的垂直距離。如圖:

四、稱重和均勻度計算方法: 雞群育成的體重管理是結合體重和整齊度的原則,在第四周週末進行第一次稱重之後,每兩週或每週對10%雞群進行隨機抽樣稱重,最好早晨空腹時進行。 雞群第4、6、12、18周體重和均勻度對雞群產蛋效能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一)、稱重方法: 1、抽樣雞隻數是全群雞隻總數的10%。即:所抽雞隻數=總數×10% 2、求出所稱雞隻的平均體重(W) 3、對應體重標準找出相應周齡所對應的標準體重(W0)。 4、計算平均體重與標準體重的百分數P%=W/W0% (二)、均勻度例項計算 例如:雞群2000羽, 6周齡,標準體重為455克。 體重及均勻度抽樣雞隻數為 2000×10%=200羽 標準體重的下限為 455—455×10%=409.5g 標準體重的上限為 455 455×10%=500.5g 假設200只抽樣雞中介於409.5克和500.5克之間的雞隻數為169只,則: 均勻度=409.5—500.5克之間的雞隻數/抽樣總數=169/200=84.5% 五、蛋雞體重與脛長的衡量標準 衡量體重和脛長的優劣分別用體重均勻度和脛長均勻度來表示。一般要求,體重均勻度應大於80%,脛長均勻度應大於90%。 體重均勻度:雞隻實測體重值在平均體重±10%範圍內所佔的百分比 脛長均勻: 脛長的實測值在平均值±5%以內所佔的百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