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籠養蛋雞後期會造成虛弱症

籠養蛋雞虛弱症是籠養蛋雞產蛋頂峰期的一種疾病。這種狀況的產生與體內礦物質、電解質的比例失調有關。

成年母雞中普遍存在軟骨病或骨骼變形。30周齡以下的蛋雞,其原因常常是當產蛋率超越80%時,發生臨時性缺鈣。假如鈣的攝入量不能滿足產蛋的需求,那母雞將會利用骨骼中儲存的鈣,最終引起骨質疏鬆症,骨頭變軟,以致母雞很容易骨折。母雞變成跛腳或基本無法站立,這就是籠養蛋雞虛弱症。

假如把母雞從籠子裡放在地上正常地行走,大部分都能夠自行恢復健康。這表明部分原因是因為缺少訓練。單籠多養母雞發病比單籠單養少。兩隻以上的蛋雞關在一個籠子裡,它們因為競爭食品和飲水會得到更多的訓練。補充磷酸鹽、鈣質和維生素D3常常有助於減少此症。每1000只青年母雞,在飼料中加入20磅(1磅=0。4536千克)牡蠣殼粉或石灰粉,能夠增長鈣的含量。患病母雞食用這種飼料,有助於病情的改良。大一點的母雞,缺磷或維生素D3比缺鈣更為多見。推薦的醫治方法是將母雞從籠裡放出來,然後在飼料中加適當的磷酸鈣。各種不同年紀的病雞都能夠在飲水中新增維生素、電解質。

在出產中還有幾種疾病的症狀與籠養蛋雞虛弱症相似,所以要留意鑑別。

籠養肉雞後期採食量偏低的原因分析

夏季籠養肉雞後期普遍存在採食量偏低現象,其弊端是顯而易見的,會影響後期增重,直接影響經濟效益。為了避免錘子與釘子現象,我從四個不同視角來解析造成採食量偏低的原因,以及相

解析夏季籠養肉雞後期採食量偏低的原因

夏季籠養肉雞後期普遍存在採食量偏低現象,其弊端是顯而易見的,會影響後期增重,直接影響經濟效益。為了避免錘子與釘子現象,我從四個不同視角來解析造成採食量偏低的原因,以及相

籠養肉雞通風細節管理:前期不超量,後期通風不保守,還有...

籠養肉雞通風(其它養殖模式一樣),都是前期通風細心、小心,後期通風大膽、敢作。一、有關通風管的使用:籠養肉雞的通風和其它養殖模式的通風沒有本質區別,但由於籠養雞是立體養殖

蛋雞產蛋後期,蛋殼質量下降由哪些原因造成

近年來,隨著蛋雞養殖設施化、機械化不斷髮展的同時,蛋收集和裝盤中常常會看到無殼蛋、薄殼蛋、沙皮蛋、皺皮蛋、雙黃蛋、裂紋蛋、破蛋以及其他的異常畸形蛋,種蛋收集、運輸、裝盤

產蛋後期,如何避免這幾個養殖誤區?

蛋雞飼養管理上,如產蛋率低於85%,一般視為產蛋後期。此時,個別養殖戶易出現懈怠心理,忽視雞群生理機能下降等因素,容易出現產蛋率急劇下降、雞蛋質量不理想等現象,造成經濟效益

蛋雞產蛋後期如何補鈣?

蛋雞進入產蛋後期生產效能下降,破蛋率增加,蛋殼品質變差,免疫力降低,對各種應激都比較敏感,甚至有一些雞群還會出現軟腿現象,主要原因還是雞體缺鈣引起的。那麼,今天我們就來

蛋種雞產蛋後期飼養管理要點

一日常管理1人員管理雞舍飼養員應相對穩定,儘量減少人員更換,減少由於人員操作流程不熟悉給雞群造成的應激。2飲水管理每15天用100ppm的高錳酸鉀消毒,消毒時最好用壓力泵從飲水管的進水端向出水端打入,以便將飲水管裡的雜質衝出,做到徹底消毒。3喂料管理

肉雞中後期死淘率偏高的主要原因

引起肉雞飼養管理中後期死淘率偏高的主要病理變化的原因有以下幾點:1、腹水症和大部分雞的心胞積液腹水症引起的主要原因是管理方面通風不合理,有害氣味過大,氧氣供應不足,這些

籠養蛋雞疲勞症的表現和防治

1.臨床症狀。常表現精神沉鬱,嗜睡,行動困難。蛋雞產蛋量減少,產軟殼蛋和破殼蛋.病雞常啄蛋,肢腿軟弱無力,站立困難,常伏於籠底,喙、爪變軟易彎曲。後期由於行動不便,採食困難,極度消瘦,產蛋完全停止,並出現關節變形和骨折,最後衰竭死亡。2.剖檢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