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雞開產遲的原因有那些?蛋雞開產晚怎麼解決?
養蛋雞的養殖朋友有時也會遇到這樣的問題。蛋雞開產一般在120天左右。為什麼有時我們的蛋雞要延遲1-2周才能下蛋?推遲產蛋會嚴重影響養殖場的經濟效益,所以大家都很關心。推遲下蛋的原因是什麼?蛋雞開產晚怎麼解決 ?
1、蛋雞發育不達標
在育成期6周齡體重不達標,表現為脛骨長度不夠。育雛期管理不當,造成雛雞6周齡前脛長(褐殼蛋雞要求8周齡脛長80mm)不達標。由於早期脛長不達標會導致到18周齡開產時,雞群中相當數量的雞脛骨長度不到100mm;褐殼蛋雞正常脛長應達到105mm為好。
體重不達標,均勻度差的雞群,其產蛋高峰往往後延2~3周,且均勻度差的雞群在整個飼養週期死亡率和淘汰率高,產蛋高峰不理想,高峰維持時間短,總體效益差。
性成熟均勻度差。因雞群性成熟不一致,而導致群體中產生不同的個體生產模式,群體中個體雞隻產蛋高峰不同,所以產蛋高峰不突出,而且維持時間短,其產蛋率曲線也較平緩。
2、育成期管理不當
斷喙不良,斷喙過多或上下喙長短不齊,嚴重影響雞的飼養。導致有的雞長期食物不足,營養缺乏,發育遲緩,性成熟和出生延遲。
在育雛及育成期,各種應激不斷(如:接種疫苗、環境突變、斷水、換料、轉群等等)致使雞群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不能正常發育,影響開產。育成期的疾病也會影響雞群生殖系統的發育而推遲開產。
育雛期密度太大,育成期水位槽位不足,往往會使部分雞(尤其是弱雞)飲食不足,影響其發育和均勻度。
3、光照不合理
蛋雞生長過程中,光照時間逐漸延長,有利於蛋雞性成熟,容易提前開始產蛋期。尤其是蛋雞15周齡時,開始性成熟。如果光照不夠,會影響蛋雞生殖系統的發育,延緩產蛋時間。光照強度也很重要。如果強度不夠,蛋雞的產蛋時間就會延遲。(特別是秋冬季節採用自然光照的半開放式雞舍應注意光照時間與強度)
4 、傳染性疾病、腫瘤等影響
開產前患有慢性傳染性鼻炎的雞群,開長時間明顯推遲,產蛋高峰上升緩慢。患有腫瘤病(馬立克病、雞白血病、網狀內皮增生症等)的雞群,會出現雞冠蒼白、皺縮、消瘦、長期拉稀、體內臟器腫瘤等症狀,致使雞群體重降低,無法按期開產或產蛋達不到高峰。
蛋雞開產晚怎麼解決 ?
1、飼料營養要全面均衡
配製日糧時,要做到營養全面均衡。飼料中能量不足、維生素缺乏、礦物質含量低,或者氨基酸不平衡、飼料質量差,都會阻礙蛋雞的生長,影響生殖器官的充分發育,導致產蛋延遲。
2、合理控制體況
抓好群體發育的均勻度,分群飼養,定期調群。切忌猛增料或猛減料,其效應在3周後方可表現出來,不宜操之過急。體重輕的雞喂料量不能超過中大雞,以免因脂肪沉積而影響性成熟。
3、改善環境條件
①控制溫度:蛋雞適宜的產蛋溫度為18 ~ 23℃。當外界溫度低於18℃時,維持所需的營養增加;當溫度低於13℃時,會影響蛋雞的生長和產蛋。因此,如果雞舍溫度過低,不及時增加飼料,就會因能量不足而延誤生產。
4、控制光照
①光照時間2~6月份入舍的雛雞,15周齡後進入性成熟階段,此時自然光照逐漸縮短。光照時間短,達到性成熟的時間就長,因而15周齡後就應開始補充光照,以滿足性成熟的需要。一般15周齡後的光照時間應維持在15周齡時的光照時數。
②適時調整光照強度:光照不能太強,以防啄羽、啄趾、啄背等惡癖發生。